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

云改珩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庭教育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

从调查表中来看,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

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年事已高,身体健康等原因,能够保证孩子的吃穿就不错啦,根本没有能力教育培养孩子们。

结合学校关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经历谈谈学校面临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多数是单亲家庭子女,父亲或母亲有一部分是逃避孩子的教育责任,离开家乡,还有一部分是因生活贫困而远离家乡,逃避责任的不愿意和家里沟通,为生活拼搏的缺少时间和家里沟通。外出打工的家长基本都在外省或国外,一年能回家一次或多年不回家。临时监护人承担不了教育责任。

2、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由一些独立生活的留守儿童更是迷恋上网。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一名留守儿童不愿意和临时监护人一起生活,以离家出走威胁在韩国打工的父亲,自己独立生活,独立生活后,就流连网吧,事情发生在暑期,开学后该学生出现旷课,老师了解到之后,该生以积习难返。近期又发生了用不上学威胁父亲多汇生活费,让人痛心。

3、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4、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在调查中,有一名留守儿童,小学四年级父母在韩国打工,至今未归,自己与姥爷和舅舅一起生活,朝鲜族,经老师家访发现其舅舅是个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也没有生活来源;姥爷七十多岁,汉语

不好,老师没有办法沟通,孩子连吃饭都不能保证,卫生清洁就更不要说啦,老师曾帮助他洗衣服,带他去洗澡,后来老师发现他躲着老师,了解原因是他不想让老师这样帮他,他不想麻烦老师,再后来有学生发现他经常到垃圾箱去捡食物吃,学校和她的父母取得联系要求他的父母回来,这个孩子班级值日很能干,对老师有礼貌,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拾到十元钱也能上交老师。

有很多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逃学、吸烟、打仗斗殴、顶撞老师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 。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这些孩子自认为自己可怜,没有人疼爱,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让人值得深思。学校的控辍工作和校园安全工作的难点以留守儿童为主。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要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2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XX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geo2k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3

社区作为家长和儿童生活的重要场所,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是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更好地推进维扬开发区社区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努力形成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合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扬开发区在**社区成立了家长学校。

一、现状

**社区家长学校成立于20xx年3月,是随着“**学堂”志愿者服务队的成立而成立。社区妇联根据实际,整合资源,努力构建社会化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一是健全了工作机制。通过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建立了由党政领导、妇联牵头的家长学校委员会组织网络,有教学计划,有家长学校重点活动安排表,有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记录、总结。二是建立了工作队伍。经过内引外联、协调各方,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一支由妇联、“**学堂”志愿者服务队等组成的工作队伍。今年以来,在市区妇联的指导下,组织机构逐步健全,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工作队伍不断壮大,工作成效日益凸显。家长学校的老师由**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邗江消防支队、社区五老、驻区学校教师、扬大学生、社区干部等“**学堂”志愿者组成。家长学校打造和谐家庭和亲子品牌。将社区家庭教育与创建“好主妇、好家庭、好家风”、“五好和谐家庭”、“勤廉之家”等评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家庭成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六一”儿童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庆日广泛开展亲子实践活动,引导家长与孩子增进沟通,互相学习进步。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借助外部力量,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设立爱心基金等形式,为社区特殊困境未成年人解决实际困难,送去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二、存在的问题

社区家长学校工作因多种原因仍不尽人意,表现在:

从家长来看,近一半的家长认为自身缺乏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知识,80%的'家长认为社区家长学校指导很有必要,70%的家长愿意参加家庭教育指导,但他们获取家教知识的渠道主要是报刊杂志和电视网络,参加过社区举办的家庭教育相关活动的仅占30%。由此可以说明,一方面社区广大家长对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需求量大,乐于接受这方面的指导;另一方面,社区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相对薄弱,近1/3的家长不清楚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从学生来看,课余时间主要活动是看电视和课外书、上兴趣班,占70%的学生希望社区经常组织活动,80%的学生非常喜欢参加社区游戏比赛,占75%的学生乐于参与社区家庭教育和亲子活动。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在家和学校度过的,他们企盼和乐于参与社区组织的亲子互动等家庭教育和游戏活动。

从社区家庭教育工作者看,大部分人认为社区开展家庭教育的主要形式依次为讲座、经验交流、咨询、亲子活动等,指导的内容包括加强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品德,提高学习成绩,科学育儿方法,塑造孩子性格等等。

社区家庭教育在指导内容上“学校化”的倾向较为明显;在指导对象上重孩子、轻家长的状况也比较明显;在指导范围上受众面还不够宽泛;因社区发展、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志愿者老师缺乏和经费紧张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最大障碍。

三、对策与建议

1、学校应定期组织志愿者老师队伍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及方法途径,研究相应的教育内容,针对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开展授课活动及时听取家长意见,不断改进工作。发挥民主性,组织家长协助学校科学治校、科学育人。家庭教育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在优秀的家长身上,有一个共同特点,夫妻恩爱,姑嫂和睦,家庭关系和谐,带给孩子阳光心态和安全感,让孩子学会对他人信赖与亲近,尊重孩子,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2、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丰富家长学校内容。充分利用有条件学生家长的资源服务家长学校,积极对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使家长与学生,家长学校与学校整体工作都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3、强化家校联系工作。教师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每次家访学生要做好记录。家长来校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热情接待,与家长亲切交谈,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对策。社区家长学校,应将个体户、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

4、教育孩子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科学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向家长们宣传科学知识。网络覆盖,触角延伸,搭建家庭教育大格局。着力完善各级家庭教育协调机构的建立,建立健全学生家长qq群,继续推进家庭教教育模式,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和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指导机构,组织讲师团、义工团传播现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开展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和留守流动儿童关爱工作,与留守、流动儿童一对一爱心帮扶,全面提高广大家长、临时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4

教育问题一直以来是民众关心的基础问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已成为支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业的基础工程,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之一,而社区作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区组成成员复杂多样。本项调查以望城社区家长为调查对象,现就调查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调查的目的在于客观掌握社区家庭孩子教育的基本情况、基本问题,了解家长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的最迫切的需要,从而更好的发挥社区为民众服务的作用,以及引发我们对教育改革最现实的思考和理解,以图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效的信息与策略。

二、调查对及其一般情况。

望城社区中学家长。这部分人大多为35岁以上年龄。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望城社区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共发出调查问卷130份,收回105份,回收率达81%,答卷是由实践活动小组成员经过统计客观进行总结。

四、调查时间:

五、调查内容:

主要针对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问题,孩子在学校教育之外是否请家教,是否参加培训班等问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共向家长提出了13个问题。

六、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教育消费调查两大问题凸显

在民意调查中,市民普遍反映孩子“成才费用”中,非自愿的补习班现象和择校费过高。在小学到高中阶段,学生的补课费均占所有费用的10%以上。有的学生家长反映,个别教师平时在课堂授课中只讲基础内容,而在公休日补课班上延伸展开讲课本内容。为了不落后于其他同学,学生不得已参加了补习班。还有家长反映,学校让学生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补课或自习,有的老师在补课或自习的时候讲授新知识,学生不“自愿”参加补课就意味着没机会学到新知识,这样的“自愿”补习就变成了不得不去上的课了。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择校费最低都在总费用的三成以上,在初中阶段更达到了总费用的42.9%。学校可以对择校生收取择校费,但教育部门对择校生的界定不够明确,使择校生的界定在一定范围内伸缩性较大,致使一些学校钻空子,将一大批学生定为择校生,收取择校费。

