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范文 > 试题试卷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

小小虾米

【简介】感谢网友“小小虾米”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共11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试题结构及特点:

这次试卷的总成绩是100分,考察北京版教材第1课至第11课的知识。

题型分为三种:选择题(9分),填空题(11分),材料解析题(5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而材料解析题考察的是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及材料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能力的培养。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一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93.2%;一、二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100%。三班及格率100%,优秀率68.2%。同学们在选择题上得分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填空题相对较弱,更多的情况是汉字书写错误,这就说明了同学们的语文功夫存在着欠缺。材料分析题同学们答的很好,能用流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失分很少,这就证明了教师在平常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何改善?

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比如有的同学说做题一快就忘了审题。我们答题的目的是把我们会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求答题的速度快慢。所以对审题问题要高度重视。告诉自己审题审题再审题。

2、加强大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缺补漏,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课上现场让学生翻书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统一强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善。对做过的同类的习题进行整理总结。在总结中升华提高。

3、计划好复习的步骤,按照步骤一步步将学过的知识作系统的回顾,都有助于在自己的能力和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因此不必紧张焦躁,应该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弱点在哪里,针对弱点制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加以实施,轻松备考,切忌东一头西一头乱撞,顾此失彼,乱了方寸,到头来事倍功半。“为什么”上多下工夫。要特别注意选择题的深度、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多角度、多层次、有跨度的问法,千万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那样会耗费大量时间却不得要领。

篇2: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一、均率统计

二、试题分析

本试题分两大块,(一)是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二)是非选择题,有简答题16,材料题17、18,探究题19.

这份试题,覆盖面广、基础性强,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中基础题约占75%,基本上没什么难度,都是课本上的知识点,应用、综合类试题约占25%,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拔高、探究。整体来看,试卷中无偏题、怪题。

三、答题情况分析及存在问题

(一)单选题

8题:李白和杜甫诗歌艺术特色不同的原因在于,两人生活的时代不一样,这个知识点,学生教容易忽视。

11题: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宋朝,课堂教学时,没有给学生细分。所以,好多学生选择北宋。

14题:题中的材料,反映的是北宋的社会经济状况,学生们不能

很好的对三个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分析,所以造成失误。

(二)简答题和材料题

16题:本题较简单,考察的都是死知识,但是对于运河开通的影响,有的学生还是答不到点上。语言组织和答案要点的把握有欠缺。

17题:考查科举制的知识。本题较简单,主要的失误在于对科举制特点的归纳。一方面是学生的归纳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自己的对这个知识点的讲授不到位。

18题:学生用事例说明唐太宗的外交政策时,语言的组织不当,丢了分。

(三)探究题

19题:学生基本都能拿满分,答案比较死。失分点主要集中于,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表现上,学生的答案要点不完整。

四、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历史教学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2、课堂上精讲多练,空出时间让学生识记背诵,给方法,给时间,给结构,增效果。

3、加强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4、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

篇3: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今年的期中考试试题,就全卷内容来看,多角度的考察了学生,试题由易到难,重点突出;考试的内容细小,知识点比较碎。学生考试的成绩还比较理想,对此我做出如下分析:

(二)具体情况分析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大多数中等生失分比较多,所以要想提高及格率,就必须提高中等生的做单项选择题的能力。其中大多数错的是第15小题,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相似于哪一组?应该是西晋与东晋;还有错的最多的是第6小题,唐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突出原因?应该是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第二题考查的是连线题,学生答得也很好。

第三题考查的是填空题,是平时的细小知识点,都做过很多遍了,因此学生答得都比较好。

第四题是材料分析题,都是基本知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答错,这说明了有些学生对基本常识也没有掌握。考查了唐代的民族政策以及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措施等重要知识点,这部分是重点,可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没有答对;第二个材料分析是识图题,学生答题情况还可以,最后一个材料分析题是探究题,也比较简单,学生答题情况也比较好。

