首页 > 教学范文 > 汉语拼音

汉语写作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一屁打一屁

【简介】感谢网友“一屁打一屁”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语写作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共1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汉语写作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汉语写作课互动教学模式探析

互动模式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质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以一堂写作课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汉语写作课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模式以及在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等问题.

作 者:祁玲 张春梅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刊 名: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年,卷(期): “”(1) 分类号:H1 关键词:互动   教学模式   应用   原则  

篇2: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互动模式

英语写作是五大英语技能中较难掌握的一项技能.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不容乐观,写作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本文在参照国内外的计算风格学论著以及其它文体学、语法学、写作方面的`论著的基础上提出互动式英语写作水平评估模式这一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并提出小组活动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英语教学中如果实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必然提高教学效果.

作 者:唐文俐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341000 刊 名:中国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CHINA 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 “”(4) 分类号:H3 关键词:互动式英语写作水平评估模式   小组活动   写作档案袋  

篇3:互动探究教学模式

互动探究教学模式

一、要素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对教师而言,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这是教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所在。这种专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生活必须面对教育情景中的不确定性。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景都具有即时性,需要教师去解决、去探究。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由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教育起源于交往活动,互动包括认知、情感、实践活动的互动,互动本身就是一种交往活动。学生走进课堂不仅只带着问题,而且还带着情感、态度、需要等因素,课堂也是学生精神生长的乐园。二、模式界定互动探究教学模式指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育模式。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学习方式是发现式学习,目的是学生建构性地获取知识;它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合作性、建构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三、理论基础1、哲学基础: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互动探究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体验,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学习理论:①布鲁纳认为,创设问题情景,能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和认知需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生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②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在教师有意义有目的的帮助指导下,依据教材循序渐进的选编顺序,能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新的研究还表明,当学生掌握了某项知识的60%的时候,就要开始运用和实践,并在运用和实践过程中补充和提高自己,这是后现代人学习的一种最明智的做法。3、教学理论:斯卡特金认为发展是教学的重要归宿,而发展的实现则有赖于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条件,提供适宜的内容。在查明能够促进发展的内容和条件,正确处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和赞科夫等人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条件是:教学在略高于学生现有心理发展的水平上进行;不断设置认识矛盾,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智力、意志和情感去解决问题。互动探究中教师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相应的条件,探究具有挑战性,能调动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参与学习,符合上述的两个条件。四、建模理念1、没有主体性,就没有创造性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对于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判断应该看学生中否是目标的制定者或参与制定者,学生是否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目标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让学生去探索,方法让学生去寻找。2、教学过程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影响教与学功能的变量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和情境因素两类。在学生学习的外部情境因素中,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3、交往活动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的社会性形成的过程。在民主、平等、自由、安全的氛围中开展交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精神的自然生长。交往活动拓宽了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学生在交往活动中激发和体悟到的情感、智慧、人格、态度、思维方式等都能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已,使其充满个性,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有卓越品质的创新人才。4、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它包括学生心理的开放,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享有自由,不受压抑;教学内容的开放,课堂应聚焦社会热点、追综科技进步,使课堂信息更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和已有经验;思维空间的开放,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灵敏性、独特性上训练学生的思维,用延缓评价、鼓励创新等策略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学结果的开放,学生带着一个问题走进课堂,带着多个问题离开课堂,敢于怀疑教师、教材、权威的结论。教学过程围绕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展开。在联系与综合中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5、学生是具有差异的个体①这种差异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创新课堂教学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刀切”、“齐步走”,应通过实施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在创设情境、制定目标、实施探究、巡堂指导、作业布置与批改、考试与评价等各个方面渗透分层的教育思想。②创新的层次性。初中阶段,学生的创新以相对于个体而言“前所未有”为重点,以相对于群体而言“前所未有”为奋斗目标。6、不同学科应培养学生不同的学科思维能力它包括学生掌握某项学科的特殊能力,学生学习某学科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学科思维能力是学生好学好每一门功课的基础,是保证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这要求教学模式符合学科研究、学习的特点。例如:“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模式和秩序的科学”,其研究方法是:“提出问题----建立模型----解释应用”,而理化生学科研究的方法是“观察----假设----实验----分析”。理科教学是培养人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增强人的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以探索自然奥妙和科学技术为主旨。文科研究方法是“感知----体验----觉悟----升华”,文科是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增强人的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它重教养和规范人的言行,以提升人的精神力量为主。7、每门学科的教学都应有自己的模式群对不同的学科,同一学科中的不同内容(不同课型),不同年级的教学对象应采用不同的模式。如建立“双基探新学习课、思维方法练习课、学科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校内外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课”的教学模式群等。五、模式目标①该教学模式强调目标的导向作用,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情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构建以学生探究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划一性、预设性,从而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和开放性,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目的。②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竞争和创新能力。③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六、模式结构(一)一级结构教师:引起兴趣→确定主题→组织指导→意义建构↑          ↑       ↑       ↑步骤:创设情境→呈示目标→互动探究→促进发展↓           ↓       ↓       ↓学生:感知问题→提取信息→分析综合→内化迁移过程结构(二)二级结构A、探究的类型(按活动形式划分):1、活动探究:参与活动----感悟实质----认识升华2、体验探究:问题导向----体验探究----讨论内化3、专题探究:问题归类----分析综合----阐明结论4、自主探究:自学自疑----自觉自悟----自评自结5、建构探究:引导探究----同化整合----意义建构6、实验探究:动手操作----总结提炼----发散延伸7、引导探究:研究引导----鉴赏引导----迁移引导……B、探究的层次(按照学习方式的开放程度划分):1、体验探究。学习的课题、假设、验证用的材料,实验全由教师预先准备好,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从几种假设中选取一种,并围绕所选取的假设展开讨论。2、引导探究。教师提出学习课题,学生提出猜想及验证的思路,验证用的资料由教师事先准备,或者由学生提出要求,教师再作准备。3、独立探究。课题由学生或教师提出,其余各环节均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者、组织者。(三)三级结构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启发式、挫折演示教学法、发展问题教学法、暗示教学法、内容不全教学法……七、操作步骤1、创设情境。教师必须分析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生活和学习的经验)的相关程度。必须综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创设情境。“创设情境”要从四个方面考虑:(1)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2)能引起学生兴趣;(3)能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问题具有层次性;(4)问题解决方式具有多样性(如个体独立完成方式,群体合作完成方式等)。教学应该从问题情境中得到发展,教学情境必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创设情境”作为一个教学环节,主要指课首情境创设。2、呈示目标。包括语言呈示、文字呈示、声像呈示、动作呈示。目标即可以整体呈示,也可以分部呈示,但必须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问题要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进行探究的内部诱因;具有挑战性,介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新认知水平之间。问题可由学生分小组提出,也可个别提出,还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也是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始终的,具体操作要求为:①从情境中引出问题,筛选信息,确定探究的重点;②规划、规范探究行为;③确定交流的主题;④依据目标设计训练内容和进行反馈评价;⑤调控教学环境。3、互动探究。①它包括研究问题----验证问题----策略评价。研究问题,要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意识和交流、交际能力。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想象力等思维操作方式。验证问题,通过交流研讨和实验验证结果,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学会的知识,和用学会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不断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断培养学生对问题、观点持独立见解的个性。研究“问题----验证”问题包孕了体验性学习的过程。策略评价,要对学生所采用的智力操作方式和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品质等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探索成功后的愉快情感,并用富有个性的方式将学会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这是学生巩固创造性心理素质的必要条件。②探究是根据教学目标按照“问题----探究----新问题----再探究”循环往复的过程展开的。③教师提供的材料既可以是虚拟的材料(如课件),也可以是实物材料;若是指向教学目标的材料,则材料必须是有结构的材料,即学生对材料的合理运用,能够逻辑地形成与探求目标相一致的结论。若是指向氛围、情境的材料,则要考虑材料的相关性、直观性、感染性。④“探究”不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依据学科的不同,理科偏重实证问题,文科偏重感悟问题,其它学科(音、体、美、劳、信)偏重体验问题,因此,我们确定文科以感悟为主;理科则以实证为主;其它学科则以体验为主。不同学科应选择不同探究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选择不同的探究层次。4、促进发展。发展是学生在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三个领域的发展,它包括归纳总结、检测和迁移训练三个环节。归纳总结的内容有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经验体会(元认知),评价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科学新知的动力,评价的形式有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迁移是使学生已知信息或知识自由拓展,重组和升华的过程,迁移训练要有挑战性、相关性(与目标)、开放性、综合性、典型性。八、操作策略1、组织教学的策略: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学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小组教学交替进行。学生的交流活动既可以在一个环节内交替(如“探究”中小组合作学习与组际交流的交替进行),也可以是几个环节的交替(如一般情况下“情境----目标”是班级集体教学,“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设计好学生的互动交流模式,规范学生的交流行为,适时发挥教师的引疑、表态、反诘、转向的作用。互动交流的前提是每个小组的成员首先必须有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并力图做到:①小组内全员沟通;②组内异质,组间同质;③小组成员随学科而变化,扩大学生的交往面;④灵活配置组长,学科不同,组长不同,同一学科定期更改;⑤评价指向小组,而不是学生个体,避免评价对学生个体的负面影响;⑥组织好组际交流。2、落实教学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策略是,教学内容的背景化、过程化、新颖化、应用化。3、探究的策略。①效率策略:减

