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育随笔

大班教育随笔请尊重孩子

小随心

【简介】感谢网友“小随心”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育随笔请尊重孩子(共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教育随笔:学会尊重孩子

教育随笔:学会尊重孩子

我班有个华鑫的小男孩,非常调皮。平时,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华鑫打我。”“老师,华鑫抢我的小书。为此,我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

有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画画。开始时,他还自己聚精会神的绘画,画完了还边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解,关系很融洽。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把旁边孩子的彩笔抢了过去。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我刚想大声斥责他,可转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什么。于是,我没有大声指责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什么呢?”华鑫:“她的彩笔坏了,我想帮他修好。”听了这话,我才恍然大悟。我鼓励了他的做法,并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后,我暗自庆幸,当时如果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他,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孩子。最主要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孩子,而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他们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篇2:教育随笔:尊重孩子的选择

每次孩子们入园时,总有讲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他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凑在一起,讲着在家看过的电视,自己新买的衣服,爸爸妈妈答应过他们的事情……

每次活动前的点名是我最头疼的事情,无论你怎么喊让他们安静下来,还是有几个孩子一时半会停不下来。针对孩子们的这种情况,我采取了让孩子做《拍手歌》的游戏,

和往常一样,课前我总是让孩子们做《拍手歌》游戏。当做完一遍时,我发现还有几个孩子还没做好,就对孩子们说:“我们再做一遍,好吗?”孩子们大声说:“好。”只有高新说:“不好。”我立即瞪了他一眼,大声训斥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吗?”高新立刻把头一缩,脸涨得通红,不再支声。与此同时,我又和孩子们又做了一遍。

当我把视线再次停留在高新身上时,自责便涌上心头。高薪只不过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我却对他大发脾气,这如何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仔细想想,我真的是在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孩子们整齐一致地回答:想、要、好,孩子们也习惯了这样的回答。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尊重孩子并不体现在某一动作,一句话语,而是老师要耐心的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理解、宽容、欣赏的态度去研究和处理日常教学,尊重孩子们的选择,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让孩子们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发展。

篇3:教育随笔: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教育随笔: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今天游戏结束的时候,突然有孩子想我报告说:“锐锐和明宇在打架。”我赶忙过去一看,锐锐正拿着积木打李明宇。我马上制止了,并问怎么回事,明宇生气的告诉我:“锐锐拿积木扔他,所以才和他打架。”大家也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锐锐不乖。”“锐锐总是打人的。”“昨天他抢我的玩具。”站在一旁的刘明锐,急得说话都打结了:“老师,他们也打我了!”

以前锐锐总是打人,可这学期他已经很少打人了。但最近不知怎么他打人的行为有出现并越演越烈。也许是前端时间我们老师和家长对他这方面的.教育放松了,所以他也有点放松,玩的时候就开始没有分寸。同时在小时候他的爸爸妈妈就教育他,不能吃亏,别人打你就要打回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不吃亏精神,别人如果打他,他就必须打还。最过分的是在他打人后还不知道自己错,只是认为对方怎么样了,他才打的。在与他爸爸妈妈沟通中,他妈妈也一直帮他找打人的借口。这就越来越助涨了他打人的意识。

所以在家中一定不要这样教育孩子,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这样他才会改正,而不是表面叫他不要打人,实质一直帮他找打人的借口。这样的教育不仅对孩子没有任何教育作用,甚至会给孩子暗示自己打人没有错。

篇4:尊重孩子用爱用心教育随笔

尊重孩子用爱用心教育随笔

我们常说,身为老师,就一定要有爱心,对孩子有耐心,尤其是“爱”和“心”真的很重要,但是,这两个字说起来、写出来都很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不容易。如何作到这两个字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探寻、摸索的问题。有时,往往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让我们发现,原来爱孩子是如此简单。

我虽然是一名年轻的幼儿教师,但我深爱着班上的每一个孩子,愿意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游戏环境,认真组织好每一天的教学游戏活动。细心照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教他们很多新知识,期待他们每天的进步。严厉的时候孩子们即爱我,也怕我。因为害怕孩子们受伤或是做出什么危险的动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时刻观察每个孩子,好及时的提醒。特别是在孩子们游戏时我更是小心翼翼,我常常会因为担心孩子们在奔跑中受伤或是摔倒而阻止中断游戏,也会因为是他们自创的游戏方式而去阻止他们继续游戏,让他们根据我今天的游戏玩法和规则来进行。而每次游戏我常常是站在一旁注意关注着每个孩子的行为,就怕他们没有按规则和要求游戏或是做出什么危险的动作好及时劝阻。虽然很多时候我的阻止和打断他们游戏都让他们很不情愿,小脸上也挂上了失望的表情,但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这是为了他们好,这是爱他们。

