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范文 > 汉语拼音

探析英语写作中汉语的干扰因素

csbing

【简介】感谢网友“csbing”参与投稿,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探析英语写作中汉语的干扰因素(共6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列举了学生英语作文中常出现的典型错误,分析了由于汉语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生不能正确表达词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及写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汉语干扰 错误 分析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typical errors in students’ compositions and analyses the causes of their incorrect expressions. It aims to give strategies of avoiding making mistake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writing level and to achieve good results in the English writing course.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英语写作无论在学校的英语学习中还是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都十分重要。英语写作能力的高低能体现出学生英语综合素质。英语写作日趋重要。然而他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差异所造成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写作角度、方法、用词等的不同,使中国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出现了许多错误。

实践证明,学生英语学习的言语错误与汉语干扰有关,即负迁移,负向迁移有关,也就是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造成的干扰以及与所学外语的某些特点、某些规则造成的干扰有关。首先,不同民族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认识方面有差异。其次,对同一现象,同一意义语言表达方面有差异。例如,汉语认为“一阵大雨”,英语写成“a heavy rain”,不能写成“a big rain ”。汉语说“我不知道这是对还是错”如果写成“I don‘t know it’s true or not..”则是错句。因为在英语中,如果“know”之后跟疑问句,则用“whether”或“if”引导从句。汉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和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些,可是却讥笑别人,英语则用“The pot calls the kettle black.”表达此意。如果把汉语直译成英语,英国人则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汉语干扰还表现在学生对所学语言规则的错误类推,过分概括上。例如,由“I went to the store yesterday morning .”推出“I went to the concert yesterday night.”,这是一个错句。“昨天晚上”英语只能说“last night”。但是,“昨天上午(下午,傍晚)”则用“yesterday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由于汉语干扰,学生照汉语思维直译,导致了表达错误和不地道、不准确的英语表达。比如,学生把“你的来信收到了”写成“Your letter has received.”,这是从汉语直译出来的,因为英语中物作主语时,应该用被动语态,应写成“Your letter has been received.”。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汉语干扰乃是导致表达错误的一个主要原因。分析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对学生学习外语的影响,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教学实践上看,都将是大有益处的。汉语干扰致错原因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因认识角度和使用形象不同造成错误

在学习英语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对汉英语言、文化间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思维方式不甚了解,经常用汉语思维,导致用词错误。例如:“红茶”被写成“red tea”,英语应为“black tea”。“黑眼珠”被写成“black eye ”, 应为“dark brown eye ”。 因为英语中“black eye ”意为“被打得发青的眼圈”。在用英语写作过程中,不少学生由于英语语言功底较差,还不能用英语思考,经常先在脑海里用汉语构思,然后将构思好的汉语腹稿译成英语。这种机械的对应思考方法,往往造成严重的用词错误。例如,在“Excessive smoking will injure your body.”中,“body”在英语中作“躯体”讲,而汉语“身体”有两重意思,一是指“躯体”,二是指“身体健康状况”。该句表达的意思显然是指“身体状况”,但由于受汉语影响,而误用了“body”,所以应将“body” 改为“health”。

另外,由于英汉语言使用的形象不同,两个民族的思维习惯不同也造成了许多语言错误。例如,“熟睡”被写成“sleep like a dead pig/dog”英语为“sleep like a top/log”。“大海捞针”被写成“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sea.”,应为“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二.因表达方式不同造成的错误

英、汉两个民族有时对某些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角度、思路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表达方式不同也造成了一些错误。

1.词形错误

汉语的名词词形一般不分单、复数,也无可数、不可数之别。因此出现主谓不一致、遗漏第三人称单数现在时形态的错误。汉语中,主谓间不存在数的关系,谓语没有第三人称单数问题。因此,谓语部分不需要因为主语而做数的调整。由于汉语习惯的影响,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

(1)The streets are full of garbages.

(2)He speak fast.