[1] [2] 下一页

少歧路,将知识原始发现过程中所经历的众多的迷途,精简为少量的岔道。浓缩过程,不要求再现知识发现的全过程,而要对之进行“剪辑”,使之缩短。降低难度,对发现难度太大的知识适当降低其难度,使之对学生来说虽然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仍能完成。预留问题,对学生观察和提出的有价值的现象和问题,因受教学时间限制可将其预留,作为课后学生专题研究的内容。合作学习,对学习任务进行分工,提高探究效率。②引导策略:必须充分相信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探究活动必须有老师的引导,但引导是方式方法的指导,而不是内容结果的预告。教师要在学生既感困难又不至于遭受挫折时引导,而且采取民主平等的方式进行引导。4、推进教学进程的策略:教学应该按照以知识点为驱动的逻辑顺序和以问题解决为驱动的心理需要组成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推进。暗线是指学生围绕目标体验、理解、重组、合一形成新的意义建构的心理历程。这要求教师的备课必须有弹性,心中既有目标,也要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其中有一个原则必须坚持,当学生提出有创见的问题时,教师必须给予肯定,并反思自己的设计,尽量做到明暗线重合。5、课程开发策略:教师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观,把教材当作是师生共同开发的客体,而不是静止的僵化的知识载体。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对国家课程采取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进行有一定深度的开发。教学的过程(尤其是师生关系的体现)也是课程实施的内容,因为新的课程观不仅关注所学的内容,而且认为在有组织的活动中,所有的体验和所得也是课程实施的内容;建立大的课程观,从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的综合角度,考察自己的教学(因为探究有时需要各科知识的整合)。文科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实践、总结及评价活动渗透科学精神;理科教学中,通过背景、过程、评价等教学环节渗透人文素养;其它学科相机渗透。6、评价策略:延缓评价、激励评价、超我评价(暗示学生重在超越自己,而不是别人)、多变延伸评价(对半对或全错的答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书本中去寻找信息源,引导学生变换角度,调整信息差,并适当组织讨论,对残缺和错误的答案进行修正和补遗)、多元评价、多层次评价。九、模式特点1.互动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它让教师和学生都卷入创造性的学习过程。它一改传统教育的接受式、灌注式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注重学生的感情经验,注重活动,注重“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挖掘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力量。2.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过程是非确定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建构性,教学中的“节外生枝”需要教师有纯熟的教育技艺,对教材达到熟知化的程度。3.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为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促进,精神、知识在建构中共同发展。真正贯彻了教师靠自己的学识力量和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的教育理念。4.互动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信息源、教材、师生关系、教学过程、课型(运用问题预留策略使课内外衔接)都是开放的。5.本模式属原理性模式。十、注意的问题1、必须用现代教育思想和创新教育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2、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教学的直观性、过程性、有效性和探究性。3、互动需要教师的管理技巧,否则会导致课堂放任自流。4、探究有时会削弱双基训练。十一、评价标准授课人 节次 学科 授课班级 课型 授课时间 课题名称 创新教学理念20%1、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2、尊重主体、注重过程3、创境适疑、鼓励探究4、启发思维、注重过程教学 行为20%1、方法灵活、手段合理 2、突破重难点有独到风格3、语言行为自然恰当4、多向互动、渗透文化底蕴教学 氛围40%1、民主、平等 2、和谐、宽松3、活跃、有序4、具有开放性教学 效果20%1、教学有弹性,因势利导 2、完成目标、体现创意3、学生有新创意、新发现4、个体收获个性发展效率高

上一页  [1] [2]

篇4: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互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科研课题

这种模式是小组(groups)形式进行学习,它有利于同学共同研讨,组际相互交流,也更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向交流,多维互动,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图示:

附图

一、提示导学

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提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在新课伊始或前一节课,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导学。

展示新目标。用口头或书面提纲挈领地提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如SEFC  2B  Unit  19  Lesson74  Martin  Luther  King,Jr.一课,笔者提示导学时就提出以下目标:①认知目标:能整体理解课文大意;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口头和笔头操练;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②情意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人人平等、协同合作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交往、协同、竞争等意识。③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的统一操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论辨之能力。

揭示重点、难点。揭示新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为学生预习排除障碍。

提出教学要求。教师说明新课教学的基本程序、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及英语专长,以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创设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二、学生自学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进行自学预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导学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攻克疑难问题。如阅读课文后,做一做课后的练习题;复习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便实现学习迁移。又如在预习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时,学生复习有关谈论天气和旅游用语,为上课时创造新的对话作好准备。学生要整理、归纳自己所弄懂的知识,以便小组发言交流;列出尚未理解的知识,准备提交小组讨论,寻求答案。学生自学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学生自学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组活动的必要准备。

三、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高中

[1] [2] [3]

篇5:互动探究教学模式

互动探究教学模式

一、要素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对教师而言,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而不是相对静止的物,这是教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区别所在。这种专业特性决定了教师的职业生活必须面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情景中的不确定性。教师每时每刻面对的情景都具有即时性,需要教师去解决、去探究。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由未知走向已知的过程,即探究的过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起源于交往活动,互动包括认知、情感、实践活动的互动,互动本身就是一种交往活动。学生走进课堂不仅只带着问题,而且还带着情感、态度、需要等因素,课堂也是学生精神生长的乐园。二、模式界定互动探究教学模式指教师引导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学习)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多维互动的教学关系,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学习方式是发现式学习,目的是学生建构性地获取知识;它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合作性、建构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三、理论基础1、哲学基础: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互动探究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体验,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学习理论:①布鲁纳认为,创设问题情景,能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和认知需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生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②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学习新知识有三分生、七分熟的基础,学生既有原有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顺应和同化的思维属性,在教师有意义有目的的帮助指导下,依据教材循序渐进的选编顺序,能够通过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知识。新的研究还表明,当学生掌握了某项知识的60%的时候,就要开始运用和实践,并在运用和实践过程中补充和提高自己,这是后现代人学习的一种最明智的做法。3、教学理论:斯卡特金认为发展是教学的重要归宿,而发展的实现则有赖于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条件,提供适宜的内容。在查明能够促进发展的内容和条件,正确处理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维果斯基和赞科夫等人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条件是:教学在略高于学生现有心理发展的水平上进行;不断设置认识矛盾,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智力、意志和情感去解决问题。互动探究中教师提供的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相应的条件,探究具有挑战性,能调动学生的个

[1] [2] [3] [4] [5]

篇6:刑法互动案例教学模式探讨

刑法互动案例教学模式探讨

刑法教学方法改革中,互动式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刑法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实施的形式、步骤及软硬件保障成了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

作 者:徐丽媛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刊 名:法制与社会 英文刊名:LEGN SYSTEM AND SOCIETY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3.98 关键词:互动案例教学   双师教学   在职法硕进课堂   原生态案例库  

篇7:互动模式语文教学论文

互动模式语文教学论文

一、语文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现以归纳段落中心思想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1.群集互动

比如,在归纳段落的中心思想时,教师可把全班学生分组,并选出组长,各组分配不同的段落进行讨论,再让每组组长收集讨论结果。

2.密语互动

对归纳能力强的学生,可采用密语互动的方式,由一名学生把自己的见解告诉全班学生,而后一起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由该学生把总结的意见向教师反馈,最后由教师予以相应点评,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

3.单线沟通

这种方式适于小群体教学。如,一个学生在纸上写出中心思想,然后传给后面一位学生,由其提炼与总结,接着传至前一位学生,最后传给教师。这样让学生了解沟通中信息缺失的原因,还可看出不同的归纳风格,但这种方式比较耗费时间。

4.随机互动

这一模式可利用信息化技术,比如,以电脑软件来抽取学生的.学号。如果无PPT教学,可随机点名,让学生解答,之后随机请其他学生加以小结归纳。如果有学生觉得自己归纳得不足,可以请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通过讨论获得最后的意见,由学生向教师反馈。这一方式具有较高的趣味性,但若时间控制不好,则难以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二、语文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开展策略

1.巧设问题情境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以生活实际为素材,设计问题情境,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抑或让学生自主探究。

2.创设游戏情境

小学生通常好动、爱玩,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围绕教材知识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并进行知识运用,实现信息、情感、思维的积极互动。如,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设计多种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3.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体验也是开展互动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实践、动手操作,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实际体验,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因而,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4.假设思考训练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富有幻想,爱想象,好奇心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加强学生假设思考的训练,以实现师生互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些假设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而思考问题。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是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其真正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同时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信息、情感、思维的全面互动,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篇8: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论文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互动教育科研课题

这种模式是小组(groups)形式进行学习,它有利于同学共同研讨,组际相互交流,也更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向交流,多维互动,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目的。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图示:

附图

一、提示导学

强调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向交流、多维互动,同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提示导学是教师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在新课伊始或前一节课,从以下几方面提示导学。