直到有一天,跟孩子们的一次户外游戏活动,让我开始反思开始对自己的想法有了改变。

这会节民间游戏活动,“民间游戏”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基本没见过这类游戏,更没有玩过。这也是我们小时候才会玩的游戏。当我拿出这次游戏道具,并将游戏玩法和规则与孩子们进行了讲解和示范,但孩子们听后是一脸的.茫然,只有部分幼儿能听懂并进行了游戏,大部分孩子站在不知该如何是好。于是,我们三个老师都加入了游戏,成为孩子们游戏中的一员,希望在我们的引导下孩子们能较快的掌握本次游戏。游戏中,我们一起打闹进行“斗鸡”,排队一起等待着“跳房子”,比赛用“高跷”走路看谁先到达终点,比赛看谁的“花轿”抬的时间久等。这些游戏让我们一起玩得不亦乐乎,有时候因为赢了游戏而忍不住开心的在一起手舞足蹈,我们三位老师也在游戏中放下了老师的架子,感觉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在我们三位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玩的很开心也特别的放松。看到孩子们脸上喜悦的表情,我能感觉到我和孩子们的距离一下子拉的更近了。

我突然想起了我以前的严厉,想起了我阻止孩子们玩打闹游戏时他们失望的表情。其实,孩子们所需要的爱很简单,就是快乐,和喜欢的朋友一起快乐的玩耍、游戏、学习,而不是在游戏中,老师怕有危险总是阻止、干预着他们游戏。孩子们要的爱很简单,只需要老师放下成人的架子,跟孩子们融在一起,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

在《幼儿园纲要》中也明确的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所以孩子才是游戏中的主体,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游戏,遵循他们的游戏特点。在游戏中我们老师能做的是指导和引导而不是过多的干预他们的游戏。

老师们和孩子一起去游戏吧,不要总是在一旁看着他们,也不要因为太过担心孩子们会摔倒受伤而平平的阻止他们游戏,孩子们更喜欢与你一起的游戏。我想有了你的加入他们的游戏会更开心快乐。让我们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爱他们吧!

篇5:尊重孩子心中的美教育随笔

尊重孩子心中的美教育随笔

在美术活动《小鸟回家》上,孩子们要用小手撕出小树叶贴在光秃秃的树干上,起初,我为孩子们准备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彩纸,有些孩子很疑惑,“树叶是绿色的呀!”我为孩子们解释到:“秋天也有黄色的树叶和红色的树叶呀,颜色多了,大树会更漂亮的,小鸟也会更喜欢这样的家,对吗?”孩子们开心的接受了我的提议,接下来,我引导孩子们说一说树叶的形状,孩子们都能说出椭圆形,两头尖尖的',于是我示范撕出符合树叶形状的绿色纸片贴到了大树上,孩子们很是欢喜,轮到孩子们撕树叶了,气氛突然变得消极起来,原来很多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撕出“标准”形状的树叶,还有些孩子拿着正方形、三角形的树叶给我看。

《指南》中指出,3-4岁的幼儿表现与创造美的目标是经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我们在为幼儿创造机会和条件的同时,也要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营造安全的心灵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我们应该与幼儿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

说实话,看到这些特殊形状的树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可能孩子们感觉到了我的消极情绪,因此,好多小朋友都纷纷放弃了撕树叶,看到这样的情形,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不妥的行为,于是,我开始鼓励孩子们不要放弃,赞赏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帮助孩子们往大树上贴树叶,看到形形色色的树叶装饰着大树,孩子们也逐渐恢复了开心的情绪,并积极的给大树装扮上更多漂亮的树叶,原本只有树干的大树开始丰满起来,孩子们开心极了,纷纷嚷着,“小鸟一定会很喜欢的。”

篇6:《尊重每个孩子的权利》教育随笔

《尊重每个孩子的权利》教育随笔

我们班有一个叫陶陶的小朋友,他人如其名,聪明但很淘气。每次家长来送他的时候都不忘叮嘱一句“在幼儿园要听老师话啊!”在老师组织教学活动时,他常常管不住自己,不是离开座位吸引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就是直接干扰其他小朋友。开始,我用暗示、鼓励等方法来约束他的行为,但效果并不明显。在一次教育活动中,陶陶又不停地向旁边小朋友的腿上靠,老师多次提醒仍无济于事。于是,我便很生气地请他离开了集体,并郑重地告诉他:“你影响了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如果能改正地话我会再请你回到集体中;如果做不到,只能坐在这里停止游戏。但你有选择的权利,懂吗?陶陶点点头,但似乎并未完全明白这些话的含义。我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想一想,然后继续带领其他幼儿游戏。过了一会儿,陶陶明白了自己行为的后果,渐渐坐不住了,他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于是举手恳求道:“老师,我想和大家在一起游戏。”“你能做到遵守规则不影响大家吗?”我态度亲切地问。“能。”陶陶肯定地点点头。结果我发现这个办法很见效。直到教育活动结束陶陶都没有做出任何不当行为。这说明幼儿懂得了尊重他人的`权利,就会有效并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让幼儿学会尊重是良好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前提。只有学会尊重别人,你才会被尊重!

