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计划 > 其他教学计划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zxh822500

【简介】感谢网友“zxh822500”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共20篇),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统计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注意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统计内容的选择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学生统计花坛每种颜色花的数量,统计学生的生日在几月份,调查同学们周日喜欢做什么事情,调查同学们喜欢吃什么水果等。.内容的编排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知识,又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如通过统计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喜欢吃什么水果、喜欢做什么事情等,了解到大家的爱好是什么?特长是什么等等,使大家体验到统计确实是有用的.。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篇2: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进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进左右

篇3:第九单元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P93-97页。

二、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四、教学难点: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

六、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七、教学课时:5课时(其中有4节课是活动课)

八 、教学关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九、教学突破: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出发,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十、单元小结:

一、课题:统计

二、教学内容:教科书P93-97页。

三、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

四、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整理数据方法。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

七、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八、教学课时: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激趣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

2、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种颜色的花?说说是哪些颜色的花?怎么样才能知道各种颜色的花有几朵?

(二)教学例1

1、教师小黑板出示条形统计图,并说明:图中的四根条形柱分别表示下面所列花的朵数、统计时,有几朵,就在条形柱上涂几个小方格。

2、师:小朋友们,请仔细看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先看图交流后,再全班汇报。师: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指名提问并解答。(主要是比多比少的问题。)

在集体活动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提问练习:一生提问,一生回答。师小结:刚才大家的提问都很不错,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例2)

(三)教学例3

1、师:你们喜欢这四种颜色的哪一种?大家先不要着急回答。喜欢红色的举左手,喜欢黄色的举右手,喜欢蓝色的拍手,喜欢紫色的摇头。

2、师:小朋友们都在动,老师还是不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人多,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吗?让学生同桌互议后发表。

3、师小结:这些方法都不错。请同学们分小组,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在你喜欢的颜色下面作记录。

(四)教学效果测评

生活中的统计。师:统计的作用很大,生活中常常用到。例如,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里每个月都要交水费、电费等,那么就要统计电的度数,水的吨数。大家想想我们生活中还要统计哪些数据?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份统计表,让学生合作完成。

十、课后小结:

篇4:第九单元:统计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7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材及学情分析:

统计内容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练习中注意选取学生生活中的题材。) 注意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统计方法,体会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例1──收集整理已定的数据,用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例2──收集整理随机出现的数据,用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表示数据,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题材与例1相联系;展示了不同的数据记录方法;统计图与统计表对照出现。

教学措施:

1.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

2.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统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93~9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准备:统计图、统计表、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全班每个人都喜欢什么动物呢?今天就请你做个小调查。

2、出示动物,学生进行收集数据的过程。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

3、提出明确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要让每个人看清楚喜欢这些动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学生活动。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学生刚才初步统计的结果。

(1) 用数字表示的。

(2) 用学生的名字表示的。

(3) 用圆圈表示的。

(4) 用画对号的方式表示的。

(5) 用写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

2、揭题: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你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统计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3、发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你刚才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实践活动

(调查全班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

统计表:(学具卡片)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统计图:(学具卡片)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

4、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

(1)通过小朋友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总结:

1、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统计解决,你能说一说吗?

2、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利用课间调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第二课时   练习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十七的2--4题。

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

2、展示几份。

二、练习:练习十七

1、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

(2)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

(3)完成统计表及问题。

(4)集体订正。

2、第3题: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集体订正答案。

3、第4题: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

4、思考题:用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种排法,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5:一下数学教案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具体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篇6: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总复习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六部分:10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元、角、分,几时几分,位置与图形,统计。本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单元教材分析:

总复习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是进行整理和比较,以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间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想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提高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篇7:一下数学教案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第八单元:找规律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如在单元开始安排了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景,装饰的东西有规律排列的,小朋友很有规律围成圈跳舞等等。另外,还注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有些题目的设计体现了开放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去找规律。一般来说,一组事物依次不断的重复的排列(至少重复出现了三次)就是有规律的排律。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和发现数学美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懂得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并能积极的去发现、探索、创造规律。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

篇8:一下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

篇9: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九单元统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题  统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食品图片。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

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

电脑出示配乐动画:

(画外音):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

(小猴聪聪):大家好,我叫聪聪。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想认识它们吗?瞧,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提问。

a.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

b.不知道,没数清,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

2.电脑再放动画片。

3.提问。

a.三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a.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b.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c.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电脑再放动画片。(慢动作的。)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7.小结。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真聪明!板书课题:统计

8.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简便?为什么?

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7、4、6

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请看!

3.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4.提问:这个同学统计的对吗?你们统计对了吗?

5.你能不能把这些数量填到表中?

6.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统计表。

7.展示学生填的统计表,集体订正。

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根据这三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2.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3.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

a.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

b.他涂得对吗?

c.我这儿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请看!

d.他们涂的又对又漂亮!你们涂对了吗?

4.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

练习应用

1.聪聪明天要过生日了,现在它在干什么?我们去看看。

2.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这么多好朋友来我家,我要买些好吃的食品招待它们。

这么多好吃的,我该买些什么招待它们呢?小朋友,你能帮我选一选吗?

3.大家愿意吗?

4.打开桌上的信封,看看有什么?

5.听清要求:根据聪聪家来的客人和食品的种类以及数量,先小组讨论一下要选哪几种食品,把食品的图片贴在这个表的上面(出示统计表),下面写出所选食品的数量,然后每位同学再根据所选食品的数量,在下图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

6.展示、评价。

a.××,给大家说一说,你选了哪几样?为什么这样选?

b.还有谁愿给大家说一说?

c.这么多同学想说,这样吧,说给同位听一听。

7.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8.同学们帮助了聪聪,聪聪可高兴了。

9.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谢谢小朋友的帮助,欢迎大家明天到我家做客,再见!

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统计的方法。比如,刚入学时,老师要统计出班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安排好座位;学校要统计出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订做校服,这些都是运用了统计知识。

实践活动

课下就请你做个小小统计员。咱们学校有这么多树,你能统计一下有几种,各有几棵吗?

现在我们就拿好笔和要填的表到校园里去看一看,统计一下。

反思:

这节课,不仅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而且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会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是一节不错的课,感觉较好。

篇10: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全册教案.rar第九单元统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3~97页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时间:2课时。

课题一   统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93~94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

教学准备:统计图、统计表、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全班每个人都喜欢什么动物呢?今天就请你做个小调查。

2、出示动物,学生进行收集数据的过程。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3、提出明确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要让每个人看清楚喜欢这些动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学生活动。

二、探索新知:

1、展示学生刚才初步统计的结果。

(1) 用数字表示的。

(2) 用学生的名字表示的。

(3) 用圆圈表示的。

(4) 用画对号的方式表示的。

(5) 用写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

2、揭题: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你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统计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3、发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你刚才收集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实践活动

(调查全班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

统计表:(学具卡片)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统计图:(学具卡片)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

4、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

(1) 通过小朋友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2) 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总结:

1、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统计解决,你能说一说吗?