展示新目标。用口头或书面提纲挈领地提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意目标、能力目标。如SEFC 2B Unit 19 Lesson74 Martin Luther King,Jr.一课,笔者提示导学时就提出以下目标:①认知目标:能整体理解课文大意;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口头和笔头操练;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②情意目标:引导学生树立人人平等、协同合作的观念,培养学生参与、交往、协同、竞争等意识。③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的统一操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论辨之能力。

揭示重点、难点。揭示新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给予思路、方法上的提示,为学生预习排除障碍。

提出教学要求。教师说明新课教学的基本程序、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开发自己的智力潜能及英语专长,以便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创设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二、学生自学

在互动式课堂教学中,学生个体是作为一个发现者(discoverer)、研究者(researcher)、探索者(ex-plorer)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要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学生个体就应在课前进行自学预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导学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攻克疑难问题。如阅读课文后,做一做课后的练习题;复习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以便实现学习迁移。又如在预习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时,学生复习有关谈论天气和旅游用语,为上课时创造新的对话作好准备。学生要整理、归纳自己所弄懂的知识,以便小组发言交流;列出尚未理解的知识,准备提交小组讨论,寻求答案。学生自学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学生自学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小组活动的必要准备。

三、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能否体现主体互动、情知互动、人境互动,关键在于小组活动的组织。

教师依据基本均等的原则组建小组。小组宜小,4-6人为一组,均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最好是中等2-4人,优差各1人)。各小组设有主持人(主持小组讨论)、记录员(简单记录每位发言人的讲话要点)和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报告)。

小组活动操作方式:首先由教师或组长提出当天要研讨的主要问题,或由组内成员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尚未理解的问题,提供大家研讨;其次各人交流自已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或者答问;再者,组内成员就某种观点或见解的正确性展开讨论,提出质疑或提出补充意见;最后由主持人作总结发言,对小组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所产生的歧见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并整理成纲要,拟在组际交流时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应过多干涉。教师主要提出有关的评价标准,给出词语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头提示,巡视各组讨论情况,重点参与一两个小组活动,了解各组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肯定、推广某一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有效方法。

小组活动是高中英语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它也为下一步组际交流创造了条件。

四、组际交流

组际交流是小组活动的延伸和发展,是培养学生言语技能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组活动所营造的生动活泼、协调和谐的教学氛围,已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意识。在这基础上,教师应因势利导,进一步组织组际交流,为学生信息交流、思维撞击、协同研讨提供更大空间和更活化的情境,从而有利于师生、生生、小组、情知、人境等方面的互动。组际交流可采用组际研讨、组际互查和组际竞赛等形式进行。

组际研讨:由教师指定讨论较成熟的两个小组发言,汇报本组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提出本组仍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和教师作出评价、补充,或提出质疑,或进行辩论,或给予解答和纠正;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

组际互查:各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对方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包括预习或复习的`效果,作业完成的质量等,也可以互相批改练习题。如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完课文后,小组之间相互问答,以检查对课文理解。

组际竞赛:教师提出一组问题,或听一段录音后,各小组抢答或按顺序回答。当某一小组成员回答错误或不完整时,同组其他成员可作纠正或补充,也可以由其他小组作纠正或补充。教师根据各小组答题速度和质量评分,并适时给予鼓励。如在SEFC Book 1A Unit 10 Lesson37的教学中,把part2用竞赛的形式检查学生,教师读一个句子让学生抢答,指出是指哪幅图。又如本课的Work book练习三,要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写出这五种运动的名称。

组际交流时,教师应对交流的方式、程序等作出规划和安排,不失时机地提出有关内容重点、难点或关键的问题,如某些词、词组用法,某些句子的理解,归纳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引导各小组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地开展研讨交流,并适时进行讲评;要牢牢把握时间,对各个环节的活动效率及时作出调控,使组际交流高效进行。

五、总结评价

组际交流后,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小组之间的互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表扬某些小组活动或组际交流中的良好的表现,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所研讨交流的知识作出归纳,检查目标达成度。可采用复述课文,完型填空或利用情景创造对话,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如在SEFC Book 2B Unit 20 Lesson77的教学中,笔者自制了三幅图,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模仿课文创造对话,用以检查和巩固学生在本课所学的知识,深化了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总结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升华和教学目标的深化,是学生巩固知识、进行补救学习的关键环节。

通过实施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我们体会到该教学模式有如下优点:①该教学过程始终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②从课前准备(预习)到课堂实施,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阅读、讨论和思考,学生积极性高,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自学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视为被动的施教客体,或是储存知识的容器。③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互动关系得到了重视。通过师生协调,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多维互动,创设了一种主体互动,协同竞争的富有生气的教学情景,从而产生教学共振,实现教学相长,推动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④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全员参与,为全体学生创造了大量自主学习的机会。

篇9:浅析互动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浅析互动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浅析互动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邹佳璇

【摘要】互动理论是近年来教育界广泛研究的重要理论,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立足英语课堂的学习小组,教师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交流,师生共同参与以实现教学过程。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互动理论的研究应用,对于英语写作教学具有显著效果,本文首先分析互动理论下践行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就实施过程展开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英语写作 教学模式 实施 互动理论

英语教学的重点模块包括听力、阅读、写作与口语表达,其中写作是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表达自我想法的重要途径与方法。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将众多的语法知识、单词知识让学生加以锻炼,同时也可以通过互动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特别是英语学习的心理状态。这对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互动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落实体系,英语教师应深悟精髓,合理地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互动理论下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分析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得出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措施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写作表达能力。互动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不仅能够通过语言交流和书写形式促进信息交流,而且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增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写作综合能力。

学习英语写作是在学校和课堂完成的,为此更加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慢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两者相互协调,从而体现这种互动式英语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2.互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实施

互动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写作课堂中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在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2.1创新课堂教学内容

创新性的课堂教学内容是指以创新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而创新性的学习则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的一种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包括模仿、重新获取知识和积累信息的能力。培养这种适应和应变能力,即不仅能够吸收新的信息,而且能够发现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和设置应该与时代相结合,这样才能充足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对英语写作课堂素材的选取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动力和兴趣。比如在学习《My Friend》这一单元时,教师开始上课时应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朋友或者是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的介绍,这样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2.2设计互动式的教学环节

教师设计和实施互动式的教学环节,首先应该设计互动的课堂程序,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活动,使课堂程序合理化。比如在准备和形成思路等环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决问题。另外设计真实的写作任务往往更加具有意义,为此所确定的写作任务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激起学生的共鸣。

在设计整个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既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和考虑教学内容的连贯性,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比如安排学生进行写作之前首先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相互展开交流与讨论。这种方法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再比如在锻炼学生的段落类型写作能力时,可以由教师先进行案例讲解,然后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及时将学生的讨论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最后按照讨论的结果辅助学生练习写作。

2.3合理定位师生角色

在过去的教学中,英语教师必然是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精彩绝伦的知识传授,学生也是一味接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贯彻,教师应将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的角色。教师合理的定位师生角色,是指教师必须组织好课堂秩序,课前做好准备,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摒弃一味灌输的.错误理念。同时在课后也应该积极辅导学生。

例如在关于“搀扶摔倒老人”的话题作文中,教师应把课堂的主动权给予学生,先安排学生进行讨论。不同的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教师此时应鼓励学生更多的想法,同时要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师可以把自己当成其中一员,论述自己的观点,这种融洽的角色定位中学生更能方便地表达自己。

2.4课外互助、拓展和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其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室更是成为了支撑教学的有效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师生之间可以更为便利地分享写作资源,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比如电子邮件和博客等平台都可以成为学生之间交流写作经验的重要手段。在移动终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英语写作教学的互动也可以借助于微博、微信等途径,在周末的时间教师可以设置固定时间段来组建讨论小组,就写作问题进行答疑,同时也可以随时搜罗当下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

3.总结

通过长期的实践证明,互动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增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写作中获得一些乐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性和推理能力。互动式英语写作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之间交流写作技巧和分享素材提供便利,而且能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向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提供请教的机会。与此同时也让写作高手增强信心,从不同的学生那儿收获更多的启示,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和视野。

篇10:试论互动教学模式在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互动教学理论为指导,考察了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必要性。从互动发生的场所和对象出发,阐述了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的表现形式。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汉语口语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相关教学对策。

一、引言

“互动”(interactive)这一概念源于社会心理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在其著名的“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ism)中最早阐述了“互动”的内涵及方式。他认为,“符号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通过各种符号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1937年,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发展了米德的理论,创造了符号互动论术语,他认为“互动是个人与他人和群体之间意义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持续过程。”可见,“互动”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而符号是双方相互作用与影响不可或缺的媒介。这里的“符号”具有广泛的意义,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都归属于“符号”的范畴。而语言无疑是所有符号中最丰富、最灵活、最有效表达意义的符号。显然,“符号互动论”对于语言学及与语言学密切相关的语言教学研究都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互动”概念被运用到语言教学领域后,包括Long、Rivers、Lantolf和Brown在内的许多语言学家曾研究过互动理论在语言教学领域的表现形式及应用等问题。其中Brown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观点。他认为,“互动是在真实交际或者类似真实交际中让语言学习者创造和表达目的意图、学会运用语言的最好方式之一”。由此可见,“互动”在语言教学尤其第二语言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汉语口语课为研究对象,拟对互动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程中的应用问题加以讨论。

