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范文 > 诗词鉴赏

《寄左省杜拾遗》古诗鉴赏

桃子养乐多气泡

【简介】感谢网友“桃子养乐多气泡”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寄左省杜拾遗》古诗鉴赏(共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篇1:《寄左省杜拾遗》古诗鉴赏

.[唐].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释】

①二句意谓两人联步同趋上朝到殿庭,然后各按部门分立东西班列。趋:小步急行,表示上朝的恭敬。丹陛:宫殿前涂饰红漆的台阶。分曹:分部门,古代上朝时按各部门官职站班。限:界限。紫微:指中书省。岑参时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庭之右,故又称右省,开元时曾改称紫微省。②天仗:皇帝的仪仗。 ③惹:沾染。御香:即御炉香,上朝时熏炉中的香气。④二句感叹时光消逝,自己衰老白发,春花又落,不能施展抱负,只能羡慕鸟儿高飞青云。⑤阙事:错误、缺点,错失之事。拾遗、补阙都是谏官,职责是讽谏弥补皇帝的缺点和错误。当时安史之乱未平,朝廷失误甚多,“无阙事”是反话。

【原诗今译】

你我是联步朝廷丹陛的同僚友好,

却被那中书、门下两省分作西东。

早晨,随着宫中的仪仗同拜君王,

罢朝后又把御炉的香气带回府中。

你我已经华发如落花一样的无用,

却羡慕人家如鸟飞青云官高爵荣。

说圣朝无阙事,那尽是虚言隐讳,

我劝你阿,少谏诤求个晚年安宁。

【鉴赏提示】

这首诗大约作于乾元元年(758)。当时,几乎使盛极一 时的唐王朝倾覆的“安史之乱”刚刚过去,作者从塞外东归, 在杜甫等人的举荐下被任命为右补阙。此前,岑参和杜甫的 关系就一直很好,在这首写给杜甫的诗中,作者不仅以深沉 真挚的语言畅叙了两人的情谊,而且还流露出对时政的关 心和不满。从而使两人的友情有了更不平常的意义。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作者与杜甫的友情。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这个句子看起来十分平常,但表现的意思确实是很深沉的。“联步”即“同步”。既然 每天都要“同步”去朝拜圣上,还要专门写诗寄赠,可见交情 非同一般,此其一也。本来,“联步趋丹陛”,两人的关系已 非常亲密,但偏偏却要“分曹限紫薇”——即被东边多植紫 薇花的中书省和西边的门下省分开,不能同在一起互相倾 诉衷肠,这无形中又写出作者的遗憾来。而这遗憾既不是远 在天涯海角不得相见的遗憾,也不是近在咫尺不得相见的 遗憾,而是连同朝听政时也不愿分开的遗憾,由此更见出作 者与杜甫的关系密切,此其二也。我们再来看诗的三、四 句。本来,诗的首联中已有了“联步趋丹陛”句,为什么作者 这里又写“晓随天仗入”呢?细细揣摩这句诗,它除了重复上 句文意,进一步写出二人形影不离的情谊外,更主要还要写 出两人的生活:虽然各自都身为谏官,但在这种所谓的“圣 朝无阙事” 的情况下,只剩下庸庸碌碌的混日子的份儿了: 早晨一起随着那威风凛凛的皇家仪仗队同拜君王,晚上又 一起把皇家御炉的香气各自带回家中。这样,作者虽然表面 上仍然在不露声色地写他与杜甫的友情,歌颂皇家的威仪, 实际上已经流露出他和杜甫两人都不被皇家重用的怨望之 情。这种怨望之情,既是他们情重如山的基础,同时也系连 着他们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关切,绝非一般的卿卿我我之 辈可比。