(三)教学反思

对于本次考试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会做出如下改进的措施:

1.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提高学生做选择题的能力,多做选择题;

2.一定注重学生的背诵情况,重点查背,基础知识一定要记忆;

3.加大材料分析题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做开放性的题型。

总之,这次考试较差,争取下次考试能有大的进步。

篇4: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如果要想做出高效、实效,务必先从自身的工作计划开始。有了计划,才不致于使自己思想迷茫。下文为您准备了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一、参考人数:

参加此次月考的两个班共有106人,缺考二人。

二、成绩统计:

两个班的及格人数62人,及格率61.76%,优秀率25.49%。最高分98,最低分24分。总体来说,此次考试成绩比第一次月考有所进步。

三、试卷分析:

1、试卷类型:本次考试为闭卷,其中单选题25题,分值为50分;问答题4题,分值为50分。

2、试题特点:试卷题目中,容易题约占75%,中档题20%,稍难题占5%,总体偏易。根据本校初一年级的总体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水平,本次月考试卷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农村中学初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的状况,材料均直接从教材上选取,主要是考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和归纳概括能力,适当地涉及了对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较小,涉及知识点较少,主要以七年级历史下册1-14课的内容为主。

3、暴露问题:

(1)基本概念记忆不准确。学生基本历史概念掌握不好,易混点区分不清。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素之一,无数个概念、知识点构成了我们所学的一本历史书。试题对概念的考查基本上是直问直答,没有设太多难点。对分析能力的考查最后也归于基本概念,仍然是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提问。整张试卷有80%都属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但仍有许多同学做错,说明在记忆方面学生仍没有下足功夫,仅凭大致的印象和常识难以应付全部题目。

(2)历史思维能力欠缺问答题是学生的弱项,考试时失分很多。历史学习要求学生能用辩证的历史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分析历史事件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更要放在整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大部分初一年级学生缺乏历史思维能力,且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表现为凌乱、嗦、不完整,造成失分,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而是凭主观意向随意答题。

四、教学反思

1、强化基础知识教学,讲授新课时注意细化知识点,复习时则要突出重难点,加强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训练。

2、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充分利用图书室的课外读物,扩充学生知识面,课上也可适当将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完成对课本知识的讲解,要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对史料的分析能力,答题时分析归纳,组织语言的能力。

篇5: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25个,50分,非选择题四个,50分,总分100分。

(二)试卷特点

就全卷内容来看,本套试题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为依据,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试卷的设计与题型以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来考查学生;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的编排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符合考生的作答心理,试卷紧扣大纲,依据课本,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导向明确。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出:

(1)全卷两种题型,即:选择、材料分析。两种题型的优化,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全卷主客观试题分配恰到好处,其中选择题占了50%,便

于检测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而材料分析和论述题占50%,则侧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两种题型的配置充分体现了水平测试的双重功能。充分反映了课改、教改与考改新思路,考查了学生正确处理历史材料以及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2)全卷涉及的知识面广,且知识范围分配合理。试题全面覆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知识点,而且知识范围的分配也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要求。这就有利于全方位检测学生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侧面的历史知识。

3)突出了对学科主体内容和历史知识内部联系的考查。今年试卷考查的内容全部都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普及性、基础性。同时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现实性,特别是从历史事件本身的联系与影响方面着题。

(4)试题充分体现了课标与考标规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灵活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比较、分析、综合及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很明显地反映出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层次的知识内容达50%,侧重考查了学生多元历史思维能力。

二、答卷评述

1、总得分偏低,及格率不高。原因有两点:一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只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记忆,还没有真正转轨到能力的培养上来,而许多学生只知道死记书本;二是试题综合性较强,难度偏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正逐步升温,这对进一步启动和推进我校新的课程改革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客观试题、基础知识试题得分率较高。