2、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作业布置:

利用课间调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板书设计:                                           统计

统计表: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    鼠 梅花鹿           河  马

统计图:

绿孔雀   非洲象  大熊猫   袋鼠     梅花鹿    河马

课后小记:

课题二   练习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十七的2--4题。

教学目标: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

2、展示几份。

二、练习:练习十七

1、第2题。

(1) 看图,明确题意。

(2) 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

(3) 完成统计表及问题。

(4) 集体订正。

2、第3题:计算。

(1)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 集体订正答案。

3、第4题: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

4、思考题:用    、   、       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种排法,例如: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11: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商城路小学  王艳

第一课时:  简单的组合

教学内容:教材第 112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每生准备主题图中相关的学具卡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最喜欢红色体恤和这三件下衣,怎样搭配才漂亮呢?请同学们给老师出出主意。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都不错。那我这一件上衣、三件下衣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

老师接着问:那我有两件上衣、三件下衣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有说4种、有说5种、也有说6种的,到底有几种呢?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也试着想一想,如果你觉得直接想象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卡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 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了,有的漏写了。

3、 小组讨论

师:每个同学算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算出两件上衣、三件下衣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呢?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 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用学具卡片或实物摆,然后再数。

(2)用连线的方法算出。

(3)用图式的方法算出。 引导学生及时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使其把适合自己的方法掌握起来。

5、 小结: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课本112页)。

三、 拓展应用

数字2、3、4、5、6、7写出不同的两位数?写完交流。(或者也可用这样一道题:用△○□能摆成6种排法,例如:□○△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简 单 的 组 合

第二课时: 简单的排列

教学内容:教材第 113页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 。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学具袋 。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聪聪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题(课件出示)用数字1、2能写出几个两位数?问题刚说完同学们都纷纷举手说能写成两个数:12、21。

接着聪聪又加上了一个数字3,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

指名回答:能写6个。

请问:“用数字1、2、3能写出几个三位数呢?”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师:请同学们也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 发现问题学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3、 小组讨论 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1、2、3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

4、小组汇报 汇报时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情况:

(1)无序的。

(2)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先写出1在百位上的有123、132;再写出2在百位上的有213、231;再写出3在百位上的有312、321。

(3)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等方法。

5、小结: 教师简单小结学生所想方法引出练习内容:课本113页例2 ,小组讨论完成。

三、拓展应用

1、数字2、3、4、5写出不同的三位数?写完交流。  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简 单 的 排 列

第三课时: 简单的组合(两两组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114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画一画等实践活动,2、了解有关两两组合的知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的、全面思考问题意识。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5、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6、学生能应用组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两两组合规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准确地计算出组合数。

教学用具:主题图的课件、学具卡片、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运动呢?

我们三年级3个班比赛,结果我们班得了第一。那我们班比赛了几场?学生回答两场。三个班比赛,每两个班比赛一场,那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呢?四人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汇报,并说理由。

2、引导参与。

三、共同探究。

师:世界杯足球C组比赛有几国家?是哪几个国家?让学生发表意见。

他们说不出,老师再告诉他们。

师:如果这四个队每两个队踢一场球,一共要踢多少场?(课件演示主题图)

让学生大胆说一说、猜一猜。

四人小组用学具卡片摆一摆、讨论讨论。学生汇报。汇报时可让学生利用学具卡片在黑板上演示他们求组合数的方法。

一小组演示。其他同学认真观看。然后在相互探讨、补充。力求能准确算出比赛场数。方法允许多样。每种方法都放手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老师适当引导。

师生共同小结。

A、用画“正”字数出要踢多少场。

B、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成正方形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C、把巴西、土耳其、中国、哥斯达黎加四个国家摆在一直线上在用连线的方法求出场数。

用课件将上面第二、第三种方法直观演示。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

老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有的用了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有的同学是用图示法求出两两组合数的,用哪一种方法求都可以,只要这种方法是你喜欢的。

比赛结束了。运动员相互握手告别。问题是:四个人每两人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进行礼仪教育。

四、拓展练习。

提问:如果是5个运动员每两人握一手,一共要握几次手呢?

讨论、汇报。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简 单 的 组 合(两两组合)

第四课时:   简单的排列组合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练习二十五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

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早餐搭配的组合数。

二、出示练习二十五第3题。

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求组合数的方法。

学生汇报。

(1)图示表示法(两种)。引导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抽象的数学知识。

(2)其他的方法,例如聪聪或明明分别可以和每一个小朋友合影(分步时,可以把确定聪聪作为第一步,也可以把确定明明作为第一步),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至于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出来,都没关系。但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才能不重不漏,发展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学生自己用图示表示时,可以很开放,比如,可以用正方形表示聪聪,圆形表示明明,并分别在正方形和圆形里标上序号。实际这是发展学生用数学化的符号表示具体事件的能力的一个体现。

(4)如果学生用简图的方式来表示有困难,也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二年级上册的例子或借助学具卡片摆一摆。

三、做一做

(1)练习二十五第7题。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2)练习二十五第9题。

用两种图示法表示两两组合的方式(比较简单的两种方式)。在教学中也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简 单 的 排 列 组 合

实践活动:    掷一掷

活动内容:课本118页和11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活动过程:

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

一、示范游戏

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5个,学生选6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

3、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

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

三、理论验证

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四、师生共同小结本次活动。

篇12:第九单元统计课题统计(方案A)(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3页。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食品图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供原始数据

师: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动画片,想不想看?

电脑出示配乐动画:

(画外音):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

小猴聪聪:大家好,我叫聪聪。明天是我的生日,我邀请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来为我庆贺,你想认识它们吗?瞧,这就是我的朋友们。

新课引入新颖,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引入了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了学习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气氛,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探索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1.提问。

a.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

b.不知道,没数清,那我们再来看一遍,这次你可要数仔细。

2.电脑再放动画片。

3.提问。

a.三种动物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

b.没有数出来(大家数的只数不一样),看来光靠数还不行,还要用笔记一记,我再给大家放一遍,但你们要想出一个又简便又好记的记录方法把小动物的只数记下来,行不行?小组讨论一下,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好。

4.汇报整理数据的方法。

a.谁来说说你们组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b.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好记就用哪种方法,好吗?

c.下面就用你最喜欢的方法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开始!

5.电脑再放动画片。(慢动作的)

6.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

a.请你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b.大家同意吗?

c.还有不同的记录方法吗?

7.小结。

同学们真棒!想出了用各种符号记录每一种动物的只数。大家知道吗?这些方法,就是数学中的“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8.比较。同样是用符号来统计,哪种统计方法更简便?为什么?

发挥现代多媒体作用,设计了“小猴子过生日”的情景,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实,能力得到发展。精心创设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情境,积极地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收集、整理数据方法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师还十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保护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选择。

三、用统计图表表示数据

1.出示统计表。

2.提问。

a.这个同学统计出的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学生说教师在表中填出数:7、4、6。

b.聪聪的朋友各有几只?请看!