二、互动教学模式在汉语口语课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互动理论被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后,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学者就互动教学模式做过一些研究。卢娅以汉语口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为着眼点,阐释了其与互动式教学的关系;陈岩、赵宏()以汉语综合课为对象,研究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指导原则等问题;邹晓青()讨论了汉语听力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孙冬惠、李勉东()以对外汉语教学的总原则为指导,讨论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建构原则。总体来讲,近几年互动教学的理念已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其重要性已被汉语教学界广泛认可,但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果数量还较少,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系统性研究还相对欠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尚不能满足一线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教学中的很多具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互动教学模式应用于汉语口语课的必要性

汉语口语课是一门语言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口头表达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语交际能力,即“说”的能力。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训练中,“听”和“读”侧重于培养学生对输入信息的理解能力;而“说”和“写”培养的是在理解输入信息基础上的口头和书面反馈能力。就“说”的技能来讲,能正确解读他人的话语并恰当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意图或想法,是汉语口语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因此,汉语口语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输入、输出信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教师作为这个过程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其输出的信息是在教学目标指导下精心备课的结果,意在作为一种有效的言语刺激作用于学生,使他们就此作出言语反馈,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反馈作出评价或改正,学生在这种汉语言语输入和输出的练习和积累中,把掌握的具体言语表达方法组合起来逐渐内化为口头表达能力,从而使言语交际能力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汉语口语课的特点、教学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其是最能体现教学互动关系的一门课,将互动教学模式运用到汉语口语教学中十分必要。

四、汉语口语课的互动教学表现形式

根据互动发生的场所,汉语口语课的互动表现形式可分为课内互动和课外互动;根据互动发生的对象可分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一)课内互动

课堂内的教学活动是口语课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互动的参与者。教材、教具等硬件设施作为辅助材料为互动提供了外部环境。课内互动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有计划地设计课内互动的形式和内容,并在课堂这一稳定环境中加以实施。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讨论话题的喜好、学习难点以及掌握学习内容的程度等情况,从而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另外,教材作为课内互动及教师备课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其编写具有从易到难、知识点排序合理的特点,符合一般学习者的学习规律。教师在教材的指引下组织课内互动,可以使学生科学地、系统地掌握学习内容并循序渐进地提高言语交际能力。课内互动的缺点是口语教学的交际环境是虚拟的,缺乏真实性;教学内容涉及的层面单一,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不同生活背景和交际背景学习者的切实需求;课内参与者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交际者身份单一。

(二)课外互动

课外互动是课内教学互动的补充形式。它包括学校组织的课外语言实践、参观、社会调查等,同时还包括学习者在课堂外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主动学习的过程。学校组织的课外互动课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其中的指导作用仍然不可或缺。课外互动的环境真实多样,交流的对象也形形色色,学习者口语课堂上学习的表达方法和言语功能在实践中得到练习和巩固,学习者会感觉学有所用,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大大加强。学习者个人与他人的交流虽然也是学习练习的过程,但是这种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学到的内容也不一定准确,无法替代正规的课堂学习。由此可见,课堂内外的口语教学也存在互动关系,以课内互动为主,课外互动为辅,内外结合互补的口语互动教学方式最有利于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提高。

(三)师生互动

在汉语口语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个体,教师与学生小组以及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主要表现为问答,包括教师问学生答和学生问教师答。教师与学生小组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就某个话题分组讨论的过程。教师分配好讨论任务后,要给每个小组加以协调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任务中遇到的语言点及汉语表达方面的困难。教师与全体学生的互动经常运用于知识点的复习、非思考性基础问题的掌握等方面。处理好这三种师生互动的关系至关重要。三种形式各司其职,得以综合运用,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偏颇于一对一师生互动会使班里其他同学缺少练习机会,以致班级整体口语水平发展不平衡。如果只侧重于全体学生的互动,教师则很难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以致无法做出宏观的教学规划。

(四)生生互动

课堂内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作用,教师也不可忽视,应该合理利用。由于汉语水平相当,学习目标相近,学生间往往存在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互相竞争的互动关系。课堂上生生互动是师生互动的有益补充。生生合作完成对话、互问互答、情景表演等活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五、汉语口语课互动教学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一)学生情绪紧张焦虑,羞于开口

兴奋与焦虑是学习者在口语课上情绪表现的两大特点。口语表达是信息输出的过程,与听力、阅读等信息接收过程相比有明显的主动性。说话者没有时间反复推敲话语意义,必须迅速灵活地作出反应。因此,口语课上学习者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习一门外语,是否可以流利地口头表达是鉴定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因此,学习者往往很在意自己在口语课上的表现。过高的期望使他们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情绪焦虑,害怕说不好而出丑,羞于开口。这很不利于开展课堂互动活动和口语水平的提高。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减压,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出错是每个外语学习者必然经历的过程,出错不代表出丑;其次,为学生创造积极而轻松的课堂环境。对学生进行提问可以多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回答对的多加肯定,回答有误的,教师可以用商讨的语气讲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回答和想法。完全否定学生的意见,是对他们学习兴趣和信心的极大伤害。另外,教师有时无意间偏向表达能力强、爱说话的学生,而忽视了不爱说、说得慢、害羞的学生,形成课堂上一半滔滔不绝,一半沉默不语的局面。时间久了,受到忽视的学生会对口语课完全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对于比较害羞的学生还要多加鼓励。 (二)个别学生过于兴奋,滔滔不绝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对教学过程必须有总体规划和把握,尤其在互动活动占主体的口语课堂。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极强,很积极地争取表达机会,得到机会后便滔滔不绝,还常常跑题,其他学生失去了表达的机会。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发挥调控作用,适时调节课堂节奏,做到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使其他学生得到练习的机会。安排座位时,教师要适当考虑这个因素,可以让表达欲望强的学生和比较害羞、不爱讲话的学生邻座,这样二者可以相互调和补充。

(三)课堂环境不够真实,表达受限

前文讲过,课内互动的一大缺点就是表达环境不够真实。经常有学生跟老师抱怨:“上课时老师讲的我都明白,我说的大家也都明白,怎么出了教室就都不明白了呢?”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多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互动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比如做买东西这样的情景练习,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在自由市场、小商店、超市等购物场所的视频资料,还可以自带一些实物道具,例如食品、水果等。这样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一定程度上可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创造相对真实的课内互动环境。

参考文献:

[1]卢娅.汉语口语教学中情感因素与互动式教学[J].职业教育研

究,2003,(12).

[2]陈岩,赵宏.对外汉语教学综合课的互动教学模式[J].黑龙江高

教研究,2005,(8).

[3]邹晓青.对外汉语听力互动式教学初探[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

学术研讨会论文,2007.

[4]孙冬惠,李勉东.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原则[J].

汉语学习,2009,(6).

[5]李燕,贾放.“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

[J].语言文字应用,2007,(S1).

[6]时丽莉.“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7]林清书.关于教学语言互动的两个问题[J].修辞学习,2005,(1).

[8]韩炜.多元互动习得模式研究与目的语文化意识的培养[J].四川

外语学院学报,2004,(5).

[9]林大津,谢朝群.互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J].现代外

语,2003,(4).

[10]程晓棠.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CharlesW.Morris.Mind,Self,&Society[M].Chicago:the

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62.

[12]RiversM.InteractiveLanguage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3]LantolfJ.SocioculturalTheoryandSecondLanguageLearning[M].

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

[14]BrownH.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

toLanguagePedagogy[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篇11: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主题词: 分层,分步,控制,引导,自由写作

导言

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综合水平的体现,也是英语的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之一。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在写作方面,学生能就课文内容作简要的改写;能根据提示,在25分钟内写出100个词左右的短文,意思表达正确,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无严重错误;能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填写简单的个人履历表等。书写格式、行文及常用语等无严重错误。新课程标准对英语写作也有明确的界定:即学生能用英文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公务信函等;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的资料及他人的原话;能填写各种表格、写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能作非专业性的笔头翻译;在以上写作过程中做到文字通顺,格式正确。自从恢复高考以来,写作的内容、形式不断变化,分数亦不断拔高,这既充分体现了大纲精神,又对教学产生了明显的反拨作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SEFC也特别强调英语运用的重要性,并安排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而且写作的水平的提高能带动听说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阅读水平的培养。运用正确流畅的英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文化科技交流是二十一世纪人才整体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所有这些都表明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的能力是尤为重要的。

一、严峻现实

从历年高考結果来看,学生的听读技能在逐年提高,而写作技能却停滞不前。许多学生甚至谈写色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当前英语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十几年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曾对学生在写作方面出现的典型错误作了认真分析,这主要表现在:

1. 审题不认真,偏离主题。如:没有正确理解写作的提示要求。人称经常用错。

2. 抓不住写作要点,文章内容混乱。

3. 用词不准确,受母语干扰严重。如:汉语式表达方式比比皆是;常用词拼写错误严重;关键词用错;好多考生把关键词,尤其是句中的动词用错。

4. 语言基本功差,语法错误严重。如:时态、语态错误;句与句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词语;句子结构错误,语序不当;句子类型单一,用词呆板。

