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范文 > 试题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达标测试题ABC卷

anna2651

【简介】感谢网友“anna2651”参与投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达标测试题ABC卷(共11篇),供大家参考。

篇1: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达标测试题ABC卷

1.ab减去等于。

A.;B.;

C.;D.

2.当与时,代数式的两个值()。

A.相等;B.互为倒数;

C.互为相反数;D.既不相等也不互为相反数

3.(m+n)-()=2m-p;

4.(a+b+c+d)(a-b+c-d)=[(a+c)+()][(a+c)-()]

5.已知A是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的两位数,B是十位数字为y、个位数字为x的两位数,那么A-B=.(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6.化简,再求值,已知a=1,b=—1,求多项式的值.

答案:1.C2.A3.-m+n+p;4.b+d,b+d;5.9x-9y6.10

B卷

1.如果a2+ab=8,ab+b2=9,那么a2-b2的值是()

A.-1B.1C.17D.不确定

2.五个连续奇数,中间的一个是2n+1(n为整数),那么这五个数的和是()

A.10n+10B.10n+5C.5n+5D.5n-5

3.用代数式表示:每间上衣a元,降价10%以后的售价是()

A.a10%B.a(1+10%)C.a(1-10%)D.a(1+90%)

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厘米,把它的边长增加2厘米,得到的新正方形的周长是;

5.如果与是同类项,那么m=;n=;

6.ab-(a2-ab+b2)=;

7.为节约用水,某市规定三口之家每月标准用水量为15立方米,超过部分加价收费,假设不超过部分水费为1.5元/立方米,超过部分水费为3元/立方米.

(1)请用代数式分别表示这家按标准用水和超出标准用水各应缴纳的水费;

(2)如果这家某月用水20立方米,那么该月应交多少水费?

答案:1.A2.B3.C4.4a+85.m=2,n=1;6.-a2+2ab-b2;

7.(1)标准用水水费为:1.5a(0

(2)37.5

C卷

1.一个多项式加上-5+3x-x2得到x2-6,这个多项式是___________,当x=-1时,这个多项式的值是________.

2.把多项式2a-b+3写成以2a为被减数的两个式子的差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一广场内有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草坪,经过统一规划后,南北向要加长2米,而东西向要缩短2米.改造后的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平方米.

4.先化简,再求值:(4x2-3x)+(2+4x-x2)-(2x2+x+1),其中x=-2.

5.已知x2+y2=7,xy=-2.求5x2-3xy-4y2-11xy-7x2+2y2的值.

答案:1.2x2-3x-1,42.2a-(b-3)3.(a+2)(a-2)或a2-4.

4.解:原式=4x2-3x+2+4x-x2-2x2-x-1

=x2+1,

当x=-2时,原式=(—2)2+1=5.

5.解:原式=5x2-7x2-3xy-11xy-4y2+2y2

=-2x2-14xy-2y2

=-2(x2+y2)-14xy,

当x2+y2=7,xy=-2时,原式=-2×7-14×(-2)=-14+28=14.

篇2: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知识点

数学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知识点

整式

①单项式:表示数或字母积的式子

②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③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④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⑤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⑥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整式的'加减

①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相同的单项式。

②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③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④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⑤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⑥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初中数学垂直平分线定理知识点

性质定理: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线段2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射线叫该角的角平分线。

定义中有几个要点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不是线段也不是直线,很多时,在题目中会出现直线,这是角平分线的对称轴才会用直线的,这也涉及到轨迹的问题,一个角个角平分线就是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数学的学习思维方法

公式法

运用定律、公式、规则、法则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体现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思维。公式法简便、有效,也是孩子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和掌握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让孩子对公式、定律、规则、法则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逻辑法

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在解决逻辑推理问题时使用广泛。

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分类法

根据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叫做分类法。分类是以比较为基础的。依据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将它们合为较大的类,又依据差异点将较大的类再分为较小的类。

分类即要注意大类与小类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要做到大类之中的各小类不重复、不遗漏、不交叉。

篇3: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

1.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

2.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

阅读教材P62~65,思考下列问题.

什么是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知识探究

1.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指数不变.

自学反馈

1.若2x2yn与-3xmy4是同类项,则m=2,n=4.