3.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4.提问:这个同学统计得对吗?你们统计对了吗?

5.你能不能把这些数字填到表中?

6.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统计表。

7.展示学生填的统计表,集体订正。

四、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根据这三种小动物的只数,请你在这幅图上涂上颜色表示出来。比一比,看谁涂得又对又快。

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问题“看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鼓励了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了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根据数据用水彩笔在条形统计图上涂色。

3.展示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

a.你涂了几个格子?为什么这样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b.他涂得对吗?

c.我这儿还有几个同学的作品,请看!

d.他们涂得又对又漂亮!你们涂对了吗?

4.观察这幅统计图,你能发现些什么?

五、练习应用

1.聪聪明天要过生日了,现在它在干什么?我们去看看。

2.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这么多好朋友来我家,我要买些好吃的食品招待它们。

这么多好吃的,我该买些什么招待它们呢?小朋友,你能帮我选一选吗?

3.大家愿意吗?

4.打开桌上的信封,看看有什么?

5.听清要求:根据聪聪家来的客人和食品的种类以及数量,先小组讨论一下要选哪几种食品,把食品的图片贴在这个表的上面(出示统计表),下面写出所选食品的数量,然后每位同学再根据所选食品的数量,在下图中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来(出示统计图)。

6.展示、评价。

a.××,给大家说一说,你选了哪几样?为什么这样选?

b.还有谁愿给大家说一说?

c.这么多同学想说,这样吧,说给同桌听一听。

7.看着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8.同学们帮助了聪聪,聪聪可高兴了。

9.电脑继续放动画片。

小猴聪聪:谢谢小朋友的帮助,欢迎大家明天到我家做客,再见!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学中,教师设计的“帮助聪聪选食品”这个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

六、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统计的方法。比如,刚入学时,老师要统计出班中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安排好座位;学校要统计出一年级有几个班,每班有多少人,以便给大家订做校服,这些都是运用了统计知识。

七、实践活动

课下就请你做个小小统计员。咱们学校有这么多树,你能统计一下有几种,每种各有几棵吗?

现在我们就拿好笔和要填的表到校园里去看一看,统计一下。

教学设计说明

统计是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新编实验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就较系统的编写了有关统计的知识,并作为一个单元出现,体现了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渗透初步的统计思想、让学生初步体验统计的作用、掌握初步的统计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全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我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合理补充了新的信息资源并改进了信息资源的呈现形式,具体做法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发挥现代多媒体作用,设计了“小猴子过生日”的情景,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并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使培养目标得以落实,能力得到发展。

2.引导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教学时为使学生能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获得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a.看完第一段动画片后,教师问:“聪聪的好朋友都是谁?它们各有几只?”这时可能由于学生被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所吸引,没有注意去数各种动物的只数,学生回答不上来。

b.教师放第二遍动画,要求学生数仔细。看完后,教师问:“它们各有几只,谁同时数出来了?”由于动画中有三种动物,又是动态的,学生还是数不出来。这时,教师再适时的提出了第3个问题:“光靠数还不行,要用笔记一记,怎样记才能又简便又快地记出小动物的只数呢?”一下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可不作评价,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c.放第三遍动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小动物的只数。学生会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很快记下小动物的只数。教师通过集体订正: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同学记录的方式;统计出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填统计表;涂统计图。这样真正让学生亲自经历了统计的过程。

d.让学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3.体验“生活数学”,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我们设计了“小猴过生日”的学习情境,用一个故事,贯穿整节课,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紧联系起来。练习应用时,设计了让同学帮聪聪选食品招待小客人,目的是让学生从熟悉的事情出发进行统计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了一个课外小调查:我们学校有许多树,有几种?各有几棵?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吗?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既巩固新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专家评析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教学时,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创设了“小猴过生日”的学习情境,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贯穿整节课,以便引起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愿望,让学生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统计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有所体验。教学中,教师把“统计”作为一种让学生获得体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感到统计有必要,并注重了统计意识的培养。学生在本节课的整个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投入,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体现了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发现、自主构建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学中还时时处处突出统计知识的应用性,重视学习材料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提取,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加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

篇13:单元进度计划表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单 元 进 度 计 划 表

授课时间 周次 第一至二周 审表人签名 姓名

月日 3.2-3.11 时间

单元或

组别 第一单元

题 1、古诗词三首 2、桂林山水、3、记金华的双龙洞4、七月的天山、语文园地一

思想教育

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并能简单转述,说话要有礼貌。

双基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25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文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35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能力培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教学

难点

重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单 元 进 度 计 划 表

授课时间 周次 第三至四周 审表人签名 姓名

月日 3.14---3.21 时间

单元或

组别 第二单元

题 5、中彩那天6、万年牢7、尊严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思想教育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双基要求

1.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2.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

1.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 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 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

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单 元 进 度 计 划 表

授课时间 周次 第五至六周 审表人签名 姓名

月日 3.28---4.4 时间

单元或

组别 第三单元

题 9、自然之道、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11、蝙蝠和雷达 12、大自然的启示 、语文园地三

思想教育

1.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联系自然与生活,获得启示,丰富思想,感受人生。

双基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2、体会文章的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意境与深刻的寓意的关系,了解本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特点。

能力培养

1.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

2. 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

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单 元 进 度 计 划 表

授课时间 周次 第七至八周 审表人签名 姓名

月日 4.11---4.15 时间

单元或

组别 第四单元

题 13、夜莺的歌声14、小英雄雨来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思想教育

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时,随时都可以为祖国献出一切。

双基要求 1.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能力培养 1、 培养学生的关注新闻的意识。

2、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交际能力。

3、 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发他们痛恨战争,同情战争中的无辜着的情感,理解对和平得呼唤

教学

难点

重点

1、重点:对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启示的理解

2、难点:体会景与意的对应关系

单 元 进 度 计 划 表

授课时间 周次 第九至十周 审表人签名 姓名

月日 4.18---4.30 时间

单元或

组别 第五单元

题 17、触摸春天18、永生的眼19、生命生命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思想教育

1.体会盲童对生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2.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双基要求

1..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能力培养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教学

难点

重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单 元 进 度 计 划 表

授课时间 周次 第十一至十二周 审表人签名 姓名

月日 5.3---5.13 时间

单元或

组别 第六单元

题 21、乡下人家 22、牧场之国23、古诗词三首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思想教育

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大自然由衷的热爱之情。

双基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乡下人家的景物来表达感情的写法。

能力培养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的能力。

教学

难点

重点

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单 元 进 度 计 划 表

授课时间 周次 第十三至十四周 审表人签名 姓名

月日 5.16---5.28 时间

单元或

组别 第七单元

题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6、全神贯注27、鱼游到了纸上28、父亲的菜园 语文园地七

思想教育

1.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勤劳和执著。

双基要求

1、 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能力培养

1、 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2、 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教学