(二)80%以上的家长愿意将教育费用投资在为孩子请家教方面

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每一个转折,都关系到孩子的一生。面对这个严肃的人生课题,家长们在抉择,也在思索:是花一笔不菲的钱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好学校,搏一搏未知的美好未来,还是顺其自然,学哪儿就哪儿,考上哪里算哪里?再深入一步讲,大笔的钱投下去了,又能换来多大的回报? 1、娱乐投资。为孩子花钱,应首先考虑娱乐性。只要能使孩子心情愉快、玩得开心,钱就花得值。这包括带孩子去公园、游乐场,以及看演出和旅游等。

2、智力投资。给孩子买一些启迪型的书、让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以及参加培训。

当然家长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为孩子请一位家教,其好处不言而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第一,可及时补上欠缺的知识。目前,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均较重。新知识多,作业量大。对于孩子来说,难免有一些消化不了的东西。在此情况下,如不能及时地把所欠缺的知识补起来,势必造成恶性循环,不理解的东西越压越多。请家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请家教可以有针对性地单独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能面对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和进度授课,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思维较慢、接受能力较弱的同学,在这种情况下,会感觉听起课来很吃力。往往是教师授课的几句话反应不过来,随即就失掉了继续向下听的兴趣。相反,家庭教师面对面地授课,且授课之前对学生水平已有了解,则针对性较强,并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考虑余地,学生在此种环境里学习,情绪会放松下来,学习的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第三,可以增强学习较差的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家庭教师在面对一个学生单独授课的时候,情绪相应地也十分放松,不会有紧张、急躁等情绪。而且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用幽默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老师会在授课中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上难于得到的。

第四,能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较差的同学,除智力因素外,大多在长时间里形成了这样那样的不良学习习惯。而对于不做教育工作的家长来说,很难发现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某些弊端。家庭教师就不同了,他们凭借着专业的本领和丰富的经验,会立即发现问题所在,并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纠正不良习惯,使其在补上功课的同时,逐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所有的这些,当然家长应该视其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请家教补课!

所以我们认为: 家教,可以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但教育孩子绝不能依赖家教。

(三)参加培训班者占调查总数的43.2%

参加培训班是利用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的一种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也越发急切。他们深知孩子多学了一项技能未来就能多一条出路。于是,许多家长盲目地让孩子学这学那,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学校的教育,课外培训班一时成风。培训班的好处也是有的:

首先,培训班所营造的学习气氛较强,既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作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同层次里增长见识,开拓视野.

其次,参加培训班的价格相对实惠,对于经济条件不太宽松的家庭相对实用. 家长让孩子参加培训班的原因大致如下:

1.技多不压身。多学一点知识总是没错的,说不准将来能派上用场呢。即使将来和人竞争,自己这边的砝码也重了。

2.不甘落人后。眼见自己的邻居熟人朋友都送自己的小孩去上了学习班,我也坐不住了。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学呢,我们家的小孩可不能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哇。

3.能促进性格发展。在学习班,能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同龄人,大家在一起交流学习,更能从中找到自信和快乐!

4.父母无暇照顾。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如果孩子在家,一是安全没有保障,二是工作的时候容易分心。

5.学校有专门的培训班,如:书法班,钢琴,珠心算,奥术,舞蹈等等,可供孩子选择的很多。

(四)家长的意见

1. 现在的教师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知识单一,教学手段单一,而且现在的培训都是所谓的“专家”(只知道一个学科,甚至只知道一个学科的教材的教学),因而,所接受所储藏的信息量很少。然而现在的教学所需要的信息量又是多样的,复合的,全面的。很明显,家长认为前后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2. 书本编写要求是素质型,使用过程是应试型。孩子们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与教材编写不一致的现象,就是只抓考试分数不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家长矛盾到底是要素质教育还是要应试教育?

3.老师缺乏自我意识。没有责任心,没有进取心。我们从调查得知,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很多教师没有自我意识。师越来越差,很多情况下要送礼,自己的孩子才能享受应有的待遇。

(五)您认为社区还可以为孩子教育方面提供哪些服务?

大多数家长选择回答:无!

原因分析: A.造成此结论的原因很显然,政府用于社区教育的经费占政府投入教育的经费的比例很少,政府用于社区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仍然没有得到缓解,影响了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居民正是因为从未享受过相应的待遇,所以也很自然没有什么相应的想法!

想法建议:

1、打破正规化观念、充分利用社区的丰富资源、发展多种形式的早期教育、形成多样化、专业化、网络化、低成本的教养服务。让更多的孩子受到教育,必须突破以实现“正规化”机构教育为目标的单一发展模式,转向实现以社会需要为目标的、在同一社区内有多种教育服务的、可选择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机构和教师的作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各部门要积极协同合作,充分利用社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并鼓励家长和社区志愿者参与,形成由正规的教育机构、非正规的教育(如家庭游戏小组、巡回教育点、社区儿童活动、玩具、图书中心等)以及社区的教育、心理、健康保健、艺术等专业人员建立或参与的、有多种内容和功能的学生教育服务网络,为生活在社区里的每个学生提供不同需要的、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育服务。

2、利用社区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在经费缺乏而资源丰富的农村, 要大力开展自制教具的工作, 这是有效改善办学条件的方式。 提倡教师和家长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优秀的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和接受贴近生活的教育内容,积极改变“小学化”的教育倾向。探索以社区为依托的、能适应不同需要的多种教育形式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纲要》的贯彻落到实处。

3、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保育和教育!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服务。

社区要积极组织和利用现有的教育机构、医疗和保健机构,建立能全面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服务体系。 服务范围应拓展到包括外来人口家庭、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4、有效地发挥县,乡示范学校的示范,培训基地和辐射作用。

要使教师受到更高质量的培训,就要提高优质幼教机构资源的利用率,依托政府、教育部门办学,建立能覆盖对每一乡、村教育机构进行示范、培训、管理的网络。要在县、乡的教师中,选拔和培养一支专业骨干队伍,发挥他们在示范、培训、传播新的信息、宣传新的教育思想中的作用。

5、要发挥家长,社区有关人员和志愿者在教育中的作用。

应以“家长和社区的人们都是学生发展的教育者、促进者”为基本指导思想,实现机构、家庭、社区三方面的结合,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同时要积极组织志愿者,逐步使他们成为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和提高的骨干力量。

6、促进家长参与,从解决家长实际需要的,有针对性的问题入手,强调以实践中学习为主,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力作用,是发展社区教育的主要策略。 调查了解到, 家长参与社区教育,不仅自身的多种能力得到了发现和发挥,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这对社区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对促进社区民主化进程都有积极作用。

家长参与和作用的发挥,与他们的认识程度和能力有关。 为此,我们要重视从家长的需要入手,在了解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提供更多的家长与培训者互动、培训者和家长、儿童之间互动的机会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培训,使家长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真正提高科学育儿的能力。

7、建立有政府各部门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或组织,积极开发学生教育的政策。

加强管理,需要突破教育的管理和责任归属仅仅是教育部门的状况,加强社区管理的责任和行为。 要抓住当前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使“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方针,成为社区的具体的目标和行动。把社区教育的管理权落实到乡政府;组成多方人员参加的“学生养育和教育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主管作用;要积极开发适宜本地的学生发展的政策,加强教育的评价、监测体系的建立,等等。