2.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项是否是同类项,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

(1)4与-12;(是)

(2)32与a2;(不是,原因略)

(3)2x与2x;(不是,原因略)

(4)3mn与3mnp;(不是,原因略)

(5)2πr与-3x;(不是,原因略)

(6)3a2b与3ab2.(不是,原因略)

3.合并同类项.[来源:Zxxk.Com]

(1)3x2-2xy+y2-x2+2xy;

(2)2a2b-3a2b+12a2b;

(3)a3-a2b+ab2+a2b-ab2+b3;

(4)4x2-8x+5-3x2+6x-2.

解:(1)2x2+y2.(2)-12a2b.(3)a3+b3.(4)x2-2x+3.

(1)同类项与字母的顺序无关;(2)合并同类项中系数求和时注意符号问题.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1 合并同类项.

(1)4a2+3b2+2ab-4a2-3b2;

(2)3x-2x2+5+3x2-2x-5;

(3)a3+a2b+ab2-a2b-ab2-b3;

(4)6a2-5b2+2ab+5b2-6a2.

解:(1)2ab.(2)x2+x.(3)a3-b3.(4)2ab.

例2 求多项式5x2+4x-6x2-x+2x2-3x-1的值,其中x=-3.

解:原式=x2-1.当x=-3时,原式=8.

先化简,再带值.

例3 (1)水库水位第一天连续下降了a h,每小时平均下降2 cm;第二天连续上升了a h,每小时平均上升0.5 cm,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如何?

(2)某商店原有5袋大米,每袋大米为x kg.上午卖出3袋,下午又购进同样包装的大米4袋.进货后这个商店有大米多少千克?

解:(1)把下降的水位变化量记为负,上升的水位变化量记为正.第一天水位的变化量是-2a cm,第二天水位的变化量是0.5a cm.

两天水位的总变化量(单位:cm)是

-2a+0.5a=(-2+0.5)a=-1.5a.

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为下降了1.5a cm.

(2)把进货的数量记为正,售出的数量记为负.

进货后这个商店共有大米(单位:kg)

5x-3x+4x=(5-3+4)x=6x.

活动2 跟踪训练

1.已知-2an-1b4与a2bm+1是同类项,则2n-m=3.

2.合并同类项.

(1)-ayb-4a2b+4ab2+2a2b;

(2)a2-2-3a+2-3a-2a2.

解:(1)-2a2b+4ab2-ayb.(2)-a2-6a.

3.先化简,再求值:

13x3-2x2+23x3+3x2+5x-4x+7,其中x=0.1.

解:原式=x3+x2+x+7.当x=0.1时,原式=7.111.

活动3 课堂小结

1.同类项:(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 一项.

3.合并同类项法则.

第2课时 去 括号

1.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

阅读教材P65~67,思考下列问题:如何去掉括号,分几种情况?

知识探究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符号是正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符号是负号,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自学反馈

1.去括号:

(1)-(-a+b)+(-c+d)=a-b-c+d;

(2)x-3(y-1)=x-3y+3;

(3)-2(-y+8x)=2y-16x.

2.下列去括号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改正.

(1)a-(-b+c-d)=a+b+c-d;(不正确)a+b-c+d;

(2)a+(b-c-d)=a+b+c+d;(不正确)a+b-c-d;

(3)-(a-b)+(c-d)=-a-b+c-d;(不正确)-a+b+c-d.

3.化简a+b+(a-b)的最后结果是(C)

A.2a+2b B.2b

C.2a D.0

去括号有两种情况最容易出错:(1)当括号前面含有因数时,根据乘法分配律,这个因数要与括号里面的各项都相乘,不要漏乘;(2)当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里面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活动1 小组讨论

例 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x-(3x-2)+(2x+3);

(2)(3a2+a-5)-(4-a+7a2);

(3)(2m-3)+m-(3m-2);

(4)3(4x-2y)-3(-y+8x).

解:(1) 5.(2)-4a2+2a-9.(3)-1.(4)-12x-3y.[来源:学_科_网]

活动2 跟踪训练

1.下列去括号中,正确的是(C)

A.a2-(2a-1)=a2-2a-1

B.a2+(-2a-3)=a2-2a+3

C.3a-[5b-(2c-1)]=3a-5b+2c-1

D.-(a+b)+(c-d)=-a-b-c+d

2.当a=5时,则(a2-a)-(a2-2a+1)的值为(A)

A.4 B.-4 C.-14 D.1

3.去括号,并合并同类项:

(1)-(5m+n)-7(m-3n);

(2)-2(xy-3y2)-[2y2-(5xy+x2)+2xy].

解:(1)-12m+20n.(2)xy+4y2+x2.

活动3 课堂小结

去括号法则.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

1.进一步熟悉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运算.