难点

重点

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型阅读。

单 元 进 度 计 划 表

授课时间 周次 第十五至十六周 审表人签名 姓名

月日 5.30---6.11 时间

单元或

组别 第八单元

题  29、寓言两则30、文成公主进藏31、普罗米修斯32、渔夫的故事 语文园地八

思想教育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双基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

2.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练习简单地讲述故事。

能力培养

自主选择内容,自由习作,把自己想读的意思写清楚,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

难点

重点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单元进度计划表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篇14:《统计》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旭景小学一年级数学备课组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数、计算以及把一些物体简单分类的经验,这些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在一年上册教材的学习中,学生对统计的体验只是数数、涂格,还没有系统地感悟和体验统计的全过程,对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了解甚少,对统计的方法也比较陌生。所以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将统计思想融会于愉快的课堂教学之中,既符合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展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领悟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收集、整理数据。

2、看懂统计图和统计表。

3、根据统计图表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4 节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计划

课时 备注

统计(例1-2) 1.通过学习数据的整理,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使用各种统计的方法以及“正“字的统计方法统计数据,并填写统计表与统计图。

4.培养初步的统计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2

单元测试 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的掌握情况 1

测试情况

反馈 针对出现问题,采取对应策略 1

合     计 4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1节  《统计》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2. 教学难点:进行简单的统计。

三、预计教学时间: 2 节

四、教学活动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5+60=    53-27=    70-36=    22+44=

45+16=    28+46=    80-25=    16+50=

【解决问题】

(1)                                (2)这辆公车上还有几个空位子?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1、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

(出示课件:一个小花坛中有26朵四种颜色的郁金香)

这幅图中有什么?你们能把每种花的数量统计出来吗?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完成课本统计表。

小组汇报交流:

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的?你在方格上是怎样涂色的?每个小格代表多少?怎样查找统计图中的数据?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2、对比出示花坛画面与统计图,引出新知。

哪一个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颜色的花各有多少朵?

3、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在喜欢的花下面“√”

4、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小组讨论记录的方法,引出例2的教学。

师问:例1中花的颜色有几种?都是什么颜色的?现在请同学们做一件事:调查一下,每个人最喜欢什么颜色?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整理数据?

小组汇报:各用什么方法来统收集来的数据?

5、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6、看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

【小结】

1、数据的悼念和整理:统计过程的第一步是根据实地调查,把所需要的数据进行收集并进行分类、整理。

2、条形统计图:把分类整理的结果用实物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调查的结果。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各种水果的单价如下表。你能根据这张统计表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苹果 桃子 香蕉 火龙果 山竹 葡萄

4.5元 2元 1.5元 9元 15元 8.8元

桃子______元,葡萄______元,_______最贵,_______最便宜。

2、王强用画正字法收集一个报摊在30分钟内四种报纸的销售份数,结果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完成统计表.

报纸种类 合计 《报刊文摘》 《江南晚报》 《中国剪报》 《广播电话报》

份    数

3、根据统计表完成条形统计图。

动物 小猴 小白兔 大象 梅花鹿

只数/只 8 11 2 4

只数/只

【提高练习】

4、数一数,填一填。

1、(  )的只数最多,(   )的只数最少。

2、       的数量比        的数量少(   )只,      比羊      多(   )只。

5、先涂色,再填数。

(     )个   (     )个   (     )个

(     )最多,(     )最少.苹果比桃子多(     )个。

6、先数数,再填空。

说一说:

(1)(    )最多,(    )最少.

(2)(    )比(    )多(    )个,  (    )比(    )少(    )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7、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喜欢什么卡通小动物.

兔巴哥 加菲猫 皮卡丘 史努比 其他

人数

说一说:

(1)喜欢(    )的人最多,喜欢(    )的人最少.

(2)喜欢兔巴哥的有(    )人.

(3)喜欢加菲猫和皮卡丘的同学一共有(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我的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练习】

8、下图是一年(3)班竞选班长的投票结果。

张三 正正一

李小明 正一

陈红

刘宇

黄小玉

根据上图,完成下面统计表。

姓名 张三 李小明 陈红 刘宇 黄小玉

票数

1、全班有(  )人参加投票。

2、(   )得票最多,(   )得票最少。

3、你认为(     )会当选班长。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9、每人10个圈,套一套、填一填、说一说、画一画.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节课在什么地方用到统计?你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过到统计?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 长方形有(      )个,正方形有(      )个,圆形有(     )个,

平行四边形有(     )个,三角形有(     )个。

2、

3、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像上面这样的图形,李芳一共画了5组。在这5组图形中:

平行四边形          有(   )个

三 角 形           有(   )个

圆              有(   )个

合    计           有(   )个

4、解决实际问题。

10分 8分 7分

(1)小红得了一个 和两个    ,一共得了多少分?

(2)小兰各得了一个,一共可以得多少分?

篇15: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教学目的

1.逐步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认识14个生字,认识“石字旁”,学会写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

3. 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4.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学关键: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媒体资源,《我爱我家》音乐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辅垫  谈话入题

(有条件可在《我爱我家》的音乐声中,师带学生进入学文氛围)

知道这是什么歌吗?(《我爱我家》)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那你知道在家里,你应该怎么做才可以称得上是好孩子呢?今天我们学完课文后,大家就明白了。

二、激发兴趣 读通韵文

1.师:打开课文,看看,这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啊?(在拿到一篇文章时,要教会学生先浏览。)(允许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重点告诉学生,这是新三字经,读起来琅琅上口,好听易记等,或者也可以请学生背背他们已会背的三字经,激发学习的兴趣。)

2.师范读韵文,提出要求:

注意认真听,心里跟着默读,哪个字的读法跟老师不一样的,你就轻轻地做个小记号。(有了听读的要求,学生就会倾听得更认真。)

3.学生自读课文:

第一次读: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

第二次读: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划出来,多读几次。

4.读后交流:

汇报比较难读的字、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正音,读准字音。)

5.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生自由练)

6.师生对读。(师读:小朋友──生接读:正年少──)

7.同桌同学对读──小组进行对读。(感受三字韵文的韵律美)

8.师:你还想怎么读?和学习伙伴商量商量。

(可拍手读,可动作表演读,)

三、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全文,全体边拍手边读。将全文中的生字变成红色,认读文中的生字。将生字从文中脱离出来认读。(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如给生字找朋友,加一加,减一减等)

2.指导书写(略。可以如下引导)

观察:哪个生字难写?哪个生字易写错?

交流:在写字时,你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吗?在田字格中怎么摆放才好看呢?