8、加大政府和社区对教育的投入,拓宽教育的投资渠道。

实现教育投资的低耗和高效,就要在提高政府和社会的投资回报率方面认真做好试验和推广,以鼓励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尤其要突破教育机构的社会功能单一性,使之成为能够为社区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活质量提高服务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社会教育发展中心,从而取得多方面的社会效益,拓宽教育的投资来源。

9、积极探索提高社区教育服务人员能力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探索提供满足不同人员需要的培训方式和指导策略,是实现社区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要针对不同知识结构的、不同文化水平的参与教育的多种人员(家长、教育志愿者、社区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这是一个新的工作领域,各级教育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同时每个县都应建立学生发展的培训骨干队伍,开展深入到社区、乡村和家庭的培训。

我们的教育建议是:

教孩子利用社区资源。一般来说,在社区当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可以成为教育孩子的场所。如社区开办的一些小型的阅览室、体育馆,父母可以定时带孩子到社区里的各种场所看看,让孩子先熟悉社区的环境。

鼓励孩子参加社区活动。社区定期开展一些针对儿童的活动,父母应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同时鼓励孩子与小区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游戏,让孩子学会交往。

和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社区里的体育设施极大地方便了运动。父母应该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在社区就近运动,这将十分有利于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教孩子学会打应急电话。社区是一个系统,社会保障体系为千家万户提供了一定帮助。如110、119、120电话,为我们遇到紧急危险情况、火灾、急病时提供了救援手段。孩子们要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在面对相应情况时懂得应变,同时对社区内设置的保护部门的电话及所在的位置等要了解。

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在社区的公共场合中,要教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如熙熙攘攘的公共场所常常会因碰到紧急情况而形成无法控制的惊恐人流,这对体弱幼小的孩子们来说会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学会躲避,如尽量靠近墙壁,抓住一个坚固的东西等。

配合社区工作。父母应该和社区组织和工作人员保持良好联系,及时了解社区有关活动,并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如家长学校等。

以上为我们实践小组此次对于望城社区孩子教育问题的调查结果,希望能够给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5

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

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甘肃临洮,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我的不少同学也纷纷加入补课大军,充当假期老师。8月6日在农村的党家墩小学,我对补课学生以及周边补习班学生总共100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大家都很期待假期,可当假期真正到来时却又不得不奔波于各个补习班。有的是看见同学都去补课,有的是家长的个人意愿,有的是学校的强制要求,那么学生自愿去补课的有多少人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

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70%

B、校外补习班21%

C、家教9%

2、你每年都参加补习吗?

A、是65%

B、否35%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20%

B、学校要求60%

C、家长要求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10%

B、能接受90%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个月0%

B、1个月80%

C、10—20天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93%

B、没有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52%

B、不支持48%

8、你认为农村就应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9%

B、不认为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25%

B、也许是现在学生学习压力大9%

C、或许是竞争激烈63%

D、没什么必要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盛行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17%

B、家庭原因6%

C、综合原因77%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硬性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数农村学生都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给学生留了半个月的休息放松时间。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者更有甚者,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就溜之大吉。

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很反感。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校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使学生不得不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期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教学进度,就不会有假期补课一说。当然老师也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学校不管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问题),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的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巨额的教育资金大部分拨给城市重点中学,忽视农村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想获得财政上的补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质量。如今中小学补课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有规定节假日不能补课,为什么学校还是要补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管。

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有好的成绩,这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而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抹杀掉了孩子的天赋,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放松休闲的时间,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较肤浅,其中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理压力。

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1、针对教育财政资金问题,建议政府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将经费投入到农村学校,使农村的教育硬件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学习环境。

2、针对教育部门的政策实施问题,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起来把国家的'假期规定(如节假日不能补课)真正落实到位。

3、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给长期在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提高老师工资等,政策适当向农村教师倾斜。

4、针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分配更多的年轻优秀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学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帮村农村老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5、针对农村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建议学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会实践的活动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一些帮助。可依拓展知识面,也可以提前接触社会,积累一些社会实践,对学生以后的自我发展会有益处。

6、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问题,即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一方面告诉家长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宣传一些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提高农村家长整体素质,让农村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

五、调查总结:

今年暑假很高兴能有机会进行这次调查,在对《农村教育现状调查》课题中,我通过对家乡当地一所小学的调查问卷作出了上述报告。本次社会实践是一次对社会的深入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历练,很期待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社会,充实自我。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6

一、数据统计

寄望方面:有43.2%的居村家长希望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对孩子的思想建设、内心感受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

关注度方面:在校表现的关注占20.5%,能否自觉完成作业占19.5%,而关注品德表现及校园生活感受的只占13%。

对错犯错方面:能采取说服教育为主要方式的占57.3%,而采取“不理他”“关在家里”“罚站”等消极方法的有22.7%。

二、原因透析

1、理念失衡。

一方面期望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另一方面把才能局限于孩子的书本知识或成绩表现;

2、方式失策。

基于对孩子的期望,在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认为严厉、高压才会对孩子有更大的触动。

三、市民声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管我上班多么辛苦,我都会和我爱人轮流对孩子的作业每天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其学习中的问题和错误。(会打孩子吗?)会,教育过程中肯定有时候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而采取一些武力,但这也是为他好啊。”梁军如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却希望读小学的孩子会有更好的'发展,考上好学校从而有个好工作。罗庆在回答记者关于对孩子的希望时也表达着相似的观点,“每次考试我都要求孩子要进到前五名,否则肯定会有些惩罚。”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许多居村家长对此并不理解,认为那是一种浪费时间的“玩耍”,还不如将书本的知识再好好学习。

四、专家评点

珠江少年杂志社主编苏颖:过于关注孩子成绩表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中国父母最爱孩子,但这种爱很多时候都只表现在给予孩子好的生活物质,忽略了孩子道德品质上的培养,以及情感的交流。还有,大多家长都只把孩子看成是自家所有物,无论自家孩子多优秀,都觉得比不上别家孩子。孩子要长大,长大后就成为一个社会人,要服务于社会,要是家长能把孩子放到社会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成长,让孩子走出家门,多接触社会,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7

一、导言:

1、调查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

我们想通过调查,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

2、调查的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共发放调查问卷176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调查对象中,离婚、丧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调查的家庭成员中,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有固定工作的约占62.83%,从事个体经营、务农及工人的约占69.91%。

3、调查的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采取封闭式问答方式。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学校教育有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乐观。以接受调查的105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0.8%;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26.5%;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30.9%;在300~5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17.69%;在200~300元者占其总数的12.38%;在2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5%。

总的看,延庆县地处边远山区,地理位置相对北京地区较差,三面环山,西临官厅水库,经济发展受其制约,就业机会少。为此,绝大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以便将来能“飞上枝头”“鱼跃龙门”。而延庆镇在延庆县属中上等之列,我校隶属于延庆镇,家庭的这种经济收入,加上99%的家长认为学校指导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亲的学历层次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我校四年级学生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大专文化以上学历的约占其总数28.31%;父母亲是初中以下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45.13%。