2.掌握整式加减运 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能进行整式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准确处理括号问题.

阅读教材P67~69,思考下列问题.

如何进行整式的运算.

知识探究

整式加减混合运算法则: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自学反馈

化简下列各题:

(1)-3(2x-y)-2(4x+12y)+2 009;

(2)-[2m-3(m-n+1)-2]-1.

解:(1)-14x+2y+.(2)m-3n+4.

去一层括号合并一次同类项,不要只去括 号,到最后一次合并同类项,那样式子做起来比较复杂.

活动1 小组讨论

1.计算:

(1)3(ab-2c)-5(-ab-c);

(2)2x2-3[3x-2(-x2+2x-1)-4].

解:(1)8ab-c.(2)-4x2+3x+6.

2.先化简,再求值:-3[y-(3x2-3xy)]-[y+2(4x2-4xy)],其中x=-3,y=13.

解:原式=x2-xy-4y.当x=-3,y=13时,原式=823.

活动2 跟踪训练

1.化简求值.

(1)2x2-[x2-2(x2-3x-1)-3(x2-1-2x)],其中x=12;

(2)2(ab2-2a2b)-3(ab2-a2b)+(2ab2-2a2b),其中a=2,b=1.

解:(1)原式=6x2-12x-5.当x=12时,原式=-192.

(2)原式=ab2-3a2b.当a=2,b=1时,原式=-10.

2.已知M=3x2-2xy+y2,N=2x2+xy-3y2,求:

(1)M-N;(2)M+N.

解:(1)x2-3xy+4y2.(2)5x2-xy-2y2.

活动3 课堂小结

整式加减混合运算法则: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篇4: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创设问题情境

⑴5个人+8个人=

⑵5只羊+8只羊=

⑶5个人+8只羊=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学生尝试按种类、颜色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一方面可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体现分类的思想方法。)

2、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归为一类。

8x2y,-mn2,5a,-x2y,7mn2,,9a,-,0,0.4mn2,,2xy2。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

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肯定每一位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

1.同类项的定义:

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2y与-x2y可以归为一类,2xy2与-可以归为一类,-mn2、7mn2与0.4mn2可以归为一类,5a与9a可以归为一类,还有、0与也可以归为一类。8x2y与-x2y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2,y的指数都是1;同样地,2xy2与-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y,并且x的指数都是1,y的指数都是2。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similar terms)。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0与也是同类项。

通过特征的讲述,选择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作为研究对象,并称它们为同类项。(板书课题:同类项。)

(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同类项概念,可设问同类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归纳总结。)

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的同类项概念以及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x与3mx是同类项。 ( ) (2)2ab与-5ab是同类项。 ( )

(3)3x2y与-yx2是同类项。 ( ) (4)5ab2与-2ab2c是同类项。 ( )

(5)23与32是同类项。 ( )

(这组判断题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其中第(3)题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只要运用乘法交换律即可;第(5)题两个都是常数项属于同类项。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单看指数不同,误认为不是同类项。)

例2:游戏:

规则: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来源:学|科|网Z|X|X|K]

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

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写一个单项式同类项的经验,从而揭示同类项的本质特征,透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程式化做法,并由编题学生指定某位同学回答,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这种形式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学生通过一定的尝试后,能得出只要改变单项式的系数,即可得到其同类项,实际是抓住了同类项概念中的两个“相同”,从而深刻揭示了概念的内涵。)

例3: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3x-2y+1+3y-2x-5; (2)3x2y-2xy2+xy2-yx2。

解:(1)3x与-2x是同类项,-2y与3y是同类项,1与-5是同类项。

(2)3x2y与-yx2是同类项,-2xy2与xy2是同类项。

例4:k取何值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解:要使3xky与-x2y是同类项,这两项中x的次数必须相等,即 k=2。所以当k=2时,3xky与-x2y是同类项。

例5:若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类项。

(1)(s+t)-(s-t)-(s+t)+(s-t);

(2)2(s-t)+3(s-t)2-5(s-t)-8(s-t)2+s-t。

解:略。

(组织学生口头回答上面三个例题,例3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由教师标出不同的下划线,并运用投影仪打出书面解答,为合并同类项作准备。例4让学生明确同类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例5必须把(s-t)、(s+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

(通过变式训练,可进一步明晰“同类项”的意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识别能力。)

6.五分钟测试:

1、请写出2ab2c3的一个同类项.你能写出多少个?它本身是自己的同类项吗?