范写--练习--评议

3.作业:书写刚才教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及课文

1.给生字找朋友

2.抽读个别学生

二、读中感悟

1.师: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

交流要点:

(1)“长辈”是指哪些人?怎么样做才是“尊长辈”(积累词汇:尊敬)

(2)“做错事,即改正”(积累:知错就改)

(3)“家务事……”

平时你都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家务事?你做这些家务事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积累:乐意、愿意)

(4)“长辈错……”

生活中长辈做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有礼貌地提醒。长辈们也有范错误的时候,他们做错了,你怎么提醒呢?举个例子。(结合理解:心意诚 态度好。积累:诚心诚意)

三、质疑解疑

师: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

四、练习背诵

五、小结巩固

1.小结课词练习,书面扩词练习。

3.作业:1)照样子写词语

洗(碗筷) 扫(  )  听(  )  拍(  )  做(  )

板书设计:

识字2

尊长辈  敬父母

好孩子  人人夸

评价与反思:

5 看 电 视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个人调整

一、教学目的

1. 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认识新偏旁“ㄗ、冖”,会写“爸”、“全”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 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体会亲情

难点:体会亲情

三、教学关键: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提题:看电视。能谈谈你的家的成员都喜欢看什么节目,你们家看电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但是,小明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奇妙在哪里呢?

2.打开课文《看电视》。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1)提出要求:标出小节序号。听清楚生字读音。

(2)教师范读。

2.自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读几遍。

(2).画出本课生字,读一读,记住生字字音。

3.生字词教学

1.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检查读音,并给部分生字找朋友。)

2.出示词语。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评议(要求在听的时候注意听读的小朋友有没有读得不对的地方)。

3.练读,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比如:小组读,男女同学对读,分小节读,全班齐读。

4.进行比赛,学生评选出自己喜欢的朗读者,加以鼓励。

5.师生讨论:我家看电视哪些地方很奇妙?

四、学习第二、三节

1.读课文第二节,理解什么叫“足球迷”?

文章中谁是足球迷,从哪里看出来?读句子:

指导读出人物的心情。

2.喜欢足球的叫足球迷,喜欢京剧的叫--京剧迷。奶奶就是--京剧迷。

从哪句话看出奶奶喜欢看京剧?读句子:只有奶奶听得入了迷。

3.看电视,大家都有喜欢的节目,小作者家看电视奇妙在哪里呢?

(1)读第二节:

理解“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不知为啥换成了京剧,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

为什么要换成京剧呢?是不是爸爸喜欢京剧?从哪里看出不是呢?“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既然不喜欢看,为什么要换成京剧频道?引导学生交流观点。

(2)读好第二节。

3.指导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五、复习巩固

1.认读词语:完全、奇妙、精彩、球赛、关掉、换掉、队员、写字、音乐、舞蹈

2.书写指导:爸、写、完

3.作业: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二、学习三四五小节

1.学习第三小节,理解“奇妙”

(1)读第三小节。

读“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引导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奶奶吗?(质疑的学生扮演孙子)

学生可能问这些问题:

a.奶奶:你为什么不看京剧,看足球赛?

B.奶奶,你为什么不看电视。看我们?

启发其他学生扮演奶奶来回答这些问题。

(2)看图说说我、爸爸、奶奶的表情、动作。

(3)练习朗读并交流,评议。

2.学习第四小节

(1)创设情景进行人物对话,理解“提议”,说一说:我、爸爸、奶奶会怎么提议?

(3)练习朗读。

3.学习第五小节

(1)我家看电视真是奇妙,指导“!”号的朗读。

(2)议一议: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什么秘密呢?(理解“秘密”在文中的意义,并体会亲人之间的“奇妙”之情)

(3)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文

四、写字指导:全家、关

1.出示生字,学生观察,说说要注意什么、怎么记。

2.教师范写难字,学生练习

五、作业:

小状元第五课

板书设计:

评价与反思:

6、胖乎乎的小手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个人调整

一、教学目的

1. 认识“胖、喜”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字;学习新偏旁“刂、月、贝、

巾”。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养成尊敬长辈的美德,有帮助长辈做事的愿望和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和朗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懂得文中蕴含的道理。

难点: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

三、教学关键: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活动激趣 ,导入新课

1.猜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2.揭题:(出示课文插图)这是一位名叫兰兰小朋友的双手,兰兰有一双怎样的小手呢?(胖乎乎 红润润)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6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记住“胖”:半

个月亮就是胖。认识月字旁。

根据课题说话:兰兰有一双(  )的小手。

过渡:“胖乎乎”写出了兰兰的小手非常惹人喜爱,兰兰的小手除了胖乎乎的很可爱,还是怎样的小手呢?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课文之后,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在分自然段读课文过程中,纠正读音,认读词语

如读课文第三段,认读:替、拖鞋。

3.再读课文,找出全家喜欢这幅画(这双手)的句子

(1)要读通顺,读流利

(2)要读出喜欢的语气

为什么说兰兰有一双勤劳的小手,文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我们等下节课再来学。

三、写字指导。

1.同桌比较“着、看”的异同。

2.全班交流。

3.观察“着、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注意“着、看”中撇的书写。

5.学生描红练习。

四、作业

1.写生字

2.填上合适的词:红润润的(   )   胖乎乎的(   )

红润润的(   )   胖乎乎的(   )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识字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认读不带音节的生字,如有读错,其他同学帮忙读,读准一个字,就向上攀登一步,读准全部生字,才能登上最高峰,成为胜利者。

2. 出示词语:胖乎乎  红润润   勤劳

指名读,齐读。

谁能用上这三个词说说“兰兰有一双的小手”?指名说,齐说。

二  朗读指导,感悟文意

1.多简单的一幅画,多普通的一双手,为什么全家人都喜欢它呢?

2.学生交流划出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根据学生反馈,逐步投影出示: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洗过手绢啊!”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3.指导朗读:

“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重读“拖鞋”;语调上扬)

“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呀!”(重读“手绢”;笑着读)

“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呀!”(重读“痒痒”;夸奖的语气)

4.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奶奶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______________。

5.朗读第2.6自然段,想想疑问句、感叹句该怎样读。

句一:我只是画了自己的小手呀!(重读“小手”)

句二:我有那么多画,您为什么只贴这一张呢?(重读“那么多”、“这一张”)

句三: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帮你们做更多的事情!(重读“大手”、“更多”)

6.分角色朗读全文

(1)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读一角色)

(2)大组分角色,朗读全文。(注意读好感叹句、疑问句)

7.谁来夸夸兰兰?句式:兰兰真是一个(                )的孩子。

三 发散思维,扩展想象

1.出示文末学习伙伴的提示,想一想:兰兰长大以后,会帮家人做哪些事情呢?

2.看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你的小手,帮家人做过哪些事情呢?