父母亲的职业概况也是家庭环境的一个基本要素。结果表明,父母亲是工人、农民或个体劳动者的比例约占其学生父母亲总数的63.27%;其次是一般职员,是其父母亲总数的14.6%;而机关干部及企业管理人员占5.4%。这个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亲的学历层次一致,说明了父母亲的学历同其职业相对应。

由于家长一般都在本镇范围内上班,不用花费很多上下班的时间,且,有95.58%的孩子以单独居住和同父母居住为主,因此说:家长是有能力、有时间进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观念:教育论文在线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48.67%,“当国家公务员”的占10.62%,“参军或当警察”的占9.7%, “当技术工人或做当代农民”的0%,“听其自然”的占22.12%。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多数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8.1%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27.43%,每月200~300元的占20.35%,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语、数、英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71.68%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6.6%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7.5%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7.8%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52.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95.57%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55.75%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增加作业量”等。这说明,有半数多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虽有99%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来自:小龙文档网: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报告)家务、看电视报刊、参加文体娱乐等活动上,占95%,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妈妈,约占其家庭总数的61.43%,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约占30.97%。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调查表明,有56.63%的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有31.85%的孩子乐于接受父亲的教育。且,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母亲是主要参加者。这都说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还是依托于孩子的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家庭业余生活内容有待丰富: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调查中,98.18%的家庭通过看书读报、看电视、做家务来打发业余生活,仅有11.06%的家庭选择参加文体、娱乐活动。调查结果还反映了家长投资让孩子课余时间学习的占绝大多数,且,一个孩子课余学三、四种的占相当高的比例。这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特长非常重视,但有意思的是,孩子们被动学习的占大多数。

(五)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增:

孩子除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外,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老师也是比较了解孩子的人。但是,调查显示,有63.72%的父母亲是通过家长会了解孩子,有55.75%的父母亲是通过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单进行了解,主动与老师联系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的仅14.15%,有7.9%是通过老师家访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主要是由学校,老师承担;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薄弱,只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不够,效果还不够理想。

由此可见,加强家校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和建议:

教育论文在线

(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当它与孩子的学业发生矛盾时,这个重心又发生了位移。调查表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但是这种成才观念经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许多家长看来,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从而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还是忽视精神软件方面。一些家长舍得给孩子买钢琴和电脑,但却不愿花钱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因为,家长必须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家长尤其是母亲要不断充电:

周末、假日,街头经常能看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辞劳苦地伴送孩子去参加各种辅导班,使孩子们能够从校园之外多渠道获取知识,助他们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长整天督促孩子念书答题,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有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想到自己也需要进修、充电。事实上,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无止境的漫长道路上照样有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而且这种教育远比课堂教育来得重要。

家长自身不断加压充电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学习的过程是再社会化的过程,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是沟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作为孩子,在家长的学习推动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学习。母亲对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尤为重要,但作为母亲在认识上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成长,忽视母亲自身的需要和发展,把孩子作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续,从而造成自身的发展和兴趣爱好受到制约,情感体验遭忽视,视野变狭窄。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

亲,且,孩子在家里与母亲的关系较为亲密,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因此,母亲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许多家长利用双休日为孩子请家教、报补习班,让孩子在这两天内大补特补功课,使孩子比平时更忙、更累。专家建议,每周为学习差的孩子补上两小时的功课,使其对薄弱的学科不致掉队是有必要的,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要让孩子自行安排。如果家长自觉不自觉地将孩子禁锢于文化学习的小天地里,在一定程度上就抑制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

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一是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二是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与集体性,因而又导致了针对性差,不利个别教育;家庭教育的劣势是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教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教效果。

为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1、学校教育要通过参观访问、“榜样”报告、游览山河、实践操作等方式和充分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社会知识。

2、建立典型后进生的个别教育档案,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

3、针对家教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中的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等。

4、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8

一、数据统计

学历方面:受访家长中,44.8%的家长学历在初中以下,高中的有37.1%,而大专以上的仅占8.1%。

意识方面:自认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的只占11.%,而在获取辅导孩子能力、掌握教育方法的意识方面,高达34.6%的家长竟然回答“一点都不希望”,且希望得到帮助的家长不到10%。

二、原因透析

1、居村家长学习意识淡薄,难得看书看报,更何况儿童教育、心理辅导之类的书籍;

2、居村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没有足够重视,家庭教育行为极为欠缺;

3、居村家长自身生活方式的非健康因素干扰太多,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三、市民声音

北虻闹R惶檬歉咧猩约阂渤腥希ぷ餮沽Υ螅挥幸馐度ザ院⒆拥难昂拖喙亟逃泄伎肌

记者采访中发现,排除素质的原因,相当多的家长都会用“工作”说事,以此来作为自己缺失家庭教育的借口。

四、专家评点

顺德区容桂幸福陈占梅小学校长曾宪松:家长素质的高低是相对性的,不可否认居村的家长相对城区的会稍为偏低一些,而且素质偏低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注度就明显低于素质高的家长,表现出参与教育的意识不强,有些家长甚至把孩子完全托管于学校,自己不闻不问。要改变这一点关键要强化家长的参与意识,家庭也是孩子的一所学校,家长更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要认识到教育孩子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9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曾说过,孩子五岁以前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他的今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和谐,不合拍,使我们产生了许多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为什么有的孩子说什么道理都好象知道但就是自控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整天口口声声说要珍惜父母血汗钱,但一进校门就大肆挥霍钱财糟蹋浪费衣物和饭菜呢?笔者结合长期观察,并翻阅大量资料进行实践研究,对此提出以下观点,以求教各位家长。

一、家庭教育现状和分析。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老师们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甚至难以抵制家长朋友的一句消极的话语呢。

现状之一:教子方法有失偏颇。 笔者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望子成龙”型。 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

其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

其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二)“顺其自然”型。 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从而不闻不问不管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

其一、“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

其二“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对待孩子“严”而出“格”。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希望,常常用邻居、同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家长教育孩子“严”不入“格”。在情感上,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忽视教育的点点滴滴。如“顶嘴”、“自私”、“不招呼客人”、“不孝敬老人”等等行为,有的家长往往放松对孩子的严格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行为,家长一旦醒悟,招数使尽亦束手无策。于是出现了学校里的“乖乖娃”成了家里的“小霸王”的异常现象。

现状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

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

“怪圈”之一:崇拜金钱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洗衣服、做清洁、买东西、值日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

“怪圈”之二:浪费钱物 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 (1)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2)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 (3)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 (4)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 (5)逢年过节的压岁钱; (6)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例如:某些有权有势的领导孩子一见有人求他家长办事就故意不走,装着很乖的样子不停地叔叔阿姨的叫等待红包,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学校拾到的各种衣物,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

“怪圈”之三:流行享乐 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高档自行车、电子游戏机、电子词典、随身听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怪圈”之四:唯我独尊 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例如:我曾遇到过这样的的家长和学生,家长说:“孩子从来把她不叫妈,要钱的话说:‘喂,给我十元钱’她经常含泪给我说,如果把我叫声名字我都会高兴的流眼泪。”然而孩子却得意洋洋给别人说:“我要十块他们不敢给我八块。”这些孩子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在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二、家庭教育的对策

做好父母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让孩子对你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孩子的承受能力小,或许老师的一次批评,与同学闹点小别扭等都会让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孩子小小的心灵其实与大人一样承受了许多压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学会将对孩子的爱升华,做到真正的无私。