3、主观试题及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试题得分率较低。

大多数学生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并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有一定的解题审题能力;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判断,反映了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但个别失分较严重的问题,也反映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情况:

4、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规范,错别字多。审题能力较差。

5、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略显不足。有些同学完全答不到点子上。

6、复习不到位。例如选择题失分较多的第16题、21题、22题,都是基础知识;第28.29题还有0分的现象,也充分说明了复习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列表象,为指导我今后的历史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应深刻反思。

三、关于教学与考试的理性思考

七年级期中测试卷本身的特色和考生答卷反映的表象让我们清晰感觉到崭新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脉搏在沸腾,只有全面更新全体师生教与学的理念,彻底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因此借助这次考试,我作出了如下理性的思考:

1、全面更新教学理念,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新的课改指导下的历史教师,应全面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指导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学生应全面转变学习方式,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勇于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把新的课程改革推向高潮。

2、熟练把握课标和考标,高度重视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面对教考改革的新形势,我应以“两标”为基础,组织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注重中外历史知识的有机渗透,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应反复运用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比较法、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罚,让学生的思维在“发散--集中--发散”的多次循环往复中产和丰富的“历史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和基本的历史素质。

3、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今后的历史考试能力要求越高,学习难度越大。因此,培养兴趣是关键,我们的历史教师要想方设法,生动活泼地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探究,自主求知,尤其要重视后进生的转化与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在教学教程中,要抓主干、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和一般规律。同时,平时教学中要强化历史人名、地名、历史专用名词的书写训练,力求消灭错别字。

5、平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教材或引用课外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6、要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分析、概括归纳、比较能力和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学生表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7、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8、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辅导与转化工作,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课程改革,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的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篇6: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1、1965年5月,我国考古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活过的远古居民有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3、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下列哪一现象

A、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青铜器工艺精美

4、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大禹

6 .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7、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逐鹿之战 B、夏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施 D、华夏族的形成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汤 B 、黄帝 C 、禹 D、舜

9、今年7月,在南非召开的第二十九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0、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等级最高的是

A、士 B、诸侯 C、天子 D、卿大夫

11、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B C D

1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自比为太阳的暴君-----桀

B、公元前16,汤灭夏,建商

C、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镐,史称东周

D、西周时期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

13、关于夏、商、西周农业、畜牧业的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

B、农业上已经知道选种、施肥、治虫害

C、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时都已经有了

D、西周农业已经大量使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14、《论语》云:“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

A、晋文公称霸 B、齐桓公称霸 C、勾践称霸 D、楚庄王称霸

15、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16、“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7、在湖北随县出土的最为珍贵的战国乐器是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18、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A、楚 B 、齐 C 、秦 D 、燕

19、我们的祖先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西周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21、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付。”

B、“兼爱”“非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仁者爱人”“以德为政”

2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

23、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24、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5、关于都江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春秋时期秦国李冰修建 ②位于岷江中游 ③著名的水上运输工程 ④消除水患,灌溉农田

A①③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每题1分,共10分)

1、我国南北方的饮食习惯不同早在六七千年前就形成了。 ( )

2、夏、商、周是我国的青铜时代,因此,我国最早的青铜器出现在夏朝。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 )

4、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

5、春秋晚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长篇抒情诗《离骚》。( )

7、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楚两国争霸战争期间。 ( )

8、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 )

9、为了巩固统治,东周的统治者开始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 )

10、下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西周的建立。 ( )

三、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本题共40分)

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

请回答:

(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

(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

(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

(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11分)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影响3分,其余每格1分)

图3牛耕图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

农业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 出现的历史时期 推广的历史时期

推广使用的影响

本格不必填写 本格不必填写

3、(13分)学以致用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校园,可是,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作为一中的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C B D B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D B B C A B D B

21 22 23 24 25

B D D D D

二、历史诊所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17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