出示课后“说说做做”,练习说话。

我替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帮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为大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写字指导

1.先看“画、笑、兴、会”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记一记。

2.教师范写。(“画”下面的凶字框不能写得太高,“笑”的下面第一笔是一撇,“会”人字头的撇、捺写得开一点。)

3.学生书空,描红,练写。

五.课外实践

回家用你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一件事情。并用上“替”或“帮”或“给”写一句话。

板书设计:

拿过拖鞋(爸爸)

胖乎乎的小手 洗过手绢(妈妈)

挠过痒痒(姥姥)

评价与反思:

7  棉鞋里的阳光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个人调整

一、教学目的

1. 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皿、衤、身”。会写“妈、奶”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难点: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三、教学关键:

通过对小峰母子给老人晒棉被、晒棉鞋过程中人物的动作、对话及心理活动的解析,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让学生懂得应该怎样关心长辈,学会体贴。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疑

1.师板书《棉鞋里的阳光》,齐读。

学习“棉”,你能给“棉”组个词吗?(棉鞋、棉花、棉衣等)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师根据生回答整理归纳:

(1)棉鞋里怎么会有阳光?

(2)棉鞋有了阳光会怎么样?

3.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 生字教学:

小黑板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

棉鞋 照到 晒棉被 盖上 午饭 收棉被 脱下 躺 合上 眼睛 摆

(1)自由读、领读、齐读。

(2)擦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

(3)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

指导读准:“照”、“晒”、“收”三个翘舌音。后鼻音“躺、睛”,前鼻音“棉、眼”。

结合识字认识“皿、衤、身”。结合“被”的意思,帮助学生发现带“衤”字的规律:凡是和衣服有关的字,一般都用衣字旁。要提醒学生注意,衣字旁有两点,它是由“衣”字变化来的。

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5.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生评议。

6.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三、指导书写生字

“妈”、“奶”、“午”、“合”

(1)用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记住“妈”、“奶”的字形。

想一想,它们为什么都是女字旁?你还知道其他关于女字旁的字吗?

(2)指导观察这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女字旁写得瘦些,右边写得相对大些,先看老师写,再独立写。

(3)展评:

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他生仔细观察,进行互评。

(4)“午” “合”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

(5)观察“午” “合”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午”字的主笔是长横,“合”内有一短横,先描后写。写字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写字的正确姿势。

四、作业

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学生互动指名上来考考大家,读字读词。

2、填上合适的词:(    )的阳光,(    )的棉鞋

3,同学们真棒,你们已经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来和小峰交交朋友。

二、学习课文

(一)品读1-5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棉鞋里的阳光,可以看出(谁)对(谁)的关心。

( )里的阳光,可以看出( )对( )的关心。

2.交流:

棉被里的阳光,可以看出妈妈对奶奶的关心。

棉鞋里的阳光,可以看出小峰对奶奶的关心。

3.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在写棉被里的阳光。(学生自由读)

4.学习1~5自然段:

(1)分角色朗读:读清楚哪些话是妈妈说的,哪些话是小峰说的。

有感情朗读,读出妈妈的关心,读出小峰的疑惑。

(2)语言转换训练:

因为棉被里有棉花,棉被晒过以后,( ),所以( )。

(3)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师引读,生接读

出示句子:奶奶脱下棉鞋,躺进被窝,说:“这被子真暖和。”她舒服地合上了眼睛。

指导朗读,读出很舒服的感觉。

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指名读,评。

(4)齐读1~5自然段。

5.读到这里,老师想问问小峰,你听了妈妈说的话,看到奶奶舒服的样子,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示:我听了妈妈的话,看到奶奶舒服的样子,心想:

(二)品读6~8自然段:

1是啊,小峰想着这是妈妈在关心奶奶,小峰知道后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读读6~8自然段,请你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

出示:“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

“奶奶醒了,小峰把棉鞋放回床前”

(1)他为什么要轻轻地摆(体会他对人体贴,善为别人着想)

(2)是啊,奶奶正睡得香呢,轻轻地放,千万别吵醒奶奶啊,这是多么懂事的一个孩子呀,我们能读好这句话吗?先自己试试,(指导朗读写小峰晒棉鞋的句子)。

2,看着阳光暖暖地照在奶奶的棉鞋上,小峰会想些什么呢?

3,太阳暖暖的,棉鞋也暖暖的,当奶奶知道后,她会对小峰说些什么呢?

创设情境:老师来当小峰,哪个小朋友来当奶奶?

小峰“奶奶,棉鞋给您!”

奶奶:……

4,齐读6~8自然段。是啊,妈妈对奶奶是如此的关心,小峰也把对奶奶的这份关心悄悄地藏在心里,使得这个家里到处都洋溢着融融的暖意。我们一起来读6~8自然段

三、拓展升情

1.关心长辈,体贴长辈是一种美德。小朋友们,你的身边有没有关心、体贴长辈的事情呢?

2.学了课文后,你准备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做些什么?

四、指导书写生字“放、收”

1.比较两个生字,仔细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1)“收”和“放”是一对反义词。

(2)都有一个反文旁。

(3)反文旁的横要出头。

2.观察在田字格中位置,师范写“放”,生先描,后独立写。

展示学生书写并评议。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个人调整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帘、另”等14个生字,认识新偏旁“疒”,会正确书写“女、气”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8自然段。

3.结合图片,在语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顾、悄悄”等词语。

4.感受珍珍照顾妈妈,关心家人的美好行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珍珍和妈妈的对话。

难点:读好对话,体会关心父母的美好心愿。

三、教学关键:

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从中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媒体资源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心愿

读一读,说一说:你有什么心愿?

2.板书:月亮的

连起来读读“月亮的心愿”,月亮有什么心愿呢?我们学习第八课。

二、初读感知

1.大声读课文两遍,然后标上自然段号。

2.检查反馈:(认读字词段)

(1)窗帘  窗户  背包  天气  离开  小女孩  自言自语

照顾  生病  郊游  悄悄地  另一家  商量商量

说说“郊游”、“自言自语”、“悄悄地”的意思

(2)生字:帘 背 装 另 顾 病 累 医 悄 离 户

(3)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3.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想一想:月亮有几个心愿?

出示课文第2.8段,读句子,注意读准多音字“得”。

(1)进行“商量”词语教学:

如果你就是月亮,你到了“太阳公公、雷公公”面前会怎么和他们商量呢?教师扮演“太阳公公”“雷公公”和学生扮演的“月亮”进行对话。

(2)读好商量的语气。指导读好第2.8段。

4.你从月亮的两个心愿发现什么?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心愿的呢?先来看看月亮为什么想明天是个好天气。

三、学习1.2自然段

1.请小朋友读第一小节:

(1)看图:小女孩睡着了,看她睡得多香,准是做着香甜的梦呢!她为什么会这么开心呢?

(2)是啊,明天就要去郊游了,多开心哪!我们也这么开心地读读这段话吧。(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2.你知道月亮为什么有第一个心愿了吗?用上句式说话:

月亮希望明天有个好天气,是因为                       。

3.齐读1-2小节。

四、指导写字

女:撇点里的撇要直一些,撇到横中线稍下一点,点要稍微长一些。横在横中线上,要长。

太:和“大”比一比,点的落笔和撇、捺的落笔要相平。

气:横折斜钩里的横在横中线上,从竖中线上折下来,而后斜向右下方。

第二课时

一、学习3-8自然段

1.自由读3-8自然段,说说:

月亮希望明天下雨,是因为                       。

2.看图说一说:妈妈生病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珍珍是怎么照顾生病的妈妈的?