首先,深入了解,形成教育合力。

了解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跟哪些同学交往?有哪些顾虑?每天在校发生了什么事?等等不一而足,试着去了解孩子的一切。孩子在向我们诉说的同时也缓解了压力。还要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什么显著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如6——12岁的儿童如何帮助他?一般女孩从11岁,男孩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有什么特点?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青春萌动现象,会对异性开始有好感,如何正确的引导他们?我们应该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进行指导教育。这样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致手忙脚乱,做到防患于未然。因为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不是一堂课,一个心理医生就能解决的。 孩子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他就越想干,会了就不干了。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作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是他的永远的鼓励者和支持者。在提高家长认识的基础上,采取同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其次,正视现状,建立和谐关系。

很多做家长的`自己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总是说:“我这辈子就这样了。”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总想让孩子来为他完成。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承受着来自父母双方两大家庭的压力,两大家庭的所有眼光都盯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虽然不说,但心里或许早已在反抗:“你们能不能不盯着我?你们有精力不会自己去成就一项事业吗?”所以我们的孩子其实真的很累。言传重于身教,一个有上进心,有进取精神,勤奋努力的家长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吗? 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的生理特点,还要了解自己的生命周期以及这个生命周期有什么特点。如经期、更年期等有什么特征?预先知道这些科学知识,尽量避免与孩子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孩子的青春期与父母的更年期这是两座火山,这个时期的情绪往往是一触即发,如何做到心平气和地跟孩子沟通,的确是一门学问。父母与孩子最好的关系是朋友关系。 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在实践中学习,他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新是孙子。”知识的掌握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创新意识又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后产生的。实践活动孩子乐于参加,它符合孩子学习的特点,在实践活动中孩子可用手的活动,眼睛观察,大脑思考立体地感知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智力活动中实践活动能让各种个性特点,各种发展层面的孩子都有收获。同一件手工制作,思维发展较慢的孩子,通过动手、动脑能完成,看到成功做好的成品孩子心里高兴。思维发展正常的孩子,能在手工制作时把作品做得更精美更巧妙,看到自己制成的精美制作,心里充满了成功的美好体验。思维发展较好的孩子,他们在手工制作中便附上自己的想像和创意,让手工制作过程充满了创造的乐趣,看到与众不同的作品心中充满了创造带来的愉快体验。

此外,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其三,学会思考,理解教育内涵。 学校不是教育的唯一,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但教师本人是普普通通的人。教师最大的职责首先是传播知识,解答孩子对知识的困惑,然后才是传授做人的道理。试想:作为父母每天只面对一个孩子有时都会感觉头疼,感觉教育困难,一个老师他要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

面对许许多多突发性问题,自然有力不从心之处,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理解。这时家庭教育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不是简单、机械的动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无一不影响到他。做父母的应该把眼光放宽放远,不要只盯在孩子的学习上面。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附庸,是与学校、社会环境教育并列进行的。家庭教育有时表现在“潜移默化”上,用一句诗词来表达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想让自己的孩子做到哪点,首先我们家长要能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它浓浓的亲情,它是无与伦比的,是任何教育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抽时间陪孩子,让他们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生活,学会如何处事之道。

中国当前的教育状况逼着孩子走高考的独木桥,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许多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已不是童话。不知大家有没有到过人才交流中心,潍坊的人才交流中心每周都要举行一次招聘活动,各大企业急需的人才不是什么白领,而是具有各种技能的蓝领技工,热门专业不一定会有发展空间。 成才的道路有千万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为父母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面。我们都希望孩子幸福快乐,但不是孩子考上大学,有个良好的职业他就会幸福。我们要做的只是当好孩子的参谋,适当扶持,根据自身条件,来成就孩子的学业、事业,继而成就孩子完美的人生。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0

一、调查目的

目前,很多父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当,以打代教,或放任不管,娇生惯养,甚至溺爱、姑息迁就,一些市侩思想、不良生活习气和作风带给孩子恶劣的影响。而这一部分学生多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障碍,正常的教育和管理手段在这类学生和家长面前表现的苍白无力。另外,凡河中心小学的学生还有其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工作流动性大,在家的时间很少,学生多由祖辈、亲戚照料或独自在家,只能满足学生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对学生很少或很难做出有效的监控和管理,长时间的失控导致学生丧失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状况良莠不齐,教育质量不理想,令人堪忧。为了有针对性、有效地帮助广大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使学生在较好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对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问卷方式

三、调查对象:

本校四至六年级部分学生家长

四、调查时间:

20xx年9月-10月

五、调查内容:

A、家庭基本状况调查:父母教育程度、职业特点、业余爱好、家庭经济状况等。

B、家庭学习情况: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学习的认识程度。

C、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

D、家庭教育的效果,初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发现: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许多孩子上课时表现生龙活虎,而学习成绩却很不理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引起了我的调查兴趣。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由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下实现的。然而,我在凡河中心小学小学实习的时候常常能听到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对某某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我每到周一就要从头再来,我都筋疲力尽了。老师发出这种无奈地声音,抱怨着家长的不配合,对学生更是失望与严厉,恶性循环着。

问题一:“不管不问”型,家长认为我花了很高的学费,把孩子送到小学来,孩子的生活学习就都应该由老师、学校负责。

例子:这个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放学后不直接回家,而是由代理家长接到课后补习班写作业,然后家长下班后再到补习班接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以为有老师,有学校,有补习班就够用了。

问题二:“望子成龙”型,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传统教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其

一、重视分数。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倘若孩子考了个好分数,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倘若孩子考差了,家长几天都没有笑容。其

二、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孩子请“家教”、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校的功课以外,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

例子:我是一年六班的实习老师,在我们的班级常常会听到孩子这样说“我妈妈说这次我考试考一百分,就给我买一个····礼物”。你还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耽误写作业的时间,常常把学校的值日任务自己承包下来,殊不知对孩子的锻炼是很重要的。

问题三:“过分溺爱”型,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外公、外婆等“隔代人”。俗话常说“隔代亲”。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理能力差,要他人帮助收拾书包;表现很自我,缺乏对他人、集体的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的。

例子:我们班级就有一个自理能力特别差的孩子,而且特别怕自己在同学面前吃亏,自己的奶奶总是在班级同学面前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别欺负我孙子”,他更是对自己的同学大打出手,不让自己吃一点点亏。

二、家庭教育的几点建议

1.父母要以身作则。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凡是希望孩子做到的,父母一定要自觉做到。只有大人说到做到,教育孩子时你的话才有说服力,孩子才不抵抗。

2.注重“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不良行为。既然我们要教育孩子,我们就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当然也不包庇迁就原则性错误)。切忌习惯性地批评孩子缺点和不足,更忌当着别人的面数落孩子,这样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3.积极适当地帮助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这时家长要伸出热情之手予以适当帮助(切忌无原则地全权代劳),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不断树立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全家拒绝不合理要求。

现在好多家庭是三世同堂,又都是独生子女,由于“隔辈亲”缘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容易过分袒护孙子女的不良行为,满足孩子不合理要求,从而助长了孩子的自私、任性毛病的发展。这时,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之间一定要多多沟通,形成一致意见,无论是谁都不能无原则满足其不合理要求,任其怎样哭闹,也不能这个批评,那个呵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自私、任性、不讲道理毛病的发展。

