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范文 > 试题试卷

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附答案)

一躲鲜花

【简介】感谢网友“一躲鲜花”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附答案)(共3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附答案)

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创立了著名的落体定律的是

A、伽利略 B、牛顿 C、斯蒂芬 D、爱因斯坦

2、牛顿力学体系的重要特征

①以实验为基础②以数学为表达形式③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④可以用物理学精确表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牛顿提出的定律有

①惯性定律②加速度的比例定律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④万有引力定律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4、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是

A、自由落体定律 B、加速度定律 C、经典力学体系的确立 D、相对论的提出

5、《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于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6、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

A、惯性定律 B、加速度定律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7、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著名的量子概念,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是在

A、17世纪末 B、1687年 C、19世纪 D、19

8、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的是

A、亚里士多德的发现及其研究研究方法B、伽利略的发现及其科学研究方法

C、爱因斯坦的发现及其科学研究方法 D、普朗克的发现及其研究方法

9、对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B、前者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C、前者完全否定了后者 D、后者完全否定了前者

10、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的是

A、牛顿力学 B、量子力学 C、相对论力学 D、亚里士多德的力学

11.19世纪末在物理学领域出现的的所谓“物理学危机”说明( )

①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②经典力学并不是什么“经典”,并不科学

③ 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是不正确的 ④物理学将面临一场重大革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是指( )

A.它否定了“地球中心说” B.客观地揭示了地球行星和太阳的关系

C.“日心说”是绝对科学的 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摧毁了教会的信条

13. 中新社台北四月十九日电世界第一高楼台北101大楼十九日晚七时许,呼应“物理照亮世界”的活动,点亮灯光,凸现“E=mc2”,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相对一百周年。相对论提出的历史意义有( )

①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②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③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④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下图反映了伽利略被教会审判的情景,不久他被判处终身监禁,1983年罗马梵蒂冈正式承认350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据此回答,正确的是( )

①伽利略的“异端”活动引起了教会的恐慌

②《天体运行论》一书摧毁了教会的信条

③《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④罗马教皇无可奈何地承认了日心学说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力学提出了迫切要求

B. 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

C.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D.同时代的众多著名科学家的协同一致的通力合作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象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那浩瀚的真理之海洋,却还在我的面前末曾发现呢?”

——牛顿临终遗言

材料二: 有一次,一个美国记者问爱因斯坦关于他成功的秘决。他回答:“早在19,我还是二十二岁的青年时我已经发现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这公式的秘密告诉你,那就是A=X+Y+Z! A就是成功,X就是努力工作,Y是懂得休息,Z是少说废话!这公式对我有用,我想对许多人也是一样有用。”

材料三: 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 19世纪理论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其中也隐含着巨大的危机。海王星的发现显示出牛顿力学无比强大的理论威力,电磁学与力学的统一使物理学显示出一种形式上的完整,并被誉为“一座庄严雄伟的建筑体系和动人心弦的美丽的庙堂”。在人们的心目中,古典物理学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我们知道“秘决A=X+Y+Z”带给爱因斯坦成功,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伟大成就。

(2)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普朗克老师对他的告诫”,近乎完美的经典物理学存在什么局限性?

(3)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觉得这三位科学家能给你什么启示和动力?

17.阅读下列相关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和感悟。

材料一: 爱因斯坦在196月和9月发表了两篇有关狭义相对论的论文,被誉为具有改变历史进程的深远意义,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全新概念,这一年被称为物理学的“奇迹之年”。为了纪念《相对论》诞生100周年以及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联合国第58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年定为“国际物理年”。

材料二: 50年后的今天,蓬松浓密的白发和垂下的胡须仍然是爱因斯坦独有的天才标志。这位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西方文明史中只有牛顿、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爱因斯坦用于还以事物真相的思想和方法为电脑、卫星、电信、激光、电视、核能和原子弹的问世作出了贡献。爱因斯坦是位漫画式的人物:他不会开车,喜欢从普林斯顿的办公室走回家,他喜欢边走边拿雨伞在铁篱围墙上一格一格划过,错过一格就从头再来过。在这些孤寂的时刻,爱因斯坦沉浸在对宇宙“永恒之谜”的思考之中。

——《爱因斯坦智慧无人匹敌》华盛顿时报

材料三: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在北京在出席“世界物理年”纪念大会时表示“因为爱因斯坦在我们小小的地球上生活过,我们这颗蓝色的地球就比宇宙的其他部分有特色、有智慧、有人的道德。”

16.(1)①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的研究,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爱因斯坦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相对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②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出现的现象及光的本质,进一步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

(2)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9世纪理论物理学达到了巅峰状态,物理学似乎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②经典物理学所研究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易于理解的宏观世界,没有涉及人们没有直接经验的微观现象。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