3.学习4-7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4-7自然段。

珍珍真的不想去春游吗?那她为什么说“我不想去了”?珍珍是个怎样的孩子?

(2)练习珍珍和妈妈的对话。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

4.假如明天是个好天气,同学们都去春游了,珍珍会怎么样呢?所以,月亮想--(学生读第八段)

5.月亮会怎么对雷公公说呢?师生角色扮演进行对话。教师要注意把学生的话引到围绕帮助珍珍的话题上来。

二.学习第九段

1.珍珍最后有没有和小朋友一起去春游呢?从哪里读懂的?“一个都不少”。读课文第九段,理解“艳阳天”。

2.怀着高兴的心情,齐读第九段。

三.指导写字

早:下面“十”里面的长横横在横中线上

去:上边先写一个“土”,竖在竖中线上,横在横中线上,下面从竖中线起笔,写上撇者和点。

亮:秃宝盖里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宽度和上边的横一样,点、横、口、秃宝盖之间的距离要紧一些。下面“几”里的横折弯钩的横稍短,折要折在竖中线上。

四.完成小状元作业本

板书设计:

评价与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设计及意图                          个人调整

一、教学目的

1.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体会“张”字在不同词语中的不同含义。复习巩固本单元字词,积累词语、佳句。

2.感受发现的快乐,养成积累词语、佳句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

3.能有感情地读、背《鞋》这首诗,能根据所给内容进行口语交际,并使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积累词语,朗读、背诵诗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难点:口语交际

三、教学关键:

四、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让学生观察这两组字,有什么特点,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师生对读这两组词,注意读准字音。

3.出示“漂、飘、完、园”四个字,学生认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谈谈发现。交流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学生的发现给予肯定。

4.板书“票、元”两个字,让学生与上面的两组字对照,又有什么不同,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认读、组词、并理解词义。

5.及时表扬识字时积极探索和发现的学生,并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培养正确区别这些形近字的能力。

6.出示“直”、“扁”两个生字,生认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7.师板书“值、植、篇、遍”,指导学习加上偏旁后组成的新字。

8.总结识字方法。学生谈发现。(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识字)

9.练习:

票  飘  漂    车(      )  (     )白    (      )扬

完  园  元   (     )成     花(      )  (      )旦

直  植  值    (    )日     (     )树    笔(      )

二、读读想想

1.出示“张”字,学生认读。

2.指出班内姓“张”的同学的名字,说明:“张”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如:张爷爷(师板书)

3.出示其它带“张”字词语,学生自学,理解字义。

4.生汇报交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义。体会“张”字的不同含义。

①“张贴”、“东张西望”、“张开嘴巴”,学生用动作演示词义。

②“一张画”实物讲解。有如“一张纸”。

③“开张” 的张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如:某某饭店今天开张了。

5.引导学生根据“张”字的不同意思进行扩词练习。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张”字的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又学了不少汉字,看看这些字词是否与你们成了好朋友?

2.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①指名读。(注意读准轻声“眼睛”以及平舌音“改变、认真、完全”的读音。”

②开火车读词语。

③指导学生用“照顾”、“精彩”等词进行口头造句。

二、读读背背《鞋》

1.结合拼音,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2.师范读,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理解“依偎、港湾、享受、温暖”四个词语,认读词语。

4.说说我家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安静的港湾指什么?合理想象说说他们回家后会说些什么见闻。

5.指导背诵诗歌。

6.配乐朗诵。

三、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

①播放动画:画面上,知心姐姐讲述小明在生活中遇到的烦恼故事。

②想想用什么办法来说服小明的妈妈爸爸?

③全班讨论:哪个方法比较合理,最后选定最好的办法。

④表演的形式展示劝说父母的过程。并想象父母是怎样回答的?

⑤交际感言:用一句话,一句广告语、一幅画、一首歌,表达学习后的情感体验,呼吁给孩子一个成长的世界。

四、展示台

课前让学生准备一张铅画纸,用彩笔在纸上纪录近段时间学会的生字,并学会读这些生字。课堂上,让学生比比谁认得多,谁认得对。

板书设计:

评价与反思:

评价与反思:

[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篇16:第一单元位置1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依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 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

1、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提供的素材,自主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依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与同伴进行很好的交流、合作。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重难点、关键:

1、重难点:

运用两个数据准确表示物体位置。

2、关键

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与行。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1、介绍位置

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朋友所处的位置。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

2、谈话导入

(1)教师肯定以上学生描述的方式。

(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

二、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

(1)说一说

学生观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

(2)想一想

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

(3)写一写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

A: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

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

(4)讨论

师: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所有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麻烦。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楚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

(5)探索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

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

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宏伟的位置。

要求:

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

b、根据数据再说一说在第几列第几行。

C、总结方法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再汇报。

归纳:

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

2、教学例2

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

(1)观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

(2)解决第(1)个问题

师:如果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

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

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

熊猫馆(3,5)                 海洋馆(6,4)

猴  山(2,2)                 大象馆(1,4)

(3)解决第(2)问题

A:出示要求

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

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

B: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完成

C:反馈练习结束

学生回答,利用投影展示。

3、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才,我们是怎样探究出用两个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的?

(2)教师简要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比如播放有关地球经纬度的知识等。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中的1~5题

第1题:

(1) 说一说(9,8)中的“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

(2) 按照题目给出的数据,涂一涂

第2题

(1) 观察棋盘,与第1题方格图比较,说一说有什么不同。

(2) 引导学生正确说出黑方的“五”所处的位置。

(3)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棋子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

(4)完成题中第(2)小题,并和同学交流。

第3题

第1小题,用投影展示学生所确定的区域。

第2小题,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表示结果。

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交流,最后,教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第5题

(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

(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述,一人画图。

课后作业设计:

1、标出下列点的位置

(6,5)  (2,7)

(7,4)  (3,9)

(8,9)   (10,6)

2、下图是某棋盘的一部分。

说一说 各图形各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示这些图形的位置?