农业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 出现的历史时期 推广的历史时期

推广使用的影响

耒耜

河姆渡时期

(距今七千年前) 本格不必填写 本格不必填写

铁农具 春秋 战国 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牛耕

至迟春秋末年 战国

18、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

法家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主张强化专制统治,强化中央权力。

道家即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主张“无为而治”。(6分)

学生可建议分别用品德教育、纪律约束、自我觉悟等观点。也可融合使用。言之有理即可给分。(7分)

篇7: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陈朝灭亡前,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民间传唱着:“桃叶复桃叶,

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歌谣中的“汝”指

A.西晋 B.北周 C.隋朝 D.梁朝

2. “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 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

3.右图材料中的“吾”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

不正 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5. 张艺谋导演曾借用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一句作为影片名。这首诗的作者曾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他是

A.安禄山 B.史思明 C.黄巢 D.朱温

6.苏轼这样赞扬唐朝的一位大书法家:“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苏轼称赞的

这位书法家是

A.颜真卿 B.欧阳询 C.柳公权 D.王羲之

7.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赞誉的是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五代十国时期“五代”的是

A.北汉 B.北周 C.后唐 D.后汉

9.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10.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 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 在宰相之下设立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C. 由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

D. 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11. 请你根据下图判断这 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

12.他是我国历伟大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于1038年11月10日自立为帝,脱离宋朝,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他来自下列的哪个民族呢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突厥

13.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14.清朝乾隆年间,秦桧后人秦涧泉考中状元,在游览西湖,拜谒某位名将的墓时,挥毫题写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联语。秦涧泉拜谒的墓是

A. 岳飞 B. 文天祥 C. 郑成功 D.戚继光

15.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A.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B.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广东和福建一带

C.宋代的商业都市是开封和杭州

D.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16.小明同学选用宋代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的主题是

A.农业经济的发达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民族政权的并立 D.海外贸易的兴盛

17.《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A.成立了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打破了住宅区与商业区的界 线 D.经商时间不受限制

18.“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 史记载浓缩了蒙古帝国 从兴起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开创和完成这一过程的君主分别是

A.李渊和李世民 B.宋太祖和宋高宗

C.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D.顺治帝和康熙帝

19.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匈奴”最后被哪一个政权灭亡?

A.元 B.辽 C.金 D.蒙古

20.下面是唐─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 ②③④①

B. ③④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①④③②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 请写A,错误的请写B,每题一分,共6分)

( ) 21.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 ) 22.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因此,他享有“诗仙”的美称。

( ) 23.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 ) 24.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但也埋下了积贫

积弱的隐患。

( ) 25. 宋朝时流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 ) 26.10世纪初,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并起兵抗辽。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27.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写古称);南至 (写古称),

全长两千多公里。

28.图一、图二分别是唐朝时期重要的农业工具

和 。

29. 唐朝的陶瓷器生产很高水平很高, 的白瓷

类雪类银;北宋兴起的江西 ,后来

发展成为的瓷都。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30.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材料二: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昭昭天监,当共殛之。远具披陈,专俟报复,不宣,谨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幅图反映了唐朝和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1分)请举出和这个少数民族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1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1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盟约? (1分) 这个盟约名称是什么? (1分)

(4)从以上几则材料中,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1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主要有:南方战乱少,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材料三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前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这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 (1分)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有哪 些原因?(1分)

(2) 材料二中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的原因,能给现在的经济建设带来怎样的启示?(2分)

(3) 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趋势?(1分)这一趋势最后完成是在①这一历史时期,请问这是哪个时期?(1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日两国交流的一段佳话,我们把图一中派遣到唐朝学习的人称为什么人?(1分)图二中的人物矢志不渝,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他是谁?(1分)

(2)材料二是那烂陀寺的遗址,唐朝时期,我国哪一位僧人曾在那游学?(1分)他归国后,将游历过的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口述整理成哪一本书?(1分)