(3)①科学真理需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精神。②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入,科学理论在不断完善和创新,只要勇于探索、不懈追求,就能有所成就。

17.提示:爱因斯坦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而他的伟大成就将永放光芒,他的科学精神将世代相传。(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进行论述,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篇2:高二历史测试卷以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5分,计60分)

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下列言论与上述材料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B.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2.“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是

A.春秋时期的道家思想B.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C.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D.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3.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董仲舒

4.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B.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C.王阳-想主观激进D.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5.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

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这些“论”的共同基础是

A.以-道德为核心B.以哲学探究为己任

C.贯穿唯物、唯心之争D.穷理的目的在于至极

6.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

A.精英政治B.代议制民主C.直接民主D.贵族政治

7.以下是1919~19《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的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8.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见,胡适主张()

A.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B.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

C.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D.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

9.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水准超越前代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10.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达尔文

11.“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期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

A.以人为本,关注社会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

C.民主权利,源远流长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12.他的作品是“动荡时局的最明确的表达”、“迎合了无神时代的猎奇和逃避心态”,他的艺术是“孩子式的病态”的“无理的表现,免费的游戏”。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说法的是()

13.解放思想往往是改革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次思想解放的相同点有()

①顺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②以反对个人崇拜为重点内容③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④有利于破除计划经济的束缚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4.“在热爱艺术的人看来,这个词的含义只是新艺术的到来;在学者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研究古典文化之风的恢复;在法学家看来,这个词的含义是古代习惯法的结束。”文中的“这个词”最有可能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15.下面哪一部作品第一次将反封建旧道德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16.1927年,-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这段话意在说明()

A.党中央认识到革命必须重视农民的作用

B.农民是检验中国革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

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动的倾向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思路趋向清晰

17.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

深的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8.下表中的人物及其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

是()

A.思想启蒙与挽救危亡并重B.实现中国工业化,自强求富

C.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D.推动中国近代化,挽救民族危机

19.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东西方两部的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剧照,当时两剧在中国和西方上演时均引起轰动,他们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

B.描写了社会历史演变

C.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20.严复在《辟韩》中指出:“夫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正是他们这伙大盗,“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严复尖锐批评的是()

A.闭目塞听和愚昧无知B.君主的德行与政策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封建君主-制度

21.从理论上来说,虫洞(一种假说,是指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不仅可以切割空间,还能切割时间。近期,有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发表文章,提出了利用虫洞或可能穿越回过去。其可能利用到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相对论B.量子论C.牛顿力学D.太阳中心说

22.宋德金在《<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中介绍:“从1979年起,《历史研究》开始实现向学术刊物回归……开拓研究领域,借鉴国外史学研究成果,倡导社会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这是因为我党()

A.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B.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

23.有学者认为,康有为在文化方面的变革摧毁了儒家的经书,中国政治权力就此失去了正当的来源,在社会基础上失去了连续性。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激进变法有助于革命思潮的萌发

B.清王朝的合法性遭到维新派怀疑

C.维新变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D.维新变法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

24.彼特拉克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以上观点反映了

A.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B.反对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C.反对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D.维护教会的神学和世俗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13分,第26题13分,第27题14

分,共40分)

25.(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有多一教,日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

以为教也,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

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释道犹劝人以善,小说专导人以恶。……世

人习而不察,辄怪乎刑狱之日繁,盗贼之日炽,岂知小说之于人心风俗者,已非一朝一

夕之故也。

——(清)钱大昕(1728~1804)著《潜研堂文集》卷十七《正俗》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明清小说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

(7分)

材料二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

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

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

门的,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概括材料三中作者对“中体西用”的评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体西用”

的实践所产生的积极影响。(8分)

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材料四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4分)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有何特点?实践结果怎样?(3分)

27.(14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文明演进的重要力量。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材料三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材料五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在1501~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材料二中论及的中国科技停滞不前的原因,遭到了某同学的反驳,请为他提供反驳词。(6分)

(2)材料三认为中国“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材料四却告诉我们在此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两者相互矛盾吗?请说明理由。(5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3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BDABC6——10AABDB11——15ADCBC16—20CCDCD

21—24ABAD

二、非选择题:

25.(11分)

(1)观点:①小说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②小说的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③小说导人以

恶,破坏社会风气,有悖于传统主流思想。

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

文化心理需求使小说的创作盛况空前。

(2)评价;①“中体西用”的提出符合当时中国的时代发展水平;②当时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影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对外国经济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刺激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答其中任意三点6分)

26.(13分)

(1)异:学习西方技术(自强求富),维护封建制度;(2分)

挽救民族危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社会改良)(2分)

(2)特点:政治革命,-满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分)

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1分)

(3)道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1分)原因: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或答具体史实);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受十月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3分)

(4)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1分);特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1分)结果: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1分)

27.(14分)