5.与老师保持经常性沟通。

孩子入学之后,每天有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其学习的优略、品质的好坏等各方面的表现,学校和老师掌握的比较清楚,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所以不但要积极参加家长会,更重要的是平时多与老师保持沟通和联系,随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综合表现,既要了解其优秀的一面,还要掌握其缺点和不足,随时纠正不良行为。

6.父母要及时“充电”。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日新月异,要承认孩子的社会属性,父母一定要不断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将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理念赋以现代新的思维和方法,使孩子更加容易接受和认可,否则不但达不到你想要的教育结果,而且还会在子女心中留下保守、呆板、不爱学习的形象,久而久之必将出现孩子不听教诲的局面。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家庭是“百年树人”的起点。古代教育家荀子说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是强调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家长,永远不要只会去责备孩子,而要更多地去反省自己是否是一个称职的家长。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1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嘉兴市仅18岁以下未成年在校生就有60多万人,显然,他们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党委、政府主导的家庭教育工作是一件值得关注的大事。为此,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妇联、市教育局于20xx年5月组成课题组,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对象是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学生及其学生家长,还有学校教师。向五县市二区发放问卷3050份,其中,中、小学生问卷各850份,教师问卷600份,家长问卷750份。参加座谈会的有市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县(市、区)妇联、教育局、关工委有关同志,约60人。除政策文件、专家论文及我市相关资料外,还查阅询问了周边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家庭教育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家庭教育是一种家庭私事”的观念上,由此,社会和政府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研究不够,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关心和引导不足,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经验的积累,科学性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按照国家、省有关要求,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家庭教育工作已有了明显的`改观。同时,社会进步和家长文化素养提高,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机制和工作网络已经形成。

20xx年,我市成立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宣传部部长任组长,市妇联、市教育局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文明办等10个单位为成员,成员单位分工合作,职责明确。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同时,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范畴,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全市家庭教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家长学校是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学校家长学校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建,目前已做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20xx年,由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关工委联合主办的市社区家长学校总校正式挂牌成立,现多数乡镇(街道),村(社区)已成立家长学校。

XX年,我市成立了嘉兴市家庭教育学会,这是家庭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学会成立两年多来,确立了一批“xx”期间的市级课题,为开展理论研究明确了重点和方向。同时,连续2年举办家庭教育工作论坛、评选优秀论文,编撰《嘉兴市优秀家庭教育论文汇编》。XX年,市妇联关于新居民子女家庭教育的调研报告在“中国妇女网”发表。科研水平往往反映工作水平,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变化。

(二)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初步形成。

调查反映,我市除广大学校教师这支队伍外,已初步形成行政管理、专家、讲师团、志愿者及社工等家庭教育工作队伍。

一是行政管理队伍。由妇联、教育、卫生、人口计生等部门行政干部组成,他们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组织学会各项活动,制订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负责协调实施。

二是讲师团队伍。我市现有各级各类讲师团队伍上百支,拥有成员上千人。他们深入学校、社区和农村,传播家庭教育先进理念,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为家长释疑解惑,是活跃在家庭教育第一线的主力军。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2

一、前言

李家巷镇中心小学位于长兴县城东南的李家巷镇,先后被评为湖州市实验学校、长兴县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校以素质教育为抓手,大力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受到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赞誉。

我校所处的李家巷镇是浙北有名的石城、建材之乡,传统的建材业比较兴旺,镇域经济比较发达。多数学生家长在石矿、石粉厂等建材企业工作或在家务农,文化层次相对较低,思想观念陈旧。多数家长较重视家庭致富和享受,但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多数家庭教育氛围不浓,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与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不利于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看出,我镇家庭教育状况良莠不齐,教育质量不理想,令人堪忧。为了有针对性、有效地帮助广大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质量,我校于20xx年12月,承担了县教育局关于《构建家庭教育指导网络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长兴县矿区小学学生家庭教育调查与策略》的研究,成立了以校级领导为核心的课题组。该课题旨在通过学校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对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与了解,不仅承担对学生的`教育还要承担对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的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以期提高矿区学生家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让素质教育走进学校、走进家庭和社区,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茁壮成长。课题研究立足于李家巷镇(长兴县矿区)实际,在县教育局课题的组织指导下,扎实做好矿区小学学生家庭的调查和研究工作,逐步实践和探索,力争研究有价值、理念有特色,真正达到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问卷方式

调查目的:初步了解我校学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为探索有效的改善家庭教育的策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调查对象:本校一至六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全部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是104班、201班、302班、401班、503班、601班,回收问卷368份,有效问卷368份。

调查时间:20xx年3月10日—6月10日。

调查内容:

A、家庭基本状况调查:父母教育程度、职业特点、业余爱好、家庭经济状况等。

B、家庭学习情况: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学习的认识程度。

C、父母的教育方式、方法。

D、家庭教育的效果,初步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地办好家长学校,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全面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逐步转变教育理念:

①指导家长信任孩子。

②指导家长与邻为善,建立和睦的家庭。

③指导家长全面看孩子。

④指导家长多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家长做到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5、着力宣传和弘扬平凡有为的家庭教育的事迹,有效地克服部分家长教育子女的“极左或极右”的现象,使家长走出家庭教育的弊端和误区。引导家长认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只要努力和勤奋,也能成才,做出成绩来。

6、针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家长,则要引起他们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切不可顺其自然,引导家长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孩子的教育管理,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否则后悔无穷。尽量减少“代理家长”的出现,严格要求子女,言行一致,避免孩子养成不良习惯,“贻害”终身。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3

按照学校要求,我们对研究院小学五年级二班的48名学生进行了家访。调查方法采取了实地家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调查问卷为主,实地走访为辅,以补充详实的资料。共走访了16个学生家庭,发调查问卷48份,有效问卷48份。

本次家访调查的内容有了解和掌握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生活习惯以及家庭教育状况;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与家长共商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方法和手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家校共建,共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此外,还要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及老师教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一、调查问卷结构及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8道题目和一个表格,表格调查学生及家长的自然情况。其中封闭式选择题目16道(第1-15道和第17道),半封闭式选择题目1道(第16道题目),开放式题目1道(第18道题目)。

具体题目及调查情况如下:

1、您认为家访的时间应该怎样定?

96%的家长选择了“学期中发现问题及时家访”,如此集中表明家长们对孩子问题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这点在随后的随机抽样家访中也得到了证实。

2、您愿意接受哪种沟通方式?

94%的家长选择了“打电话”沟通,其他选择了“到家家访”,没有人选择“网络家访”和“写信”。现代通信比较发达,人人有手机,打电话也很方便,这可以理解,但是,从另一方面看,电话方式有快捷的优势,可以随时通话,但据点是功能不是很多,另外,个别时候需要老师自己掏话费,其实,网络家访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00后”孩子的家长一般都是70后,应该对网络比较熟悉,网络交流中的留言、邮件、QQ群群发等功能已经被很多企业作为网络办公用,是比较成熟的,很多孩子已经有QQ号,只不过大部分用在了玩乐和游戏交流上,盲目地“练级”。我校推行的“校讯通”业务也在网上,这项表明“校讯通”业务还没有很好地使用,应该提倡。

3、您家里负责孩子教育的主要人员是?