篇7:教育随笔—请保护孩子的善举

经常带孩子外出活动,我在这个过程也总能发现一些教育的契机和无奈。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带了两个孩子到泉城广场进行小小推销员活动,外出前和孩子分享,见到老人上车要主动让座。

四年级的小屹每次上车都会坐在车前面,等老人上车后都会主动让给老人,即便我能够理解孩子就是故意在通过这种方式博得老师的夸奖,可我依然每次都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

二年级的小志主动给老人让座的意识不是很强,这个下午,小志坐在了靠近过道的座位上,经过一个站点时,小志身边站了一个老人,看到小志没有让座的行动,我拍了一下小志,示意他给老人让座。小志看了我一眼,然后屁股开始挪动,小志还没完全站起来,嘴里的话“爷爷,您坐吧”还没说完整,这位老人就迅速地说了一句:“不用了,不用了,孩子,你坐吧!”小志很快就坐了下来,没再说话。

看到这个场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在颠簸的公交车上,一位臀部有伤的老人面对一个小姑娘的让座时,强忍着痛楚成全了小姑娘的善良,老人说,小姑娘出于一片好意让座,如果坚持不坐,以后遇到这样的事,她也许就会有顾虑了。

遗憾的是,小志做了那个小姑娘同样的事情,可没有得到老人同样的保护。小志很多时候都不会主动关心照顾他人,那时那刻,看到小志要站起来时,我是多么希望这位老人能够成全小志这一点滴的成长;听到老人的话语后,我没有感受到一丝的快乐,而深深的无奈充斥在我心头,老人拒绝了孩子行为上的帮助,就是在扼杀孩子那颗需要成长的心灵。

……

在泉城广场上,两个孩子到处进行推销活动,我在一边关注着他们。广场上各色风筝漫天飞舞,一位老爷爷的风筝从半空中载了下来,掉进水里,正好卡在了一个水龙头上。两个孩子发现了,就跑了过来,四年级的小屹尝试着去够,老人不断地去提醒,不要上台阶,太危险,我自己来够。我观察了一下风筝卡住的位置,建议小屹去旁边抽陀螺的爷爷那里借根杆子,小屹很快就完成了借杆子,杆子在小屹手中拿了一会,就被另一个年轻人拿了去,我和两个孩子看着那个年轻人将风筝一点点拯救出来……

我心中又冒出了诸多无奈,我在尽力帮着小屹去成长,想借此机会启发训练孩子寻求他人帮助、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被身边的好心人打断了。

这样的事情似乎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似乎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家庭当中,“孩子,不用了,谢谢你!” “孩子,我来吧,你还小!”这些似乎都在否定着我们的孩子,否定着孩子们的善举,否定着孩子们的能力!

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我很善良”“我能行”正在被成人一点点蚕食,可惜的是我们却那么地不自知!

期待着在孩子说出“您坐这里!”时,我们成年人能够回应“孩子,你真好!我正好累了,你在我身边握好把手了啊!”。

期待着在孩子帮助您够风筝时,我们成年人能够回应:“孩子,谢谢你,你肯定能够做到的!”。

期待着,我们的孩子能在我们良好的教育氛围熏陶下茁壮成长!

后记:看到孩子被身边的好心成年人阻止成长时,我几欲上前争取让孩子得到这样成长的机会,可最终都选择了放弃,我对自己也感到了许多无奈,因为每当我想做出一些努力时,我就想到,我怎么能够要求成年人做出如此改变呢?希望能够少一些这样的无奈,希望能够多一些孩子的成长!

篇8:请握住孩子的手教育随笔

请握住孩子的手教育随笔

每个人传达爱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是让孩子感受到成人的爱和尊重是至关重要的。正常情况下,我们会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当孩子的行为会伤害自己的时候,我们有时就会表现得声色俱厉,从而让孩子远离我们。

有一次,看到睿睿在寝室里快跑,我喊他,他装作没听见,依旧快速地在窄窄的过道上奔跑着。突然,睿睿一个趔趄,一下子摔倒在地。糟了!我一下子紧张起来,快速地冲过去,看到睿睿自己一骨碌爬了起来,顿时松了一口气。

“睿睿,请到我的身边来。”我喊他。

睿睿站得远远的,面带戒色地问:“干吗呀?”

“咱俩说说话。”

“说什么?”睿睿依旧戒备地看着我,一动不动。

“你不用紧张,我想跟你说说,你刚才摔倒的问题。”

“我不疼。”

“可是我心疼,你过来摸摸,我现在还心跳得厉害呢!”睿睿一小步一小步地挪到我的身边,还是面带戒色,小心翼翼的.。

我把睿睿的手放到我的胸口:“你摸摸,老师的心跳得厉害,感觉到了吗?”睿睿点点头。

我轻轻握住睿睿的手,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说:“在活动室里就应该轻轻走路,刚才摔倒了,这很危险。”睿睿低下了头,往我怀里靠了靠。

《美国妈妈这样教孩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训斥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体谅孩子的心情,孩子低头,表示他已经有认错的态度,只是不知道怎么开口而已,所以最好握住孩子的手再批评他们,让他们知道你其实是尊重他们的,即使犯了错,你仍然爱着他们。”

我握着孩子的手批评他,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让孩子感觉到:我爱他。孩子也用行动告诉我:我错了,我喜欢老师。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