(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或由世界转为日渐落伍)。反驳词:中国科技在明清以前一直西方,期间士大夫和儒学一直居于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明代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而明代则是士大夫和儒学在传统社会文化中开始衰落的年代。(6分)

(2)不矛盾。由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使我国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但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卓绝努力,独立自主地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5分)

(3)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国家政策支持、教育水平、时代需要等。(3分)

篇3: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题附答案

试卷试题

一、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年6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

A.林则徐B.康有为C.李鸿章D.魏源

3.中英《南京条约》内容中,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部的是()

A.上海B.宁波C.厦门D.福州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保护鸦片走私B.中国禁烟

C.打开中国市场D.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5.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

6.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7.被掠夺焚烧的圆明园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的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中()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l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A.西安B.南京C.永安D.安庆

9.下图是2000年保利集团以3000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A.-B.英国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10.2010年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x疆建设和发展的步伐,天山南北迎来了美好的春天。无独有偶.晚清的他,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x疆,并建议设立x疆行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辽阔的西疆完成了中华民族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材料中的“他”是()

A.林则徐B.邓世昌C.左宗棠D.曾国藩

11.某部电影中有如下片段:1894年9月,黄海大东沟,中国北洋舰队致远号朝日舰撞去?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请你为该电影题名,最适合的片名是()

A.《火烧圆明园》B.《甲午风云》C.《太平天国》D.《武昌起义》

12.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B.开埠通商C.协定关税D.设立工厂

13.2011年是《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某学校以此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以缅怀历史、勿忘国耻、奋发进取.下列对《辛丑条约》内容和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图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4.下列国家中,没有参与八国联军的是()

A.美国B.比利时C.奥匈帝国D.意大利

15.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华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C.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7.19世纪60年代,随着外国入侵的不断加深,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响应“师夷长技”的口号,掀起了()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18.他,历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创海军,建企业,为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是()

A.李鸿章B.曾国藩C.左宗棠D.林则徐

19.中国近代化开端于()

A.国门被列强打开的鸦片战争

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C.-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

20.对联具有记载历史的功能,是时代的见证。“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

21.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诗句的维新派代表人物足()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康广仁

22.下列仁人志士中,主张用暴力-清朝-统治、仿效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

A.梁启超B.谭嗣同C.康有为D.孙中山

23.辛亥革命的-是()

A.黄海海战B.武昌起义C.洋务运动D.百日维新

24.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了中华民国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5.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蔡元培B.陈独秀C.李大钊D.鲁迅

26.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读经”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清王朝D.宣传民主、科学

27.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的五四爱国运动,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三国协约的成立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8.下列对“五四爱国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是其斗争目标②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工人阶级参加起了重大作用④在北洋政府-下失败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9.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到-。你认为前一个“-”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开国大典

30.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②维新变法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

腾八中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答题卡

一、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二、综合解析题(共5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6分)。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6分)。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名称(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晚清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9世纪四五十年代从“师夷长技”思想到“采西学”,“制洋器”为学习西方的发端,而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僵化模式:19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维新思潮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直接抨击了-僵化的封建统治思想,动摇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正统文化的统治基础。

——摘自《晚清文化的变革与发展论析》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就在封建文化穷途末路的时刻……“德先生”和“赛先生”作为第一代走出国门看到和学到秀的东西,开始在国人之间传播,中国思想历史发展从此拐了一个弯,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摘自2012年6月30日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学习西方‘器物文明,的实践”是指什么运动。它在客观上有什么进步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康有为等人“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的政治主张,这个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2分)

(3)材料三中为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第一代走出国门”的人发起了什么运动?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态度?(5分)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3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对于辛亥革命的百年庆典,许多城市展开了对庆典落户权的争夺。其中,很多人主张在武汉举行,也有不少人主张在南京举行。

(1)你支持哪一方?请谈谈你的选择理由。(4分)

材料二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2)上述材料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请你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概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6分)。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材料三-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从来就是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新-课-标-第-一-网]

近几年来,台湾国民党领导人吴伯雄、马英九等也强调“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中山先生的精神”。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均表示继承中山先生的未竞事业,你认为“继承”的内涵主要是什么?(4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取消二十一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次运动的领导人和主阵地分别是什么?(6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引发该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7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30题,每题1.5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AAABAABBC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BDABDAAABB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DBDBDCACA

二、综合解析题(共50分)

26.(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改《辛丑条约》。

(2)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广州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侵略与抗争;入侵与反抗;近代中国的屈辱;中国人民的抗争。

27.(1)洋务运动。进步作用: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开辟了道路。

(2)资产阶级。

(3)新文化运动。态度: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或学习西方优秀文化,不能全盘西化)

(4)学习西方技术,再学习制度,再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8.(1)武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在武昌起义影响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南京:中华民国在此宣告成立。

(2)政治上:-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经济上:促进了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29.(1)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新青年》。(2)五四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