(3)根据材料三请写出政府为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设立的机构名称。(1分)从材料三可知,当时海外贸易兴盛受哪一客观因素影响?(1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里)

题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答案 C B B D C A D A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A B B B C D D

二、判断题(下列说法正确的 请写A,错误的请写B,每题一分,共6分)

B A B A A B

三、填空题(共6分)

1. _涿郡_____ __余杭____

2. _曲辕犁___ __筒车______

3. _邢窑_____ __景德镇_________

四、材料题(共18分)

1. (1)吐蕃(1分) 文成公主入藏(1分)

(2)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3 )辽(契丹)(1分) 澶渊之盟(1分)

(4)坚持用民族平等、民族友好等原则处理民族关系(1分)

2. (1)唐玄宗(1分)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政治改革等(1分,任答一点皆可得分)

(2)保持和平稳定的环境,引进先进技术,保护环境(2分,任答一点皆可得分)

(3)经济重心南移(1分) 南宋(1分)

3. (1)遣唐使(1分) 鉴真(1分)

(2)玄奘(1分) 《大唐西域记》(1分)

(3)市舶司(1分) 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1分)

篇8: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理由:

四、材料题(第27题11分,28题14分,共2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

27.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

(1) (2分)

(2 )

(4分)

(3)

(3分)

(4)

(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2分)

(2)

(4分)

(3) (2分)

(4)

(6分)

五、综合题(第29题10分,30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9、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

。(4分)

(2)

(2分)

(3) 。(2分)

(4)

。(2分)

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2分)

(2) (2分)

(3) (2分)

(4) (2分)

(5) (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C A A B D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C C B C A B B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处错误,请找出错误的内容并改正)

1、错误 唐太宗 改为 唐玄宗

2、错误 玄奘 改为 鉴真

3、错误 西南地区 改为 东南地区

4、错误 江南地区 改为 四川地区

5、错误 忽必烈 改为 铁木真

三、辨析题(共5分,请把错误的内容和辨析的理由写出来。)

错误: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刚经》

理由:《金刚经》是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四、材料题(第27题11分,28题14分,共2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

27.读下列运河示意图,回答

(1)、南到余杭、北到涿郡 ;(每点1分,共2分)

(2)A.通济渠。B.永济渠。C邗沟.。D.江南河。 (每点1分,共4分)

(3)隋炀帝。目的是为了促进南北的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3分)

(4) 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贫穷,落后。(意思接近即可)(2分)

(2)苏湖指的是苏州、湖州。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4分)

(3)说明经济重心难移了。(2分)

(4)原因有: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中原人移到南方,带来先进的技术,工具,充足的劳动力。南方的社会较安定。(答对一点得2分)(6分)

五、综合题(第29题10分,30题10分,共20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9、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合并州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完善科举制度。(只答其中两个即可,每个得2分共4分)

(2)文成公主入藏(2分)

(3)贞观之治(2分)

(4)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2分)

30、

(1)秦始皇(嬴政)

(2)摆出百家,独尊儒术。

(3)李渊(唐高祖)、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4)北宋、960年

(5)忽必烈

更多

篇9:初一历史期中试卷选择题及答案

苏教版初一历史期中试卷选择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

2、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汉武帝时B.隋文帝时C.隋炀帝时D.唐太宗时

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陈朝B.巩固隋朝的统治C.巡游享乐D.攻打高丽

4、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慈禧太后B.叶卡特琳娜二世C.武则天D.萧太后

5、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

6、唐都长安城里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A.瓦肆B.坊C.市D.行

7、敢于直言,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大臣是:()

A.姚崇B.房玄龄C.魏征D.杜如晦

8、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9、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

A.翻车B.筒车C.水排D.耧车

10、开始举行殿试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11、贞观年间,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

A.文科B.武科C.进士科D.医科

12、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崔致远B.鉴真C.阿倍仲麻吕D.玄奘

13、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C.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D.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14、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A.韩愈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15、唐朝由盛转衰开始于()