在例句(1)中,garbage被当作可数名词,其实它是不可数名词。在例句(2)中,speak应为第三人称单数speaks。

另外,汉语动词无时态之分,只是采用一些副词或助词来表示时态,而英语的时态却相对复杂得多。因此出现时态使用混乱现象。有的学生在该用过去时态动词时,却用了现在时态,特别是在复合句中常出现时态不一致的现象。例如,If he works hard, he could pass the exam.(could 改为can )。

2.词性错误

有时学生只注意所选词的词义,而忽视了该词的词性,常造成句子不合乎语法规范的用词错误。例如:

(1)My father adviced me not to go out alone at night.

(2)My roommate doesn’t afraid of dogs.

例句(1)把名词误用为动词,例句(2)把形容词误用为动词。这是由于有些学生基础不牢,对某些常用词不认真考证,随手写来,又检查不出错,导致误用词性却浑然不觉。

3. 虚词错误

英语虚词包括冠词、介词和连词。有时,由于受汉语的影响,学生在使用虚词时常用错。例如,

(1)Although I like my college, but I miss my home.

(2) He arrived Tokyo yesterday.

(3) I bought the dictionary in 1980s.

在例句(1)中,由于受汉语“虽然。。。但是”结构影响而出错。英语中although…but 只能用一个。例句(2)中是不及物动词,其后一定要用前置词in 或at,所以在arrive 后加in。例句(3)的错误是,英语中“。。。年代”前应用定冠词,所以原句应改为 “in the 1980s”。

4. 误解词义导致错误

英语写作要求作者有较深的语言功底,即词汇基础和语法基础等。选用自己没有完全掌握词义或用法的单词组词造句,是造成用词错误的原因之一。另外,英、汉两种语言中,均有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现象。对同义词、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分辨不清是导致这类错误发生的原因。例如:

(1)The young man always puts on a white jacket.

(2)Both salt and sugar are easy to melt in hot water.

在例句(1)中put on 虽有“穿”的意思,但该动词词组仅表示穿的动作,不表示穿的状态,该句子表达的意思是“穿着”,而不是“穿上”,应改为wears a white jacket。在例句(2)中,melt常指物体经过加热后熔化或者指易溶物质受热溶化,不指溶质在溶剂中溶解,melt应改为dissolve。

5.不注意语境导致的错误

语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词。语境不同,用词也不同,因此写作时要选用适合上下文的词语来遣词造句。如不注意语境对选词的影响,就可能因用词不当而写出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的句子。选词与语言环境不适宜,就会用词不当。例如:

(1)The ice cream melted away in the plate.

(2)Would you mind opening the gate? The air in the room is too close.

例句(1)中,melt away的含义是“融化并消失”,而盘中的冰淇淋只是融化了,并没有消失,应把melt away改为melt。例句(2)中gate指“院落的大门”,一般不用于指房门。从上下文看,说话者指得是房门,所以应改为door。

6.指代不明

英文写作中代词同它所指代的先行词之间关系要明确无误,否则句子的连贯性就会受到破坏,句子的含义就会模糊不清,甚至引起误解。在“She told my sister she was wrong ”句中,第二个she可以指主语,也可以指 my sister ,指代不明确。可改为“ You are wrong ,”she said to my sister.或“ I’m wrong, ”she said to my sister.

三.结束语

以上列举了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分析了学生受汉语干扰致错的原因,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纠正错误。任何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错误,只要我们不断发现和纠正错误,就能减少和排除干扰,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英语基础不扎实是写作出错的关键,所以提高写作水平必须丛基础抓起,必须加强基础语法与句型的训练,使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加强词汇教学,注意英语词每个意义的使用条件与用法、它的搭配关系、名词单复数、同义词与近义词的区别等。充分利用好字典。教师要及时讲评作文,准确预见学生易犯的错误,通过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把母语和目的语进行比较,找出两种语言的差异。把学生的错误进行归类、分析、解释,反复练习,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准确性。长期坚持以上做法,学生的错误就会逐渐减少,就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教学效果。