5. 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如:字母大小不均,难以辨认;不会按移行规则移行;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

二、教学反思

痛定思痛,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糟糕表现就像一支晴雨表,清楚地标示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薄弱。反思平时写作教学中,教师或多或少有简单化、机械化和片面化的倾向;不少学生存在麻痹大意、粗枝大叶的毛病。

(一)、教师在教学中对写作能力重视不够

在新编教材SEFC中,写作内容是依据各单元话题,散插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往往成为对话与阅读教材的附属部分。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实践,也就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或没有保证学生实践的时间和量。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形式普遍存在,学生单选题做得多,写作练习做得少,有的学校的英语写作教学更是留于形式,没有认真开展。教学工作没能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造成学生写作思维不活跃的结果。

(二)、教师的指导性、针对性不够

教师对写作的专项训练指导不理想。词语在句中的使用,句子结构和语篇知识,学生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等都没能得到保障。中学六年的英语教学,语法结构、词汇知识、句子层面和篇章层面的知识在课本里本来都有较系统、完整的体现,学生在完成六年的中学学习后参加高考,在英语的写作知识的考查应用本不应该不存在困难。但目前不重视写作训练的现状普遍存在,更别说教师对写作的指导性和针对性了。

(三)、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

不少学生认为,写作是“写得来,但写不好”的试题,没有予以重视。误以为写作水平的提高无非在于多写几篇,他们没有用英语记日记,记笔记的习惯,写作时常用中文构思再译成英文,很少找范文进行仿写,写作时畏难情绪重,或麻痹大意、或粗枝大叶,写完后自己连看也不看一眼,更不用说去注意修改了。而且不注意思考老师对自己的作文的修改和评注,因而就不能主动去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写作方法。此外,缺乏必要的科学写作训练也是造成英语写作能力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指导原则

笔者以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可以百花齐放,但其基本的操作程序必须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无论学生每周是按照中学英语教科书每单元最后一课中写作的要求,或者练习册中的写作图文材料,或者教师布置的题目做一篇作文,都应该按照这三个阶段去练习写作。这三个阶段相互照应,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协调活动贯彻始终。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面分析、掌握材料,形成写作提纲。具体内容包括:阅读、分析有关材料;交流观点;圈定要点;拟出写作提纲。笔者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是采用下列方法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首先,教给他们如何扩大词汇量和英语惯用法;其次,教他们掌握英语基本句型,尤其是动词句型;接着,教他们动笔前如何分析材料、审题;再次,教他们利用已知的知识背景,用不同的词和结构表达思想;然后,教他们如何评品一篇作文和教他们阅读时记笔记。上述每一件事都是由学生完成的,能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决定学生该干什么,指导学生如何干,纠正学生的错误。

(二)写作阶段

写作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文字写作实践。这一阶段的具体内容包括:拟草稿;自检错误;推敲文字然后初步定稿。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力戒“速胜论”。在英语教科书中,写作是按句子、段落和篇章三个层次来练习的。因此,教师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的技能,逐级提升英语写作水平。写作阶段的顺序一般是这样设计的。

1.控制写作(Controll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活动,自由写作的机会较少。应提倡模仿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所写的东西。例如,可以让学生按不同体裁和主题整理一些范文,看他们如何组织写作,如何运用词语和句子,从中学习一些写作技巧;还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语句排序、填空练习或解答问题,用适当的词句把这些答案重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故事。

2.引导写作(Guided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有一些创作自由,但教师还应给学生一些有效的指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议定若干写作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作文。近年来,高考中的“看图作文”类型的“写作”考题实际上即属于引导写作的范畴。

3.自由写作(Free writing)。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写作,他们可以写自己喜欢的主题。最好的办法是要求学生每天用英语记日记、写信等,他们可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也可每天定一个统一的题目(如My favorite...等),让学生写。需要说明的是,开展这种活动最好要求学生有一个专门的自由写作本子,定期上交教师批改。这样写过后,学生可对照检查自己前边的写作,看自己取得了多大的进步。

(三)修改阶段

修改阶段是反馈机制下的一个开放性过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信息互动,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完善。具体包括:学生自改、互改;教师面批或全批;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编写的《错误集》,然后对文章进行多层面的修改。学生的英语写作应有教师的审阅和评价。看拼写和语法结构;看表达的思想及表达方式;看对材料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新意,文章是否切中题目,等等。

俗话说:“文章不怕千遍改。”修改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教师要求学生的基本修改有四项:一是检查体裁,看文章的格式布局、开头和结尾用语是否正确;二是检查要点是否齐全,字数是否符合要求;三是检查语法是否有错误,可建议学生写作时参考教科书或一些有关语法资料,或者向他人求教;四是检查拼写、大小写、标点符号及词形变化是否正确,行文是否流畅,语言是否丰富,对于文章的评判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推荐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当面批改。因为面批更能体现因材施教;面批能培养师生感情,树立学生自信而且面批在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上见效特别快。

作文经教师审阅后,学生还要继续修改。这样反反复复练习的机会就多,而且每循环一次就是一次提高,一次升华。这种方法,比不断地让学生写新文章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理论基础

(一)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辩证发展的。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事物便不断地由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进行训练。分层、分步英语写作教学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让英语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从而有目的地提高交际能力,培养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渐进主义(Progressivism)

渐进主义认为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主张学习外语要以信息源为内核,教师通过过程定向(Process|oriented),使学习者投身真实的外语环境中,根据个人需要,在探索中逐步形成交际能力。教师提出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探索、归纳,从而内化语言再外化为交际行为,学生自我评估之后再由教师评价。控制-引导-自由写作教学模式正是在渐进主义这一原理的指导下,教师通过首先抓基本功训练,控制性的进行组词造句、组句成段练习,然后引导学生写出最简单的短句,较通顺的短文。最后放手让学生自由写作,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三)系统论

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写作教学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听、说、读等教学共同构成一个科学的大系统。英语写作是由英语词汇、句型、语法及其写作手法等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如何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一个有机整体,也是本文拟将重点阐述的问题之一。

(四)控制论

控制论方法主要是导入反馈机制,从“功能”方向寻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反馈是教师保证和控制被控制对象(学习者和英语习作)按一定目的(主题表达要求)达到最优状态的主要手段。控制就是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为系统的输入。

(五)主体教学论

主体教学思想认为在现代教学中应突出学习者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扮演“导演”的角色,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裁判员,而不是“演员”,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是学生。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课堂上的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练习,教师从旁加以指导,随时帮助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学会逐步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从知识向能力的迁移。写作教学也应该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原则”。

五、写作模式

有以上教学理论为基础,笔者大胆地在教学中按照控制-引导-自由写作的教学模式分层、分步地进行写作教学。总结出如下一些有用的写作教学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L、W、S、P(Letter ,word, sentence, passage)渐进式

Letter的训练旨在规范学生书写时的大小写、标点符号和整洁的卷面。这是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的一个方法。 单词(word)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单词的拼写和用法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生的写作作业中,单词拼写和动词用法错误最多,各占错误中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短文由句子构成。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学生具有初步的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要高,鼓励学生学好比较简单的句子,少用复杂的从句,多用简单句。句子结构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动词的用法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调每个句子有一个有时态和语态变化的动词谓语。动词是句子的灵魂,不少学生常常会错用英语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除了单句的练习,短文写作训练也要漫漫开始进行。SEFC教材有一系列培养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材料,从句子到段落、篇章,循序渐进。高一上学期主要是连词成句、句型转换、改写等。高一下学期以短文填词为主,也可以对课文进行简单的改写练习。高二增加连词成句、连段成篇、看图作文等创造性的练习。教师要认真分析SEFC教材中的写作练习材料,有计划,有安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

(二)、SC写作法(即Sample + Copy 写作法)

美国学者格雷夫斯说过:“孩子们是通过学习榜样(范文),亲身实践来学习写作的。”模仿是初学者的捷径,是符合认知规律的。SEFC教材的WRITING一课中有不少填词成篇的练习,他们就是很好的范文,教师应要求学生注意模仿。写短信、日记,改写,看图作文等练习,学生思考,或口头作文,或写作。教师抽样检查,集体讲评,示以范文。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如何写,自找错误和不足,自我对照,提高写作能力。

(三)、KW写作法(即Key Words写作法)

根据英国语言学家L. Galexander的“不要鼓励学生犯错误”的观点和英语的习得规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将Key Words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造句,连词成句,再让程度较好的学习边看黑板边将整个故事串述成文或者师生共同串述一遍。最后要求学生将整篇短文写出来。教师还可以利用本课或本单元出现的生词词组编成故事,用英语说一篇,然后按故事发展顺序给学生key words,可以呈现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让学生去写作。

(四)、TS写作法(即Topic Sentence写作法)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找主题句(Topic Sentence)。要求学生利用课文每个段落中的主题句加上适当的连接词将课文主要意思串连成一篇浓缩的行文连惯的摘要(summary)。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先划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作为概述或缩写的内容要点,为缩写构建合理的框架,对程度差的学生,教师可作适当的揭示或给予适当的连接词;也可以是教师给予示范概述课文主要意思,然后让学生一个个复述,最后要求学生写出80-100词的短文。