A、安史之乱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黄巢起义

16、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

A.苏州宝带桥B.北京玉带桥C.赵州桥D.卢沟桥

17、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的是()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

1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形容的是哪个皇帝的统治()

A.唐太宗B.唐高宗C.唐玄宗D.武则天

19、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

A.唐三彩B.青瓷C.白瓷D.青花瓷

20、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A、耧B、翻车C、筒车D、曲辕犁

21、在我国历史上huo药在军事上开始使用是在()

A.唐朝B.五代C.北宋D.元朝

22、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B.杨国忠C.秦桧D.李林甫

23、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

2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美国的“美元”B.英国的“英镑”

C.中国的“交子”D.法国的“法朗”

25、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A.汉朝B.唐C.宋朝D.元朝

26、“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

A.太湖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

27、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A.回纥B.回族C.藏族D.蒙古族

2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

A.岳飞B.王安石C.文天祥D.辛弃疾

29、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

A.吐蕃B.回鹘C.突厥D.靺鞨

30、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行政区是在

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

31、我国省级行政区最早设立的时间是()

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

32、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的朝代是()

A.隋B.唐C.两宋D.元

33、玄奘西行天竺是下列哪部小说的素材

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西厢记》

34、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时在位的皇帝是()

A.宋太祖B.宋高宗C.成吉思汗D.忽必烈

35、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huo药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huo药和指南针D.指南针和造纸术

36、huo药是我国古代()

A.军事家发明的B.炼丹家发明的C.医生发明的D.猎手发明的

37、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B.东京C.广州D.临安

3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B.农民的需要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D.达官贵人的需要

39、“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这几句词的作者是()

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

40、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人是()

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睿D.司马炎

答案:

BCBCBCCDBDCDBDACBDACCCDCCABCBDCCADBBDCCB

篇10:初一下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初一下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2.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

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3“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上述史料介绍的 农用工具应该是( )

A.纺织工具 B.灌溉工具 C.交通工具 D.耕作工具

4.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中,最值得称道的是( )

A.平定分裂叛乱 B.设置统治机构 C.实行和亲政策 D.民族平等团结

5.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 的是(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少林寺

6 .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柳公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澶渊之盟在客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

①削弱了契丹势力 ②维持了辽宋之间的和平关系

③辽宋之间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④消除了民族矛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8.对比上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9.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 )

A.贵族居住区 B.娱乐区 C.居民住宅区 D.商业区

1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唐本草》 B.《千金方》 C.《步辇图》 D.《金刚经》

二、非选择题(2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进士鱼贯而出,高兴的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二: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请回答:

⑴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使唐朝人才辈出?这一制度正式形成于什么朝代?(2分)

⑵材料二人中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2分)

(3)为达到此目的,唐太宗采取了哪些开明的政策和措施?(2分)

12、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①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②对外交往活跃,③国内民族融合,④文化辉煌。

⑴“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列举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4分)

(请例举2例)

(请例举2例)

(请例举2例)

(请例举2例)

⑵请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唐朝历史的特点。(1分)

13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中国 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 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r)的主题。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 一城市的繁荣景象?(2分)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有很多供来往客人住宿的地方, 叫做什么?(1分)

(2)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是有招来“四海之宝”之 意。请你说说早在南宋时政府就采取什么政策招来“四海之宝”? 政府设立什么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当时主要港口城市有哪些?(写出两个)(3分)

(3)如果 要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宋代发明的科技成就,请你推荐两件最能代表中华民

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发明。(2分)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宋代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1分)

答案

选择题 ABBCB CCCCD

11、⑴科举制(1分)隋朝(1分)

⑵目的①为了巩固封建统治(1分),②使唐朝长治久安。(1分)

(3)政策和措施:①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②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赋税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度,⑤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