55%的选择了父母,35%的选择了母亲,10%的选择了父亲,无人选择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表明这一代独生子女的教育大多是由父母来教育的,但这并不表明这些家庭都是由父母共同协商来负责子女教育的,大多数家庭是母亲在家庭职能中分工的管教职能大于父亲。即真实的情况可能是:选择了父母共同教育的`可能是父母商量、母亲负责的时间多于父亲,但选择了父亲的却很可能真是父亲对家庭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很多新生家庭婚后对原生家庭在育儿、生活起居等多方面仍有依赖,但还是无人把教育归于原生家庭,表明父亲们对育儿问题的重视、父母素质提高、有教育孩子的能力,愿意承担责任。

4、家里有多少本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书?

70%的家长选择了50本以上,20%的选择了30本左右,10%的选择了10本以下。表明家长们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为重视。可以得出结论,现在的孩子不缺书,也许他们缺的,是读书的气氛、读书的时间和对读书的引导还有,就是真正的好书。

5、孩子有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吗?

90%的家长选择了“有”。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这表明在家校互动下,学生们基本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小学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到初中能更好地适应。这里的学习习惯包括、主动学习、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等。

6、您亲自为孩子购买图书或学习用品吗?和7、最近半年您问过孩子心里想些什么吗?12、你能主动就孩子教育问题与老师沟通吗?

96%的选择了“经常”。表明家长们对孩子学习非常关心和支持。

8、您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方式是?

40%的家长单选了“听孩子汇报”,有30%的选择了复选项“看考试成绩”和“到学校问老师”,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情况了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只有30%的家长单选择了“看考试成绩”,另有10%有家长偶尔过问。表明在家校互通方式上,有的家长可能因为时间原因平时问一下孩子即可,很少和学校接触。有部分家长通过向老师、向学生打听等方式综合了解。家校沟通的方式基本是畅通的。

9、您帮助孩子制定过学习计划吗?

60%的家长选择了“偶尔”或“没有”,40%的家长选择了“经常”,表明存在着学习计划不被重视,或者因为家长没时间、不够专业,也许因为孩子们没时间、对于五年级大孩子亲子交流互动不够等原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有计划,那种盲目地、随意、随机地学习往往事倍功半,效率不高。希望家长们能够尽早地理解到这一点。

10、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时,您的态度是?普遍选择“主动与老师联系,积极处理”。

13、您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应该是?100%全选“家校共同协作”。

表明家长们态度认真,相信学校、相信老师,不会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家长理念到位,认为“家校共同协作”才是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无疑使这次调查使得这些理念更清晰。

11、您怎么对待孩子的家庭作业?

90%的家长选择了“让其自己做,然后检查指导”,其他选择了“不过问”。表明大部分家长还是没有撒手孩子作业,还是处于“扶上马、送一程”的阶段。那些不过问孩子作业的家长有的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够独立自主地写作业,有问题能够积极处理。

14、在教育孩子方面,您最大的烦恼是?

50%家长选择了“不知道教育方法”,25%选择了“夫妇意见不一致”,25%选择了“没有时间”。这个问题恰当地反映出了现在家长们对教育孩子的烦恼,表明家长们对教育方法有很大的期待,严格说来,管教和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习成绩和心灵的成长这些都是不等号,也并非新话题。现行体制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划分不细,家庭教育包括什么内容,家长们更是不得而知,还处在抽空学点、学点是点、随波逐流中,造成了家长盲目教育或管教,不懂方法。夫妻之间也是“谁声音大听谁的”,有些问题讨论半天没有正确答案,再加上时间有限,这些教育的大是大非问题很可能就搁浅了。这也表明我们开展的家长学校非常好,采取了发放《中国少年报》等方式,这些都应该继续坚持。不过,也应该创新方式,增加家校互动的途径和渠道,以提高家长亲子互动有方式方法,促使亲子间、夫妻间、其他成员间尽快、更好达成一致意见,促进孩子学习与全面成长。

15、您对本次家访的满意程度?

基本都答满意。

16、您希望老师在家访时和您交流学生哪些方面情况?

大部分选择了学习、思想,少数选择了行为习惯。

17、今天,您希望老师在家访时侧重关注学生哪些方面?

这是一道多选题目,共16个选项。其中,最多的6项依次为:课堂学习、集体活动、行为习惯、自信程度、口语表达和人际关系。最后4项依次是:班干培养、科技技能、倾听能力、劳动能力。在家长最关心的6项中,学习第一位,第二重要的是集体意识;6项中两项涉及个人,4项涉及到社会性,如集体活动、自信、口语表达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表明,家长们关心的不仅是学习,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也极为重视,认识比较到位。值得提出的是自信程度这个特质为广大家长所重视,表明现在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做更多的努力来提高,因为自信的后面可能就是、口语表达,可能是人际关系,可能的情况是口语表达不好、人际关系不畅的原因是不够自信,这是根本原因,需要加倍注意。

18、你对学校发展有哪些意见,怎样实施?

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大家集思广益,主要是认识到学生教育要全面提高,学习、身体、社会等多方面。比如“希望学校在管理上更人性化,更体现对学生的教育与关怀,让孩子在长大的同时更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再比如“希望更多地尊重孩子的个性,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挖掘潜能,发挥特长”;比如“在学习的同时,全面提高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发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生活能力”等等。反映了家长希望孩子们全面成长的多方诉求。

二、本次家访调查的启示

1、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家访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 ”通过家访,教师同家长交流情况和意见,统一认识,既帮助我们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又帮助家长改进家庭教育,从而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我们做教育工作的,必须充分认识家访的重要意义。

2、家访要及时经常。

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在学生的问题刚露出头的时候,抓住时机及时展开调查,以利于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学生取得进步、学生情绪反常、学生生病都要及时进行家访,这样取得的效果往往比滞后解决要有效益多。

3、家长的家庭教育知识急需补充。

作为家长,人人都希望孩子好,成绩优秀、沟通能力强,但是很不幸,独生子女的家庭却大部分老师盲目的,孩子之间、家长之间的差异大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要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家校及时互通等多种方式,提高家样互动的频次,不能半年来一次,一次管半年――以便更好地提高家长意识和能力,让家长了解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做好辅助工作和家庭教育,使家校互通,一个思路,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4、家校互动方式和渠道需要创新。

与其说是家访,不如说是家校互动的方式,需要创新。要多渠道、多方式、及时进行。就我们学校来说,应该鼓励学校、老师、引导家长使用校讯通业务,比如发作业、报成绩、提示安全、活动通知等,使用电脑网络进行交流,是一种省时、高效、有效的沟通方式。此外,在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应及时利用召开班会、家长会等方式进行总结,与家长面对面沟通比任何现代化方式都有效。电话交流作为一种及时的补充方式。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我们深切的体会到,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多么的重要,要把研究院学校建设成为油田矿区的优秀学校, “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振兴民族,科技兴国,教育为本 ” 更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按照教育和成长规律来做事。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4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安全等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我校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53名。调查显示,有98 %的属父母外出务工,31.4%的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6%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在留守儿童中,一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占23.79%,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占9.6%;由叔、伯、姨、朋友抚养的占4%;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占76.21%,其中95%是父亲外出务工,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孩子。二是在留守儿童父母中,40%的每1-3个月回家一次,45%的半年回家一次,15%的一年以上回家一次。三是务工情况,30%的在本市打工,30%的在省内打工,40%的在省外打工。四是在与父母联系方式上,97%的电话联系,很少写信联系。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7%;学习良好,占18.3%;学习成绩一般,占60.1%;学习成绩较差占5.9%。其中,有62.7%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37.3%。