(五)、QP写作法(即Questions + Patterns写作法)

教师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出一定数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联起来就是阅读课内容的Summary,在每个问题或每几个问题后必须给学生提示(如句型、连接词等)这种做法有利于学生对句型复习训练,熟悉所学过的句型,有利于学生对句型起到熟能生巧的作用。

(六)、TD写作法(即Topic Discussion写作法)

语言的发展证明,书面语是从口语中发展来的,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英语学者布里顿(J. Britton,1970)根据多年研究指出:“学生口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法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在教授写作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和丰富其口头表达的技能,口头表达技能提高了,写作技能也会随之提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给topic就是让学生进行谈话,使用新学的和已往掌握的语言材料表达思想,是一种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活动。

(七)SS写法(即Similar Story写作法)

这一训练旨在扩展学生思维。通过从限制性写作逐步过渡到自由写作,巩固和升华学生在以上训练中获得的成果,使其写作逐步从模仿、套用、过渡到创造性的写作。在上完一课之后,可以布置学生写一篇类似体验的文章,题材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周围熟悉的人的经历,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提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写作训练形式都有它特殊的作用和意义。通过以上几种写作方法进行教学,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水平都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六、融会贯通

外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写作教学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与听、说、读等教学共同构成一个科学的大系统。笔者在十余年的教学中,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的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了一个有机整体。在教学各类文体课文时,巧妙地进行相应题材和体裁的写作训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从遣词造句入手,循序渐进,分步推进

听、说、读、写、都离不开句子,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要提高写作能力,首先,必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掌握基本的句法,词法以外,重要的是创造条件多练,在练中熟悉词汇的用法,掌握句型。

1.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句型

先通过模仿,逐渐学会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以高一(下) Unit 21 Karl Marx L82为例。在学习文中句型“In fact, his English in one of these articles was so good that Engels wrote him a letter and praised him for it. ”后可以让同学模仿该句型用so ... that造以下句子:

1).她学习如此努力以致她的父母都表扬了她。

2).风很大,以致许多树被刮倒。

3).这本书如此有趣以致我们还想再读一遍。

又如同学在学了句型 “Marx gave some advice on 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后,要复习并归纳出与advice相关的词组及用法,并能模仿造句。如:

a piece of advice give sb. some advice follow / take one’s advice ask for some advice on sth. do sth. on/by one’s advice advise sb. (not) to do sth. advise sb. (against) doing sth. advice + that clause (should)do

2.要能改变句中的划线部分,造出新句

比如学了文中句型: “He found it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ituation in Russia.”后,先要弄清这句子的基本结构,然后,要改变句中的划线部分。即改变句中的谓语动词。再造出以下相类似的句子来。

1)、She feel it her duty to help him with English.

2)、He think it no good arguing with her.

3)、The workers made it clear that they have finished the job.

3.做句型转换练习,学会一句多译。

如:在“ He was forced to leave his homeland for political reasons.” 句中“was forced to leave”可用“was obliged to leave;was made to leave;could do nothing but leave; had to leave;had no choice but to leave” 等替换。

又如:学了句型“As soon as she saw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后,应让学生知道该句型还有以下表达法。

1).On seeing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2).At the first sight of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3).The moment she saw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4).As soon as she caught sight of i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5).No sooner had she seen it that she realized her mistake.

经常做句型转换练习,学生一定能拓宽思路,做到高瞻远瞩,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

(二)、融写作训练于课文学习的各个环节

1.在理解熟悉课文内容阶段进行听写训练。方法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串联答案成课文梗概;听写七个句子左右,然后调整句序,组成短文;听写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由课文改写的短文。

2.在课文重点词汇学习阶段进行造句训练。方法有:模仿书上句型造句;模仿范文造句 ;选词造句连句成文等;写作训练从词法、句法知识入手,结合课本里的重点单词、短语,进行五种基本句型的造句练习。例如:

1).S+V→ The result will come out this evening.

2).S+V+O→ Sh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3).S+V+P→ The peasants’ life got even harder.

4).S+V+O(I)+O(D)→ Mr Brown told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5).S+V+O+C→ You should keep your things clean and tidy.

3.在复习巩固课文阶段进行缩写,扩写,改写,仿写等训练。这样做既有利于巩固课文中所学的有用的词汇、短语、句型及背诵课文,又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系统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一举多得。具体做法如下:

1)缩写:新教材所选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丰富。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与条件,进行写作训练。可以这样做:先对课文做好充分预习并根据内容找出关键句,从中划出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来复述课文,最后把复述的内容写下来。

2)扩写:一般不是扩写整篇课文,而是扩写课文中的某个章节或某个内容,比如学了“Madame Curie”一文后,同学们可以以一个看到玛丽居里的小女孩来描写玛丽居里的外貌,要求写她的身材、鼻子、眼睛、头发以及穿戴等等。

3) 改写:原文的基本意思不改变。比如:学了高一下Unit 18 L69 & L70 “The Lost Necklace”一文后,要求学生从剧中不同人物的角度,按照故事发生的顺序将这出小短剧改写为170个词左右的一篇叙述文体短文。通过对课文的改写,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口气讲述并写下每单元第一课的对话内容。

4) 仿写:英国著名作家斯蒂文森谈学习写作的经验时说过,学习写作除多练以外,还要多模仿.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是从英文原著改编而来的,有童话,寓言,短剧故事,小说节选,书信,日记;也有名人轶事,史地知识,科普文章;还有应用文,记叙文,论说文等。总之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都可作为练习写作的范例。我们每讲到或复习到不同类型的课文时,就要求学生写一篇类似的短文,并对短文内容提出具体要求。比如:学了“How Marx Learned Foreign Languages ”一文后可以仿写“How I learned English”。有时还可以找一些不同的内容,不同应用范围,不同格式的短文让学生进行模仿写作。有课文,范文作为模样来模仿,学生有规可循,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重视语篇分析,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我国传统中学英语教学仍比较侧重“句”而不是“篇”,强调“语法”而不是“语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则需要将语篇分析纳入课文教学中。所谓语篇分析教学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即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分析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关系,然后分段找出思想和重要信息。再把一些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进行语法分析和训练,从而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建构连贯语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讲授“Reading Comprehension”课文时,应把教学重点用于帮助学生了解对语篇理解起重要作用的知识(照应Reference替代 substitution.省略 Ellipsis 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 连接关系Conjunction)等,比如利用“连接”、“省略”和“替代”可以帮助学生就语篇连接词和语篇的时间,空间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以理清语篇脉络,摄取语篇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判断和推理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对语篇连贯的衔接手段的敏感性。增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正确认识了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因素,在中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注重写作培养和训练,先易后难,分层、分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特别是从高一年段起,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写作训练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多方面内容进行写作练习,以期达到能用英语写作表达思想的目的。实际教学经验证明,学生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完全可以培养并提高的。

后记

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分析了中学生在写作中的种种迷茫,反思了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参考了众多写作教学的理论和流派,探索出分层、分步地将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等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控制-引导-自由写作的教学模式。以期能较大程度地提高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水平。

参考资料

1.Halliday,M.A.K.(1973),獷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London : Edward Arnold.

2.胡春洞、王才仁主编,王才仁著:《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版。

3.王初明著:《应用语言心理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Nation,I.S.P.(1995), Teaching, Listening and Speaking, Wellington: ELI Occasional Publication No.15.

5.刘润清等编著:《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测绘出版社1988年版。

6.查有梁著:《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7.戴军熔著:《中学英语写作初探》,载《中小学英语教学》第10期。

8.江坤才著:《教学模式与教育科研方法简介》,无锡市教研中心,197月。

9.胡春洞 王才仁主编:《英语写作论》, 1995年

10.马宗周著: 《高中英语作文课初探》,青海乐都青海铸造厂中学,中小学外语教学(九四年第二期)

11.马俊明著:《新高中教学大纲的特点》,北师大外语系

篇12:新疆汉语课教学反思

《新疆是个好地方》是新人音版二年级的一首热情的维吾尔族民歌。歌曲旋律明快、活泼,充满活动的舞蹈性节奏贯穿全曲,歌曲以生动的歌词,历数美丽的新疆风光和富饶的物产,抒发了新疆人民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真挚情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以富有代表性的新疆帽引入,再让学生欣赏大量的新疆风光、特产的图片,使学生对新疆的美有了更深的了解。然后教学生学说新疆语“亚克西”,并用“亚克西”贯穿整节课来夸学生,夸新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学习歌曲,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并初步学习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感受维族舞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和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整堂课的设计意在让孩子富有兴趣,富有情感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让孩子在快乐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这节课非常好地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性,能够让学生在各种音乐活动中参与音乐实践。在教学设计上细致、精巧,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环节设计上体现了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原则,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学习音乐、感知音乐。

不足之处是课堂组织能力有待向其他老师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既能乐在其中又可以按照老师的指示维持课堂秩序,构建既宽松又高效,教师喜欢学生热爱的课堂。

篇13:新疆汉语课教学反思

《新疆是个好地方》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整堂课我是以音乐知识为主线,让学生听和唱感受体验新疆节奏、旋律,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孩子在情境体验和情感共鸣中愉悦地学习知识,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特点。

首先我运用新疆音乐和舞蹈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用节奏舞蹈律动来体验新疆的基本节奏,从而解决节奏的难点。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节奏填词等方法来轻松解决,且运用基本节奏来贯穿新疆音乐。

再看了舞蹈,听了这首歌,你猜猜它是什么地方的舞蹈?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用的是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音乐主体(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感受新疆音乐风格,激发学生想学习新疆歌曲的渴望之心。

其次在唱歌教学中,以聆听为线,渗透歌词教学,并以《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伴奏作为音乐背景,让学生不断熟悉旋律走向满载无意的注意中形成有意的记忆,为歌曲的学唱作铺垫。在学唱过程中,以音乐节奏为重点,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教学。

通过这堂课使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上课积极性的调动的问题。在一堂课中如何让学生兴致勃勃,兴趣盎然地来参与音乐活动呢?