我们再来看诗的后四句。既然他们一起为官的生活是 那么令人失望,所以产生“白发悲花落”,即哀叹自己华年已 逝、无所作为的感情就是很自然的了,只是这种感情由岑参 写出来,更容易引起杜甫的共鸣罢了。而“青云羡鸟飞”句颇 耐人寻味,它和“白发”句对,既可以做表面的理解,认为岑 参仍然是感叹人生易逝,由鸟的活泼可爱而想到人的衰老; 同时又暗示了这样一层意思: 我们这些正直的人已经像落 花一样无用了,而朝中那些奸佞小人却像鸟飞青云一样轻 而易举地取得高官厚禄,为皇帝所重用。因此,句中的“羡” 字虽然在字面上当“羡慕”讲,但它却是正话反说,其内涵是 很深刻的。正因为如此,“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也就 更不能当做一般的话来理解了:圣朝难道真的“无阙事”吗? 且不论“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千疮百孔、难以治愈的 伤疤,且不论当时土地兼并、藩镇割据的危机正在潜移默化 之中逐渐形成,仅就那些春风得意的“青云鸟”们横行朝中, 被皇帝重用这一点来说,就足以使身为右补阙的岑参和身 为左拾遗的杜甫感到自己没有能尽到 “拾遗补阙” 的责任 了! 因此,这句话同“青云羡鸟飞”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是对 “圣朝” 的歌颂,实际上仍然是充满悲愤和无可奈何之情的 反语。而“自觉谏书稀”一句,既把话说得委婉到了极点,又 把自己那种只好随份守时,对于“安史之乱”后的残破局面 无能为力的心情写到了极点——作者把这么多的 “潜台词” 全部寄给了 “左省杜拾遗”,恐怕当时也只有他的这位好友 才能解得其中“三昧”吧?

篇2:寄左省杜拾遗

唐代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译文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代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见稀微。

注释

左省:门下省。杜拾遗:即杜甫,曾任左拾遗。

“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惹:沾染。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阙事:指错失。

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

鉴赏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年(至德二年)至758年(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诗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创作背景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四月,杜甫从叛军囹圄中脱身逃到凤翔,见了唐肃宗李亨,任左拾遗。而岑参则于公元756年(至德元年)东归。因此,这首诗应该是写于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前后。

篇3:《寄左省杜拾遗》古诗赏析

《寄左省杜拾遗》古诗赏析

出自盛唐诗人岑参的《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赏析

诗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名义上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是暗含讥讽。肃宗朝此事甚多,岑参和杜甫对此都不满。只因不受器重,不得不少写谏书而已。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758年(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篇4:寄左省杜拾遗古诗赏析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释】:

①联:同。

②曹:官署。

③天仗:皇家的仪仗。

④惹:沾染。

⑤阙事:缺失之处。

⑥自:当然。

【译文】:

和你一起小跑着登上红色的台阶,隔着中书省、分属办公。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带着御香回家。满头白发哀伤花儿落下,羡慕在青云中高飞的鸟儿。圣明的'朝廷没有什么过失、缺点。自己劝谏的奏章也少了。

【赏析】:

杜拾遗即杜甫。岑参和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参任右补阙,杜甫任左拾遗。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他们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诗人与友人同为朝廷谏官,每日过着死板、无聊的仕途生活,没有为国为民做什么,熬得头发都白了,心中苦闷、悲愤。朝廷没有缺点,不用归谏。看似赞颂,实则嘲讽。本诗寓贬于褒,隐晦曲折,抒发了诗人心中的郁闷。

篇5:唐诗 寄左省杜拾遗

唐诗 寄左省杜拾遗

《寄左省杜拾遗》由岑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全诗主要写的是什么?

《寄左省杜拾遗》

作者: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解】

①左省:门下省。杜甫曾任左拾遗。

②“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同。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

③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庑之右,称右省,也称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

④天仗:皇家的仪仗。

⑤惹:沾染。

⑥阙事: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阙事指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阙:通“缺”。

⑦自:当然。

【韵译】

我们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队。

拂晓随着宫廷仪仗队进去朝拜,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

满头白发力不从心为落花流泪,羡慕别人如鸟入青云展翅高飞。

贤明的朝廷没有什么阙事遗漏,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翻译】

和你一起小跑着登上红色的台阶,隔着中书省、分属办公。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带着御香回家。满头白发哀伤花儿落下,羡慕在青云中高飞的鸟儿。圣明的朝廷没有什么过失、缺点。自己劝谏的奏章也少了。