(学生先在课本上解答,再回答,若有错误请其他同学及时纠正。)

三、课堂小结:[

①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同类项。

②这堂课运用到分类思想和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③学习同类项的用途是为了简化多项式,为下一课的合并同类项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应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应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与运用.采用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点拨的课堂小结方式,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堂作业:

若2amb2m+3n与a2n-3b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与 n的值分别是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小组讨论,把一些实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这个概念,并通过练习、游戏、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同类项。在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篇5: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去括号法则,运用法则,能按要求正确去括号.

过程与方法: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探究、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体会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都变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 化简

-(+5) +(+5) -(-7) +(-7)

2. 去括号

① -(3- 7) ② +(3- 7)

二、探索新知

想一想:根据分配律,你能为下面的式子去括号吗?

①+(- a+c) ② - (- a+c)

③ +(a-b+c) ④ -(a-b+c)

观察这两组算式,看看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的,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

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

括号前是“ - ”号的,把括号和它前面的“ - ”号去掉,

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顺口溜:

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三、巩固练习:

(1)去括号:

a+(b-c)= _______ a- (b-c)= ______

a+(- b+c)= _______ a- (- b+c)= ______

(2)判断正误

a-(b+c)=a-b+c ( )

a-(b-c)=a-b-c ( )

2b+(-3a+1)=2b-3a-1 ( )

3a-(3b-c)=3a-3b+c ( )

四、例题学习:为下面的式子去括号

+3(a - b+c) - 3(a - b+c)

五、课堂检测:

去括号:

① 9(x-z) ②-3(-b+c) ③ 4(-a+b-c) ④ -7(-x-y+z)

六、课堂小结

去括号时应注意的事项:

(1)、去括号时应先判断括号前面是“+”号还是“-”号。

(2)、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符号要么全变号,要么全不变号。

(3)、括号前面是“-”号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不能只改变第一项或前几项的符号。

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70页习题2.2 第2,3题

选做题:课本70页习题2.2 第4题

篇6: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教案精选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三、教具准备。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五、新授。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100t+120(t-0.5)千米 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篇7: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知识点

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不能合并的项单独作为一项,不可遗漏

3.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4.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 a2-b2 ; a与b差的平方是:(a-b)2 ;(本式中2为平方)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 ,负数是: -a2-b ,非负数是: a2 ,非正数是:-a2 (本式中2为平方)

初中数学常考知识点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⑴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⑵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⑶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⑷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⑸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分式的运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

加减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为0的解称为原方程的增根。

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

提高数学成绩的方法

1.要提高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首先可以从家庭引导,家长可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言传身教,让孩子对数学有一种神秘的好感。老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被自己吸引从而更好的对数学感兴趣。

2.初中生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就一定要重视基础,千里之堤始于砖泥,不重视基础的下场就是你觉得自己的数学学得很好成绩会很好,但是在你成绩出来的时候会低于你的预期很多。很多初中生经常是知道怎么演算就算了,而不去认真的做几遍,好高骛远,总想去冲击难题,结果连考试中最基础的方程都会错。

3.要抓好几个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数学运算,数学解题(保证数量和质量),准备错题本,准备一本参考书,遇到难题尽量靠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直接看答案,再保持勤奋和多动笔练习。

篇8: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多了,机械模仿的时间少了。因为自主探究需要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不同,探索实际上给知识基础好的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但对于学困生原本就差的知识基础却成为他们参与课堂探索的障碍,探索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参与,实际收效并不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就采用逆问我答的游戏为他们创造了切实参与学习的机会。有意的让他们与其他同学组对,先让他们提问,然后倾听他人的回答,从中让他们能逐步学会识别同类项,然后再把回答的次序倒过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多激励,排除他们学习中的障碍,增强学习的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如果他们的学习每天都能得到及时的辅导,将减少学生的两极分化。这种做法体现了人人获得数学知识的思想。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活动时间的把控上,活动的时间过长,以致后面的教学实践不足,进行的有些仓卒;评价的方式有些单一,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

因此,今后应注意:

1.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观念,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注意评价的多元化,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篇9: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同类项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一步的运算的强化训练教学。

教学的设计比较合理,题目适当,时间恰当,并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照顾更多的中差生。对于例题的教学,我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进行整式的加减时,要先观察,再下手,归纳出一找、二移、三并的步骤,我觉的课堂的有效性效果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课堂40分钟。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如下遗憾:板书方面做得不好,没能充分利用好黑板,自己的板书也很乱,没有美观性。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虽然许多个别回答非常精彩,但仍需注意讨论形式的变化,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另外,还需加强的是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多数问题的发现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如果能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全班解决,那效果更佳。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课堂进度,留给学生足够的板书时间;另外对于上多媒体课要提高应对偶发事件的能力,做到灵活处理,不慌不乱手脚,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还有,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启发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