首先,要有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其次老师的语言要丰富多彩。

教师良好的教学语言,教态是上课的一个亮点。教师用贴近学生、亲切的语言上课,使整个语言效果清晰准确,生动形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调节语言的速度、音调、节奏、音量再加上老师的演唱、演奏技巧。也同样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第三,是音乐课中要多听少说多做。

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环环相扣,教师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对学生都有一个活动。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每一次聆听都要给学生提一些要求,从声音、情绪、速度、力度或联想上层层深入,让学生有事可做,在听中解决歌曲的问题。

最后,要运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歌曲教学。

我在让学生唱歌曲时,采用了各种形式来进行教学。在学唱第一部分歌词时采用了学生接唱,组组接唱的形式,在第二部分歌曲教学时采用了自学的方式,先由个体到小组再是整体教学,学生演唱兴趣很高。在表现歌曲时,让学生自己讨论,你喜欢用怎么样的方式来改变一下歌曲的演唱形式?学生兴趣盎然,采用另外说常的形式带着自豪而又欢快活泼的心情完整地演唱了《新疆是个好地方》。

我想一堂课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这堂课也就是成功一半了。

篇14:新疆汉语课教学反思

整堂课我以新疆音乐文化为主线,抓住新疆音乐特点,把握教学切分点,培养和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从而组织整个学唱内容。

设计这堂课之前,我思考了几个问题:

首先,这首歌歌词复杂、难点之多,针对二年级学生如何形象而轻松地教学?

其次,这是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歌曲,音乐中的节奏、旋律、伴奏乐器、舞蹈动作等特色元素如何进行提炼?

再次,运用什么手段让学生快速走进“新疆”这个土壤中去感受歌曲、演唱歌曲?

最后,学生的歌唱能力和听辨能力如何加强?

针对这些预设问题,我设计了“听——跳——奏——唱——演”这些环环相扣、有机统一的教学环节。从聆听新疆音乐、学做新疆舞蹈动作,到学说新疆味儿的语言、学奏新疆乐器,再到游览新疆风光、学唱新疆歌曲,通过师生双向交流互动,调动学生多方位感官,使其兴趣盎然地融入其中,在活泼、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自主的学习。

整堂课中,情境创设的有效运用帮助了学生关注、理解新疆音乐元素,从细节入手,整体把握,让学生在感知、提高的过程中理解新疆音乐特点,对新疆音乐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我注重切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符合该年龄段特点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利用“阿凡提”这个卡通人物引领学生认识新疆、熟悉新疆、了解新疆。又如在节奏教学中采用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分层教学法,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轻松地掌握,体现乐中学,学中乐。再如二、三段歌词的学唱,采用“师生对答”,即帮助学生在模唱中巩固旋律,又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其记住歌词,同时学得轻松、愉悦。

在课堂聚具体流程中注重课堂调控,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把教学常规训练悄无声息地融入各相关教学环节,直接具体地给学生以音乐引导,引发学生的音乐思考。

这堂课的设计,基本做到目标明确具体、总分有序、关联紧密,同时也尝试去深入理解、挖掘教材,教学成果也基本可以呈现。但是,怎样能够使二年级的学生比较深入地认识新疆音乐文化,如何把握其音乐风格,如何能够很“新疆”、很有“味儿”地表现所学内容,是接下来值得探讨的问题。

篇15:新疆汉语课教学反思

《新疆是个好地方》是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十课《跳起舞》中的一首歌曲。它是经改编的新疆维吾尔族民歌。歌曲曲调活泼欢快,歌词简洁明了的叙述了新疆秀丽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抒发对新疆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设计教学,拉近学生与新疆的距离,现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过程和成效做个反思。

一、创设情境,欣赏导入。

多媒体运用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开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新疆歌舞《娃哈哈》视频,请学生律动进教室,再利用幻灯片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峻美的天山天池果子沟,肥沃的草原,遍地的牛羊,香甜的水果等等。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从没到过新疆的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新疆的美丽、富饶,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入浅出,突破难点。

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并简化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掌握切分节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唱这首歌之前,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切分节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切分节奏的打法,伸出小手试一试。”为了增强节奏学习的趣味性,我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小动物的叫声设计成切分节奏。学生通过模仿、创造切分节奏,不仅掌握难点,还感受到了音乐创造的乐趣。

三、合作探究,把握重点。

歌曲的.教唱,是我们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旋律模唱,出示全曲旋律,学生合作探究找含切分节奏的乐句,模唱练习。朗诵歌词,“歌里唱的新疆有哪些好东西呢?请大家看屏幕齐读歌词。”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FLASH ,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现,学生朗诵声情并茂。学唱歌曲,我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制作了一个动画谱例,演唱时,新疆小鼓随着节奏拍点跳动,节奏明确。这样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把握重点,有效教学。

四、情绪处理,体会情感。

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最直接、也最生动的表像,能够引导学生很好地把握歌曲的情绪。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新疆优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采用动画的形式生动、直接的伴随歌曲展现出来。学生心目中对新疆的向往与热爱之情被点燃,自然而然地通过歌曲演唱抒发了出来。通过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情绪演唱这一重难点迎刃而解。

五、创作表演,升华主题。

积极参与创作表演体验新疆舞的特点是本节课的又一重点,学完歌曲,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新疆舞。欢快的音乐,优美的舞蹈,令学生热情高涨,都兴高采烈地跟着老师学跳起了新疆舞,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学生通过动作表现歌曲的情绪及对新疆的喜爱,使本单元赞美新疆这一主题得以升华。

这节课上完后,孩子们都说想去新疆看看,我想这不仅是因为新疆歌舞的魅力,更是因为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孩子们展现的景色优美、物产丰富的新疆,让他们充满美好的向往和期待!信息技术的运用,给音乐课中的我和孩子们,都带来了收获的喜悦。许多常规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目标和难于解决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都迎刃而解。信息技术所创设的音乐课堂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美妙。

篇16: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 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 力于形成一种新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时机善于引 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 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这使得“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创造教育成为可能。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 理好互动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学生举一反三 。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要求,应用天津教科院创造学模式的教学方式,本着在情景中掌握匀型结构,启发学生 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和发展创造力,我在平时的 教学中尝试了如下教学五环节:

┌───┐ ┌───┐ ┌───┐ ┌───┐ ┌───┐

│激 趣│→│创 景│→│启 发│→│探 求│→│交 际│

└───┘ └───┘ └───┘ └───┘ └───┘

一、课堂教学模式过程

Ⅰ. 激趣

激发兴趣之目的,是变逼为导,变苦学为乐学。把求知变成学生最大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用“爱”促进 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用“玩”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互动作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 学生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创景阶段埋下伏笔。

1. 新奇引趣法

1.1 以唱歌形式使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入门阶段。

如在教学第一册第四十三课时,教学的重点是名词的词性物主代词的使用。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学生对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掌握必须准确熟练,才能区分开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词性物主代词的异同点。首先我 将事先准备好的代词再现在学生面前,利用问、答、译、比等方式的交际原则,使学生明白了各类代词的正确 使用,然后用旧词填新曲的方式将代词表格编成一首歌,两分钟内,背诵表格人人过关,接着我走下讲台随手 拿来各种衣物进行师生间的对话。最后将对话编成歌,对名词性物主代词进行小结:

T――This ruler is my ruler.

S1――This ruler is mine.

T――That ruler is your ruler.

S2――That ruler is yours.

T――Whose ruler are there?

S3――They are his and hers.

T――Whose are there rulers?

S4――They are ours and thiers.