【评析】

这首诗题目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757─758),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象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我们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不是么?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定了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呢?没有。诗人特意告诉我们,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怎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我们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又何须“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呢?很显然,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篇6:寄左省杜拾遗的诗歌鉴赏

【作品简介】

《寄左省杜拾遗》由岑参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次年写此诗。诗是投赠友人杜甫的。因而描写谏议官左拾遗的官场生活。然后自伤迟暮,无法尽力,规劝别人继续进取。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词藻艳丽,雍容华贵。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篇7:寄左省杜拾遗的诗歌鉴赏

作者: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解】

①左省:门下省。杜甫曾任左拾遗。

②“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同。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

③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庑之右,称右省,也称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

④天仗:皇家的仪仗。

⑤惹:沾染。

⑥阙事: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阙事指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阙:通“缺”。

⑦自:当然。

【韵译】

我们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队。

拂晓随着宫廷仪仗队进去朝拜,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

满头白发力不从心为落花流泪,羡慕别人如鸟入青云展翅高飞。

贤明的'朝廷没有什么阙事遗漏,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翻译】

和你一起小跑着登上红色的台阶,隔着中书省、分属办公。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带着御香回家。满头白发哀伤花儿落下,羡慕在青云中高飞的鸟儿。圣明的朝廷没有什么过失、缺点。自己劝谏的奏章也少了。

【评析】

这首诗题目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757─758),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象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我们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不是么?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定了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呢?没有。诗人特意告诉我们,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怎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作者介绍】

岑参(cén shēn) (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县),迁居江陵(今属湖北)。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享年56岁.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父亲两任州刺史 官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秦每郡设御史,任监察之职,称监察院御史(监察御史)。汉初省,旋复置。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武帝元封初,废更多>>

,但却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三十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篇8:寄左省杜拾遗古诗译文及赏析

寄左省杜拾遗古诗译文及赏析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通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释】

联:同。

曹:官署。

天仗:皇家的仪仗。

惹:沾染。

阙事:缺失之处。

自:当然。

⑴左省:门下省。杜拾遗:即杜甫,曾任左拾遗。

⑵“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⑶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⑷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⑸惹:沾染。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⑹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⑺阙事:指错失。

⑻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

译文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堂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渐稀疏。

【诗文解释】

和你一起小跑着登上红色的台阶,隔着中书省、分属办公。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带着御香回家。满头白发哀伤花儿落下,羡慕在青云中高飞的`鸟儿。圣明的朝廷没有什么过失、缺点。自己劝谏的奏章也少了。

【赏析】

《寄左省杜拾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是一首委婉而含讽的诗,采用曲折隐晦的手法,感慨身世遭遇和发泄对朝廷不满的愤懑之情,名为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含深隐的讽刺之意。此诗辞藻华丽,雍容华贵,寓贬于褒,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

杜拾遗即杜甫。岑参和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参任右补阙,杜甫任左拾遗。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他们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诗人与友人同为朝廷谏官,每日过着死板、无聊的仕途生活,没有为国为民做什么,熬得头发都白了,心中苦闷、悲愤。朝廷没有缺点,不用归谏。看似赞颂,实则嘲讽。本诗寓贬于褒,隐晦曲折,抒发了诗人心中的郁闷。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757-758),一同任朝臣;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陈“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似乎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富贵;实际却是要表现朝官生活的空虚、无聊、死板、老套。从他们每天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却毫无建树就可看出。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惟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胸怀大志的诗人来说,岂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倾吐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虚度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位置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心生羡慕。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一起来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表达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所以杜甫读了这首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

篇9:岑参古诗《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释】

⑴左省: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杜拾遗:即杜甫,曾任左拾遗。

⑵“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⑶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⑷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⑸惹:沾染。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⑹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⑺阙事:指缺点、过错。

⑻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

【翻译】

和你一起小跑着登上红色的台阶,隔着中书省、分属办公。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带着御香回家。满头白发哀伤花儿落下,羡慕在青云中高飞的鸟儿。圣明的.朝廷没有什么过失、缺点。自己劝谏的奏章也少了。