整式的加减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很差,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我的设计效果,我采用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设计以下主要教学流程:

1)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2)知识的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与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

3)课堂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同类项的认识,加强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

4)例题讲解与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在多项式中判断出同类项和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运算的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

5)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6)拓展延伸与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在重难点突破的问题上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概念的探讨,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与交流的活动,自主得到同类项的概念,并利用实际问题和学生一起观察并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在课堂上运用实际例子,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探讨出知识的规律性,找到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探讨出知识的规律性,找到学数学的乐趣。利用投影片,给出的例子、习题节约了书写时间,把多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

本节课虽采用了合作教学,但还有些传统教学的模式,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课堂时间没有把握好,致使为学生设计的知识延伸的题目。习题及课堂小结没有进行,我觉的是一大遗憾也是不成功的地方。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但要很好的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驾御课堂。在教学设计上要给与足够的重视,重点放在学生的活动的层面上,教师活动主要是组织,让不同的学生由不同的思维方式,最大力度发展学习潜能,突出合作交流,实现自主学习。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性,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2、整节课时间紧凑,步骤清晰,有条理; 针对个别学生辅导到位。

3、《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是承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续整式方程的一系列运算,是学生从小进入初中含有字母运算的变化,认知上有新的突破。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单方程。这些知识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因此充分注意与这些内容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的真正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计算,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

4、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注意加强与实际的联系,一方面要让学生体会整式的概念与整式的加减运算来源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学业生看到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整式比数学更具一般性的道理。

不足之处表现在:

1、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进行运算,因此,充分注意数式联系与类比,根据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

2、抓住重点,加强练习,打好基础。整式的加减运算,合并用类项和去括号是进行整式加减的基础,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化简,准确判断同类项,把握去括号要领,防止学生易出错地方,并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有效的掌握。

3、加大探索空间,发展思想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力求使得教学结论的获得是通过学生思考,探究等活动而归纳得出,培养学生初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充分相信学生,尽可能为学业生留出探索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意识。

篇10: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很差,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于是我根据学生和中小学教材衔接的特点设计了这节课。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我的设计效果,我采用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设计以下主要教学流程:

1)创设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准备和铺垫。

2)知识的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愉快与收获。感受成功的喜悦。

3)课堂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同类项的认识,加强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

4)例题讲解与巩固练习:让学生掌握在多项式中判断出同类项和运用法则进行合并同类项运算的技能,使学生的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

5)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6)拓展延伸与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他们提供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在重难点突破的问题上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同类项和合并同类项概念的探讨,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索与交流的活动,自主得到同类项的概念,并利用实际问题和学生一起观察并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在课堂上运用实际例子,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探讨出知识的规律性,找到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探讨出知识的规律性,找到学数学的乐趣。利用投影片,给出的例子、习题节约了书写时间,把多余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体性和老师的主导性。

本节课虽采用了合作教学,但还有些传统教学的模式,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及课堂时间没有把握好,致使为学生设计的知识延伸的题目。习题及课堂小结没有进行,我觉的是一大遗憾也是不成功的地方。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但要很好的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驾御课堂。在教学设计上要给与足够的重视,重点放在学生的活动的层面上,教师活动主要是组织,让不同的学生由不同的思维方式,最大力度发展学习潜能,突出合作交流,实现自主学习。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篇11: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同类项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一步的运算的强化训练教学。

教学的设计比较合理,题目适当,时间恰当,并注重知识的前后衔接,照顾更多的中差生。对于例题的教学,我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进行整式的加减时,要先观察,再下手,归纳出一找、二移、三并的步骤,我觉的课堂的有效性效果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课堂40分钟。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如下遗憾:板书方面做得不好,没能充分利用好黑板,自己的板书也很乱,没有美观性。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习还需加强,讨论问题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虽然许多个别回答非常精彩,但仍需注意讨论形式的变化,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提高,从与它人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另外,还需加强的是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多数问题的发现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如果能达到学生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全班解决,那效果更佳。

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课堂进度,留给学生足够的板书时间;另外对于上多媒体课要提高应对偶发事件的能力,做到灵活处理,不慌不乱手脚,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顺利进行课堂教学;还有,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启发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