1.2 利用口诀简化难点,使学生顺利攻克难关。 当学生对可数名词的`记忆及使用以及some,any的使用望 而生畏时,在师生的交际练习完成后,我要求学生利用口诀四人一组小结不可数名词及some,any的用法,于是 出现了: 不可数名词这样记, 一日三餐要调剂, 早餐面包泡茶水, 午餐纸包鱼肉鸡, 晚餐米饭加奶汁, 饭后再做作业题。 以上名词不可数, 要数别忘加量词。 some用于肯定词, 肯定回答也用此。 any用于疑否句, 不可数名词this is。

1.3 利用简笔画、图表、设问引答,鼓励学生开口说话。

1.4 借助游戏解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2. 竞赛激励法

实践证明,将带有竞赛性质的练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不但对学生产生一种教学魅力,把他们牢牢吸引在 教学磁场里,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及喜欢竞赛的心理,还训练了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 能力。

2.1 差异训练。如平时测验根据学生的现状,我总是印2~3 套题,一套面向全班,好学生做题速度快, 再发给他们难度稍大的第二、三套题,这样做,不同程度的学生既有统一的学习内容,根据个人的差异又有不 同的奋斗目标。既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兴趣,又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好风气。

2.2 小组比赛。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加机会,而且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独立自 信的交流场所,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小组赛。如学了情态动词can,启发学生用can造出六个句子。然后三大组 参赛,其余的组评判。粉笔如同小小的接力棒从后到前,比赛内容是将句子变成否定句、一般问句、选择问句 、特殊问句,大家对此兴趣盎然,课堂上个个跃跃欲试。

2.3 男女比赛。通过男女比赛方式进行一个单元和综合复习。 首先布置复习范围,为了取胜,好生主动 帮助各自的差生,课堂上有问有答有争论,比赛包括情景对话、听力抢答、自由问答等。他们彼此互抓弱点, 千方百计不使自己丢分,使复习达到一种欲罢不能的境地。

Ⅱ. 创景

学生的兴趣神经一旦被触发,他们自然会在逼真的情境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再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 观教具,并常自戴假面具,变换各种人物角色,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可见、可触 、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鼓励学生的首创精神。

例如:为了创设情景,学会句型Is watching TV too much bador good for your health?铃声过后, 教师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吃面包,满脸痛苦的样子,走上讲台自

言自语道“Is eating too much bador goo d for my health? I thinsk it's bad. ”然后我提出了“Whatis good (bad) for your health?”四人一组 的讨论开始了,很快答案产生了。

篇17:互动教学模式下的词汇教学

互动教学模式下的词汇教学

虽然学生的认知性词汇数量较大,但产出性词汇却非常有限.笔者分析了造成此种现象的几个原因,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探讨一些习得词汇的方法.词汇教学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应有更灵活的表现形式.无论是传统词汇教学法、语境法、词块教学法还是课堂展示,都各有其利弊及适应阶段.在词汇教学中,不是惯常采取某一种方法,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扩大学生词汇量,多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作 者:张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沈阳,110000 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0(1) 分类号:H319.3 关键词: 

篇18:古代汉语互动教学模式的论文

古代汉语互动教学模式的论文

[论文摘要]文章介绍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的课程特点,分析了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和要求,论述了古代汉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模式的几种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 互动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 问题引导教学法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过程组织形式的综合概述。它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既相对稳定又清晰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自从有了教育以来,人们就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过程。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体系等等,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新的教学模式的不懈追求。“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论哪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完美传授,都是值得采用的。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基础主干课。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有些枯燥乏味且晦涩难懂。因其枯燥,故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其晦涩,所以内容不易理解,必须经过教师的精深讲解才能理解。因此,教这门课的教师大多采用讲析法进行教学,认为讲析法是教好这门课的不二法门。讲析法固然重要,但如果总是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教师在采用讲析法进行古汉语教学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模式。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对教师的要求

互动教学模式是指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的教学程式,是教与学的融合与交流过程,又是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促进的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层次、多方位的交互活动过程。通过加强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相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学习。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建立了以创新教学与和谐教学为指导,以启发性教学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互支撑,课堂内外互为依托,通过师生各种感官的全方位参与,促进课堂教学多向交流。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和谐性、交互性和创造性。因此,这种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它对使用该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有比较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互动教学的主导者,首先要改变灌输式教学的传统观念。教师不应是知识的注入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因此要甘当配角,起引导、补充、归纳和完善作用。其次,教师要善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互动教学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信任、和谐友善的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才尊重教师,才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互动式教学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再次,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挖掘教材中适合师生互动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引入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信心。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古代汉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古代汉语一般开设在大学的第二学年。在此之前,学生经过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在初中及高中阶段,接触了一定数量的现代汉语知识,大学一年级又系统地学习了现代汉语知识,有了不少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学生可以拿它们和新的学习内容进行知识链接。再者,古代汉语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令学生感到遥不可及,其中还是有一些知识是比较浅显的,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它们。因此,古代汉语教学中放弃传统的讲析法,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还是可行的。

前文已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采用同一种讲析方法,就会显得单调乏味,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果绝对不会太好。再者,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为他们日后的自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参加工作后,基本上就没有机会在教师的带领下系统地学习了。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新的知识、新的问题。要获得这些新知识,解决新的问题,需要自己去看书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在大学时代就要不断加强培养。互动教学模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从多种教学方法中体现出来,如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第二课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游戏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等。下面选取几种教学法谈谈互动教学模式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 案例教学法。被誉为哈佛大学法宝的案例教学法在19就开始实行,但到了1980年以后才引入我国。传统教学法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往往教师讲得非常投入,也非常精彩,但学生却丝毫没有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而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是教学互动的主角。师生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学习带来的喜悦,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参与案例教学,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案例中的事件和过程,同时以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进而达到思维碰撞、互相启发、彼此交流的效果。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能否采用案例教学法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字词教学、语法教学、音韵教学、文选教学中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例如,在讲诗词格律的时候,可以做这样的案例设计:在近两年,网络上热议赵忠祥创作的近体诗。赵忠祥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家对他也都非常熟悉。赵老师将他写的诗发到网上,没想到引起了轩然大波。网民对他的诗开始热议。有赞美的,有批评的,当然批评的比赞美的要多得多。批评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矛头所指集中在什么地方呢?答案是因为他写的格律诗不合格律,矛头所指也主要集中在这方面。咱们刚学过诗词格律,要学以致用。现在我们就用诗词格律知识,分析赵忠祥的格律诗是否合律。然后笔者举出赵老师几首格律诗让大家分析、讨论、总结,分析的结果是赵老师的诗确实有很多不合律的地方。这个案例运用名人效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 角色扮演教学法。“角色扮演”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追求课堂教学的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组织部分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进行角色朗读或情节表演,辅助学生感受情境,从而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感悟的一种活动性教学形式。它与课堂教学的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等互动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语文课堂增添了勃勃生机,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通论,讲的是古代汉语基本知识;一部分是文选,即古代比较好的文章。在古代文选中,有一部分文章适合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叔向贺贫》《靖国君将城薛》《颜周说齐宣王》《寡人之于国也》《更法》等文章。这部分文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人物对话描写,而人物的动作行为描写相对比较少。在角色扮演法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环境、道具等方面的局限,人物的对话比动作行为的扮演更容易实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学生自由结合,选择要表演的篇目。提前一至两周让学生熟悉课文,将各自所演角色的对话背下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拿捏对话中的语气和声调,经过多次的演练达到成熟。在课堂表演过程中,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摩。观摩后进行讨论,形成评价。这种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背诵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文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阅读古文的语感,十分符合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

3 问题引导教学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要想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离开教师的提问是很难达到的。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可以激活课堂教学气氛,实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克服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提出问题时,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难度要恰好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教学效果也是很好的。如在字词教学时,笔者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字与词的关系。笔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字和词是不是相同的概念?”学生回答:“不是。”笔者又问:“先有字还是先有词?”学生回答:“先有字。”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笔者没有直接否定,而是用归谬法进行反驳。笔者问:“没有字的时候人是否会说话?”学生回答:“当然会了。”笔者又问:“人说的话是句子,句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回答:“句子是由词组成的。”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错误的结论:“句子是由词组成的,那么没有词就没有句子,没有句子人就不会说话。既然先有字然后才有词,那么字应该先于句子而出现。也就是说,没有字的时候人就不会说话。”这个结论学生绝对不能认可。因为他们知道,成系统的字才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人会说话的历史却要久远得多。经过引导,学生才理解先有词而后才有字。词在口语中早已有之,后来人们为了把语言记录下来,才为词造了字。字和词的关系是:字是记词的符号。

当然,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中,还有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去探索,值得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篇19: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在教师的启发下 引导学生去发现,在学生发现 的要求下,促使教师去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在 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成功的英语教学要致 力于形成一种新 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的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教师抓 住时机善于引 导、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内容引人入胜;学生在教师的诱导 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产 生奇思异想,使其能力不断发展, 这使得“互动”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创造教育成为可能。

英语教学有极强的实践性、交际性,它同样具备创造性教学模式的如下特征 即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完美性。以学生作为创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的 诱导下形成交际能力是该学科的目的。因此教师与学生必须处 理好互动关系、 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教师创设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语言,教师画龙点睛, 学生举一反三 。在实践中学生不断获取语言技 能、发展智力和能力,特别是创 造力,这便是形成“互动”教学模式的意图。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大纲要求,本着在情景中掌握匀型结构,启发学生 在 情景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景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 和发展创造力,.在平时的 教学中应该做到如下教学五环节:激 趣→创 景→启 发→探 求→交 际。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