【鉴赏】

诗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名义上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是暗含讥讽。肃宗朝此事甚多,岑参和杜甫对此都不满。只因不受器重,不得不少写谏书而已。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758年(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 “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篇10:寄左省杜拾遗古诗译文及赏析

寄左省杜拾遗古诗译文及赏析

【古诗原文】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通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释】

联:同。

曹:官署。

天仗:皇家的仪仗。

惹:沾染。

阙事:缺失之处。

自:当然。

⑴左省:门下省。杜拾遗:即杜甫,曾任左拾遗。

⑵“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⑶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⑷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⑸惹:沾染。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⑹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⑺阙事:指错失。

⑻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

译文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堂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渐稀疏。

【诗文解释】

和你一起小跑着登上红色的台阶,隔着中书省、分属办公。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带着御香回家。满头白发哀伤花儿落下,羡慕在青云中高飞的鸟儿。圣明的朝廷没有什么过失、缺点。自己劝谏的奏章也少了。

【赏析】

《寄左省杜拾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这是一首委婉而含讽的诗,采用曲折隐晦的手法,感慨身世遭遇和发泄对朝廷不满的愤懑之情,名为赞朝廷无讽谏之事,实含深隐的讽刺之意。此诗辞藻华丽,雍容华贵,寓贬于褒,绵里藏针,有寻思不尽之妙。

杜拾遗即杜甫。岑参和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参任右补阙,杜甫任左拾遗。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他们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诗人与友人同为朝廷谏官,每日过着死板、无聊的仕途生活,没有为国为民做什么,熬得头发都白了,心中苦闷、悲愤。朝廷没有缺点,不用归谏。看似赞颂,实则嘲讽。本诗寓贬于褒,隐晦曲折,抒发了诗人心中的郁闷。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757-758),一同任朝臣;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陈“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似乎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富贵;实际却是要表现朝官生活的空虚、无聊、死板、老套。从他们每天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却毫无建树就可看出。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惟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胸怀大志的诗人来说,岂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倾吐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虚度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位置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心生羡慕。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一起来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表达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所以杜甫读了这首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

【鉴赏提示】

这首诗大约作于乾元元年(758)。当时,几乎使盛极一 时的唐王朝倾覆的“安史之乱”刚刚过去,作者从塞外东归, 在杜甫等人的举荐下被任命为右补阙。此前,岑参和杜甫的 关系就一直很好,在这首写给杜甫的诗中,作者不仅以深沉 真挚的语言畅叙了两人的情谊,而且还流露出对时政的关 心和不满。从而使两人的友情有了更不平常的意义。

诗的前四句主要写作者与杜甫的友情。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这个句子看起来十分平常,但表现的意思确实是很深沉的。“联步”即“同步”。既然 每天都要“同步”去朝拜圣上,还要专门写诗寄赠,可见交情 非同一般,此其一也。本来,“联步趋丹陛”,两人的关系已 非常亲密,但偏偏却要“分曹限紫薇”——即被东边多植紫 薇花的中书省和西边的门下省分开,不能同在一起互相倾 诉衷肠,这无形中又写出作者的遗憾来。而这遗憾既不是远 在天涯海角不得相见的遗憾,也不是近在咫尺不得相见的 遗憾,而是连同朝听政时也不愿分开的遗憾,由此更见出作 者与杜甫的关系密切,此其二也。我们再来看诗的三、四 句。本来,诗的首联中已有了“联步趋丹陛”句,为什么作者 这里又写“晓随天仗入”呢?细细揣摩这句诗,它除了重复上 句文意,进一步写出二人形影不离的'情谊外,更主要还要写 出两人的生活:虽然各自都身为谏官,但在这种所谓的“圣 朝无阙事” 的情况下,只剩下庸庸碌碌的混日子的份儿了: 早晨一起随着那威风凛凛的皇家仪仗队同拜君王,晚上又 一起把皇家御炉的香气各自带回家中。这样,作者虽然表面 上仍然在不露声色地写他与杜甫的友情,歌颂皇家的威仪, 实际上已经流露出他和杜甫两人都不被皇家重用的怨望之 情。这种怨望之情,既是他们情重如山的基础,同时也系连 着他们对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关切,绝非一般的卿卿我我之 辈可比。