篇2:探析英语写作中汉语的干扰因素

探析英语写作中汉语的干扰因素

英语学习过程是表达思想的过程,而写作是英语语言表达思想的主要形式.中国的成年人受汉语思想文化的'极大影响,其英语学习就不可能不受到干扰,其中一个表现形式就是Chinese English,或Chinglish,即中国式英语.本文通过探索分析在英语写作中各种汉语因素的干扰,致力于找出一条能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作 者:黄成 Huang Cheng  作者单位: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基础理论部,安徽,合肥,230031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11) 分类号:H3 关键词:思想   英语写作   中国式英语   干扰   因素  

篇3:对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的分析

对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的分析

本文列举了学生英语作文中常出现的典型错误,分析了由于汉语干扰因素的影响而使学生不能正确表达意义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避免错误的对策,以便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作 者:李晓瑛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湖北,武汉,430223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 “”(1) 分类号:H3 关键词:汉语干扰   错误   分析  

篇4: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母语干扰错误

英语写作中出现的母语干扰错误

1. 事实上,这个人年纪很轻。

误:In fact, the man’s age is very young.

正:In fact, the man is very young.

析:中国人常说“年纪轻”,但英语中的 young 本身就有“年纪轻”的意思,它习惯上不再与age 搭配使用。类似地,汉语说“他年纪很大”,不能译成 His age is very old,而应是 He is very old.

2. 我的工作太忙,我不能来。

误:My work is too busy and I can’t come.

正:I’m too busy and I can’t come.

析:汉语说“工作忙”,实际上是指“人忙”。类似地,要表达汉语中的“我的'事情很忙”,英语只需说 I’m busy 就够了,而不能说成 My things are busy.

3. 这个老太太的左眼瞎了。

误:The old woman’s left eye is blind.

正:The old woman is blind in the left eye.

析:汉语中说“眼瞎”,而按英语习惯却要说“人瞎”,瞎在哪儿?瞎在“眼睛”,所以英语中要表达类似意思总是用“人”作主语,而用介词短语引出“瞎”的位置。同样地,要表示“他的左腿是跛的”,不能说成 His left leg is lame, 而应说成 He is lame in his left leg.

4. 他身体很好,很少生病。

误:His body is good / healthy, and seldom falls ill.

正:He’s healthy, and seldom falls ill.

析:汉语说“身体好”,其实是指某人的健康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而绝不是指他的躯体是完好的。

5. 我讨厌周末拥挤的交通。

误:I hate the crowded traffic on weekends.

正:I hate the busy / heavy traffic on weekends.

析:汉语可说“拥挤的交通、街道、房间、商店等”,而英语中虽然可说 crowded streets / rooms, shops等,但习惯上不说 crowded traffic。

6. 汤姆打了鲍勃的脸。

误:Tom hit Bob’s face.

正:Tom hit Bob in the face.

析:汉语中可以说“打某人的脸”,而英语中必须先说“打某人”再+介词+the+身体的某个部位。又如“打某人的鼻子”译为hit sb. on the nose.“抓住某人的胳膊”译为catch sb. by the arm.

篇5: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模式负迁移的动态研究

英语写作中汉语思维模式负迁移的动态研究

写作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动态的创造过程,无论是从思维层面还是从文字层面上来讲都是如此.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英语写作要求作者将在汉语语境中酝酿成熟的汉语思维观点通过另外一套与母语完全不同的词汇符号系统--地道、规范的英语语言表达及逻辑进展模式--向写作受体进行有效的信息输出.

作 者:刘建国 李文科 贺晖  作者单位:刘建国,贺晖(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文科(河南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刊 名:山东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SHANDONG LITERATURE 年,卷(期): “”(11) 分类号:H3 关键词: 

篇6:从句法角度看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从句法角度看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负迁移

英语写作是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测试.许多学习者对此感到很困难.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考生的`作文成绩并不理想.有观点指出母语负迁移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为验证这一说法,笔者对本校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作文进行抽样,从句法的角度进行错误分析,以期对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

作 者:张敏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刊 名:考试周刊 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 年,卷(期):2008 “”(2)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   汉语   负迁移   句法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