四、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1/1、2、3、4、

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1-P2/1、2、3、

选做课时特训P2-P3/思维拓展

教学追记:

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从学生熟悉的座位顺序出发,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养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

篇17:第一单元位置2 教学计划(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第二课时

课题:位置

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练习一)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能较熟练地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教学重点:能较熟练地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根据数形结合的特点理解平移。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巩固旧知

1、说说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

2、在上节课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后,你觉得哪些地方容易出错?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说说下面两组物体的位置关系。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方格纸画图分析。

(1)A(2,6)和B(5,6)

(2)C(4,3)和D(4,0)

二、深化练习,增添新知

1、合作探究,解决P5练习一第3题。

(1)让学生认真观察“重要地名索引”。

(2)讨论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

(3)这种方法和我们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重要地名索引”用三个数据或字母确定位置,数对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本题的解题思路是先确定物体所在的区域,然后再确定物体在这个区域中的一个点,而数对只能确定同一区域的一个点。

三、综合练习,提高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位置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组织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2/1、2、3、

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3-P4/1、3、4、5

选做课时特训P3-P4/2、思维拓展

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单元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单元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

2、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推导。

1、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复习题。

(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2)计算:

+ + =     + + =

2.引出课题。

+ +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授

1、利用 + + 教学分数乘法。

(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 )

(2)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 ×3)

(3)  + + =9,那么 + + = ×3,所以 ×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 ×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那么“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 是多少?(列式: ×3 = )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教学例2

(1)出示 ×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2、“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如果用连乘算式,要提醒学生先约分再计算。)

3、练习二第1、2、4题。

三、作业

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3/1、2、3、

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5-P6/1、3、4、5、

选做课时特训P5-P6/2、思维拓展

(2)一个数乘分数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 ,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 ,第二步再涂出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 的 ,由此得出 ×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 × = ,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 = 。

(4)提出问题: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 。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km)

(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5、巩固练习: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 是多少?算式: ×2

(2)求 枝或 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 的 是多少,或 的 是多少。

2、练习三第9题。(学生讨论交流,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

3、练习二第3、7、8、10题。

四、作业

课后堂作业:必做作业本P4/1、2、3、4、5、6、

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7-P8/1、2、4、5、6、7

选做课时特训P7-P9/3、思维拓展

教学追记: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这两堂课,我都注重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课中,我能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算理的探讨、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

篇18:一下数学教案和复习第二单元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课    题 整理和复习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一张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口算卡片数张

课    时

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

听算

12-9    14-6    15-7     16-9    13-7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

二、练习指导

1、退位减法表

(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2、练习

(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3、一画四式

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 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

三、课外作业

P24:2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篇19: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测试卷

一、找规律填空。

1. ( ), ( ), 68, ( ), ( )

2. 5, 7, 9, ( ), ( ), ( ), 17, 19

3.

二.找规律涂一涂,画一画。

三、按图形的排列规律接着画。

四、找规律填数。

五、自己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哪一行的规律与其他三得不一样,画“X”。

(1) 3, 4, 5, 6 ( ) (2) 2, 5, 7, 9 ( )

7, 8, 9, 10 ( ) 1, 3, 5, 7 ( )

1, 3, 2, 3 ( ) 2, 4, 6, 8 ( )

1, 2, 3, 4 ( ) 5, 7, 9, 1l ( )

2.(挑战题)按规律接着画。

3.(拓展题)在六组横格中涂画出不同规律的图案。

篇20: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数 学 广 角108一10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小动物图片、“嘉年华”游乐园代币

教学过程:

一、借助熟悉题材,渗透集合思想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1)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有很多的兴趣爱好,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美术,有的两样都喜欢,老师想进一步了解你们,请允许我对其中的一个小组进行调查,好吗?

(2)(指定小组)分别在“音乐”和“美术”下面签上名字,两者都喜欢,两边都签。

(3)全班一起统计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人数。

(4)(故作惊讶):咦,这个小组没有这么多人呀?问题出在哪儿呢?

(5)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统计过程中有学生既喜欢音乐又喜欢美术,是重复的,在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再把两个圈进行合并。

(2)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3)让学生列式求出喜欢音乐和喜欢美术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3、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问题

(1)情境出示课本P110第2题。

(2)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

(3)同桌交流,重点说说想法。

(4) 反馈。(昨天和今天进货的重复部份用重点号显示)

二、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1、(出示“嘉年华”游乐园代币)谈话:在“嘉年华”游乐园,一个代币5元,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12个代币,玩一次“摩天大旋转”要多少钱?

使学生明白:5元能买一个代币,一个代币需要5元,两者是等量的,可以互相代换。

2、情境出示P109“做一做”:一只猪的质量和两只羊的质量相等,一头牛的质量和4只猪的质量相等,问两头牛的质量相当于几只羊的质量?

3、四人小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若有困难,可通过摆学具,比较容易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4、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三、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1、谈话: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可以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情境出示)谈话:小动物们要来个交换大行动,它们规定:6根胡萝卜换2个大萝卜,9个大萝卜换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换多少根胡萝卜?

3、谈话:动物们交换得正热闹,几个图形也来了,它们分别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数吗?

(1)△+□=240            (2)○+□=91

△=□+□+□               △+□=63

△=?                     △+○=46

□=?                     ○=?△=?□=?

四、小结。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小调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学知识来解决。

数学广角(二) 109-111及练习二十四第3、4、5题。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学具:卡片学具、课件。

师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师:看,今天水果园里正在进行“体重”大比拼呢?(播放课件)我们先来看看西瓜姐姐多重?(4千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明: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一样重,所以西瓜姐姐重4千克。

师:接下来进场的是苹果妹妹,我们假设每个苹果同样重。(继续播放课件)看!天平又平衡了,这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说出:4个苹果重1千克。)

师: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二、教学新知。

(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方案。

师:这个问题提得真棒,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呢?(10个、12个、15个、16个……)

师:小朋友不要急着猜,好好动动脑筋。或者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这时大部分的学生喊出:16个。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怎么想的?

生1:因为: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 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用替换的方法,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

(师依学生的回答,一边摆学具,利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生2:我们组认为:如果第二个图中天平的右边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就是16个苹果,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生3: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而4个苹果和1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 4×4=16(个)。

生4:……

(二)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方法。

师:小朋友说得都对,(课件展示: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这时又来了波萝哥哥,1个波萝的“体重”等于2个苹果。一个西瓜与几个波萝一样重呢?(课件)为什么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汇报结果。

生1:32个。

(可能有些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老师要及时给予分析引导,再通过生生评析,帮助其改正。)

生2:8个。因为,2个苹果可以换1个波萝,1个西瓜等于16个苹果,就可以换8个的波萝。

生3: 2个苹果换一个波萝,16个苹果里面有8个2,16÷2=8(个),所以1个西瓜和8个波萝一样重。

生4:把2个苹果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16个,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把1个波萝也变成原来的8倍就是8个,这样天平也平衡,所以是8个。

师:(略小结。)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p109“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个别辅导。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最后师生共同梳理解题思路:要求2头牛和多少头羊同样重,首先要知道2头牛和多少头猪同样重,再利用猪和羊的关系进行替换(计算),最后求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四第3题。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关系,并尝试抽象地推导(计算)一下。如果学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难,可以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

2、完成练习二十四第4题。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3、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题。

第1小题,把第一个等式中的△用□+□+□替代,就变成了□+□+□+□=240,所以□=60,而△=□+□+□,所以等于180。

第2小题,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寻找方法。

建议:直接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比较困难,可以先把三个等式的左边相加,右边相加,可得到2×(○+△+□)=200,所以○+△+□=100,然后再利用等量代换,依次求出○、△、□的值。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