我们再来看诗的后四句。既然他们一起为官的生活是 那么令人失望,所以产生“白发悲花落”,即哀叹自己华年已 逝、无所作为的感情就是很自然的了,只是这种感情由岑参 写出来,更容易引起杜甫的共鸣罢了。而“青云羡鸟飞”句颇 耐人寻味,它和“白发”句对,既可以做表面的理解,认为岑 参仍然是感叹人生易逝,由鸟的活泼可爱而想到人的衰老; 同时又暗示了这样一层意思: 我们这些正直的人已经像落 花一样无用了,而朝中那些奸佞小人却像鸟飞青云一样轻 而易举地取得高官厚禄,为皇帝所重用。因此,句中的“羡” 字虽然在字面上当“羡慕”讲,但它却是正话反说,其内涵是 很深刻的。正因为如此,“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也就 更不能当做一般的话来理解了:圣朝难道真的“无阙事”吗? 且不论“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千疮百孔、难以治愈的 伤疤,且不论当时土地兼并、藩镇割据的危机正在潜移默化 之中逐渐形成,仅就那些春风得意的“青云鸟”们横行朝中, 被皇帝重用这一点来说,就足以使身为右补阙的岑参和身 为左拾遗的杜甫感到自己没有能尽到 “拾遗补阙” 的责任 了! 因此,这句话同“青云羡鸟飞”一样,表面上看起来是对 “圣朝” 的歌颂,实际上仍然是充满悲愤和无可奈何之情的 反语。而“自觉谏书稀”一句,既把话说得委婉到了极点,又 把自己那种只好随份守时,对于“安史之乱”后的残破局面 无能为力的心情写到了极点——作者把这么多的 “潜台词” 全部寄给了 “左省杜拾遗”,恐怕当时也只有他的这位好友 才能解得其中“三昧”吧?

【诗人简介】

岑参(岑嘉州,7-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

岑参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因聪颖早慧而五岁读书、九岁属文。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了三年后获授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故世称“岑嘉州”。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其边塞诗尤多佳作,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

篇11:《寄左省杜拾遗》岑参唐诗鉴赏

岑参

联步趋丹陛,

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

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

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

自觉谏书稀。

岑参诗鉴赏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年至乾元元年初( 757—758),一同任朝臣;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

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陈“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似乎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富贵;实际却是要表现朝官生活的空虚、无聊、死板、老套。从他们每天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却毫无建树就可看出。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惟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胸怀大志的诗人来说,岂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倾吐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虚度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位置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心生羡慕。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一起来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表达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所以杜甫读了这首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

篇12:岑参 《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⑵,分曹限紫微⑶。

晓随天仗入⑷,暮惹御香归⑸。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⑹。

圣朝无阙事⑺,自觉谏书稀⑻。

【注释】

⑴左省: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杜拾遗:即杜甫,曾任左拾遗。

⑵“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⑶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⑷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⑸惹:沾染。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⑹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⑺阙事:指缺点、过错。

⑻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

【白话译文】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堂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渐稀疏。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四月,杜甫从叛军囹圄中脱身逃到凤翔,见了唐肃宗李亨,任左拾遗。而岑参则于至德元年(756年)东归。从至德二年(757年)至乾元元年(758年)初,两人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当写于至德二年(757年)前后。当时国事纷纭,贤愚难辨,诗人虽然位列朝堂却居官闲散,只能与杜甫等朝中友人诗文唱和,遂有这首自我解嘲的诗。

【赏析】

此诗悲叹诗人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拓展阅读:岑参的诗句

1、桑叶隐村户,芦花映钓船

2、想法荒唐,结果必然糟糕

3、人生不得恒少年

4、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宛若风飞雪,悦如飞燕游龙

7、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8、更催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9、黄河西际海,白草北连天

10、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

11、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12、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13、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14、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15、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16、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17、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18、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19、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20、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名人名言 www.51flaSh.com

21、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2、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23、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24、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25、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26、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27、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28、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29、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