4、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0%。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33%。近30%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二、存在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3、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由于父母在外打工,部分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缺乏父母的督促指导,主动性、自觉性不高。95%的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产生各方面的压力,如开家长会没有父母参加,和同学发生争执得不到父母的引导,有时还受其他同学的轻视和欺负,这些压力的产生致使留守儿童心理变异,逆反心理增强。在学校违反纪律,和同学产生摩擦,在老师眼里成了班里的问题生;加上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不注重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留守儿童在家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和管理,生活自由散漫,加上临时监护人大多是隔代老人,对孩子溺爱放纵的现象,进一步助长他们任性、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市局支持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2、切实执行规定政策,确保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对外来无务工子女学校尽力接收其入学,并按学区内学生对待,一视同仁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创造条件。

3、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外来学生)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4、学校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校以工会牵头,组成以党支部、团队、班级等组织为主的关爱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成长的组织网络,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入学、困难学生补助等实际问题,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环境。着力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研究,认真履行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职责,大力发展家长学校等家教服务网络,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外出务工父母和监护人改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使社会真正和谐。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15

一、导言:

1、调查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间不能割裂开来,缺少那一个环节,都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想通过调查,研究农村家庭教育的一些现实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农村家庭教育,使我们的下一代健康成长,促使农村家庭教育更加合理健全。

2、调查的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宁远县舜陵五小部分学生,随机发放家庭基础教育(家长卷):80张,有效问卷66张,有效率82.5%平均年龄35.6岁最大年龄的为62岁最小的年龄为22岁其中男士占总调研数的45%女士占总调研数的55%,发放家庭基础教育(学生卷):80张,有效问卷75张有效率93.8%调查对象主要分布在三年级到六年级,男生所占比例为56%女生为44%。

3、调查的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学生问卷采取封闭式问答方式。家长问卷以封闭式问答为主,在关于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建议方面,采用开放式征询,以口头表达为辅。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况

1、从家庭的经济收入来看:

以接受调查的50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60%;在6000~10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8%;在3000~6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22%;在3000元以下的占其总数的10%。

2、从家长的学历及职业来看:

父母亲的文化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与方法。而父母的学历层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文化水平的高低状况。调查表明,舜陵五小学生父母亲的学历情况是:父母亲是大学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22.6%;父母亲是高中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55.4%;父母亲是小学文化学历的约占其总数的22%。父母亲的职业也是对家庭教育起重要影响的要素之一。结果表明,父母亲农民的比例约占其总数的12.6%,有职业的占总数的87.4%。

(二)家庭教育观念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读书深造的占86.5%,尽早养家糊口的占5%,“听其自然”的占8.5%。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多数的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富裕,对于智力投资很重视。调查表明,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购买学习用品(书包、文具等)、辅导书资料、电子教辅产品等用品、课外培训费用等这些占家庭教育投资的95.6%以上。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在家庭教育内容上,56.8%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14.7%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25.3%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也只有3.2%的家长觉得顺其自然,没有特别关注。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86.7%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孩子犯错误时应采取先找原因后批评教育的方式。但却有13.3%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等。这说明,有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存在严重的问题,这样容易导致孩子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此外,虽有99%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空闲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大部分空闲时间都用在了做家务、看电视,打牌等活动上,占85%的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家庭业余生活内容需要丰富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调查中,在双休日34.8%的家长要求孩子在家学习,有14.6%的家长让孩子休息玩耍,有8.4%的家长让孩子做家务,大约39.8%的家长随孩子自己安排,还有2.4%的家长让孩子参加培训班。调查结果反映了家长投资让孩子课余时间学习的占了近一半,这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非常重视,但是,孩子们被动学习的占大多数。

(四)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需进一步增强

孩子除了与父母生活的时间最长外,与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因此,老师也是比较了解孩子的人。但是,调查显示,有34.9%的父母亲是通过老师家访与家长的联系单进行了解,很少主动去与老师交流,主动与老师联系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占24.5%,有40.6%是碰到问题才会去找老师交流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上面的结果分析表明: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主要是由学校,老师承担;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薄弱,只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而且现阶段的家校联系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不够,效果还不够理想。由此可见,加强家校联系,提高认识,增强家长主动参与的意识,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育人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论和建议

(一)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每个家长具有全面而长远的素质教育意识,特别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家庭充分认识到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当它与孩子的学业发生矛盾时,这个重心又发生了位移。调查表明,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但是这种成才观念经常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许多家长看来,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学问的专家学者,从而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

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还忽视精神教育方面。一些家长舍得给孩子买各种资料书籍甚至请家庭教师,但却不愿花钱学习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因为,家长必须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如: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会,造成失足。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参加培训,了解少年儿童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二)家长要不断学习

周末、假日,经常能看到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不辞劳苦地伴送孩子去退休老教师家,要求辅导孩子学习,使孩子们能够从校园之外多渠道获取知识,助他们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长整天督促孩子念书答题,自己却不读书不看报;有的家长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想到自己也需要进修、充电。事实上,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在为人处事方面给予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无止境的漫长道路上照样有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义务,而且这种教育远比课堂教育来得重要。所以家长自身不断加压充电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学习的过程是再社会化的过程,是自我充实、完善的过程,是沟通、影响、感染孩子的过程。作为孩子,在家长的学习推动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学习。

(三)给孩子成长的空间,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许多家长利用双休日为孩子请家教、报补习班,让孩子在这两天内大补特补功课,使孩子比平时更忙、更累。专家建议,每周为学习差的孩子补上两小时的功课,使其对薄弱的学科不致掉队是有必要的,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要让孩子自行安排。如果家长自觉不自觉地将孩子禁锢于文化学习的小天地里,在一定程度上就抑制了孩子的全面发展。

许多家长只知道让孩子学习,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问题的关心。一味要求孩子学这学那而忽视孩子的感受,没有很好的与孩子进行交流从而导致与孩子的代沟,这样即使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往往是等事情发生了才恍然大悟。及时的与孩子进行交流能促进与孩子的感情,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

(四)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从学校教育看,其劣势一是时间、空间、内容、形式的限制,二是由于过分强调统一性与集体性,因而又导致了针对性差,不利个别教育;家庭教育的劣势是因家长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质的差别和家庭经济状况、成员结构之不同,给家庭教育的有效性造成了较大麻烦,这是近几年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二是家庭教育方法的相对简单化、单一化,直接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效果。为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扬长补短,整体互补:

1、学校教育要通过参观访问、“榜样”报告、实践操作等方式和充分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社会知识。

2、建立典型后进生的个别教育档案,实行全方位的有效监控。

3、针对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方式,集中指导家教方法,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如:六一节、元旦节中的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等。

4、家长应是儿童的第一任心理辅导老师,要密切关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细微变化,从孩子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育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附件:

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家长卷)

基本信息:年龄:____性别:_____

一、家庭基本情况

1.您有几个孩子:( )

A.一个孩子B.二个孩子C.三个孩子D.更多

2.您的工作性质:( )

A.农民B.进城务工C.外出打工D.无业

3.您家庭的月收入:( )

A.3000元以下B.3000—6000元C.6000—10000元D.10000元以上

4.您的文化程度:( )

A.小学或小学以下B.初中C.高中D.大学及大学以上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