12、⑴①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

②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③文成公主入藏; 金城公主见到吐蕃;西北各族首领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④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朝书法家辈出,颜真卿、柳公权等;唐朝时期绘画艺术高度发展,有阎立本、吴道子。(4分)

⑵繁荣与开放(1分)

13(1)张择端;东京(开封)(2分)瓦子;邸店;(1分)

(2)鼓励海外贸易;市舶司(2分);广州,泉州(1分)

(3)活字刷术;指南针(2)

(4)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1分)(答一方面即可)

篇11:汉川市初一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某校七年级(3)班历史小组对隋朝历史进行了研究,假如你是小组的一员,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 )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开通了大运河

C.推行郡县制 D.创立了科举制度

2、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3、小明想要了解唐朝建立者的情况,上网点击的关键词应是( )

A.李世民 B.李渊 C.杨坚 D.杨广

4、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繁荣景象,历史上称之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唐太宗是一位贤明的君王,面对魏征这样经常不给他面子的人,他依然能容忍。下面几个原因中,他最可能出于的考虑是( )

A.隋朝短暂而亡了,要稳住江山,就要听从意见

B.魏征不好惹,否则会经常让自己难堪

C.作为皇帝,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利益

D.作为皇帝,没必要和魏征这样的人计较

6、右图是某教具厂生产的一种历史文物模型:筒车。筒车可以随水自由流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该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战国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7、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行者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你知道中国通过考试选官的制度是从何时开始的吗( )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8、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擅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武则天

9、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往来( )

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靺鞨

10、历史兴趣小组要考察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所要考察的地点应是( )

A.长安 B.大理 C.敦煌 D.拉萨

11、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陪仲麻吕 D.马可?波罗

12、如果你生活在唐代,有一天想去今天的朝鲜半岛旅游度假,你得准备一本( )

A.《波斯旅游一览》 B.《大食风土人情》

C.《带你去新罗》 D.《罗马假日》

13、《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它以玄奘西游为原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历程。玄奘历尽艰辛去的“西天”是( )

A.天竺 B.大食 C.新罗 D.波斯

1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其修建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

A.《金刚经》 B.《史记》 C.《大唐西域记》 D.《水经注》

17、有篇文章介绍说:“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以毕生心血写成《千金方》,书中记载了800多种药物和5000多个药方。他被后人尊称为‘药王’。”文中的“他”指的是( )

A.华佗 B.孙思邈 C.张仲景 D.李时珍

18、古人云“棋琴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那么中国古代“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人是( )

A.杜康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19、小华是一位书法爱好者,经常临摹“颜体”,“颜体”的创立者是( )

A.颜真卿 B.阎立本 C.柳公权 D.欧阳询

20、右图是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飞天》剧照,七年级一班的唐杰一家在观看此节目时,发出了以下议论,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

A.妈妈:她们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开形象演活了,真是美轮美奂

B.爸爸: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内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雕塑

C.唐杰:莫高窟的大部分洞窟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D.叔叔:我到陕西西部旅游时参观过敦煌高窟

21、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高大勇武,为人光明磊落,慷慨豪迈,其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让人对古老的契丹族生出无限的好奇。请问,统一契丹族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

A.元昊 B.阿骨打 C.阿保机 D.赵匡胤

22、历史上北宋的都城是东京,它指的是现在的( )

A.北京 B.南京 C.开封 D.银川

23、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

A.辽 B.西夏 C.金 D.北宋

24、奋勇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的抗金名将是( )

A.岳飞 B.卫青 C.寇准 D.魏征

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得到下面的结论。正确的是(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 ②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引进日本人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

A.会子 B.关子 C.交子 D.人民币

27、有一位宋代文学家在湖北黄州时曾烹制了一道菜,还写了打油诗:“黄州好猪肉,……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道菜经他推荐后,很快在宋代市民中广为传播。这道菜出自谁的手( )

A.王安石 B.苏轼 C.司马光 D.欧阳修

28、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29、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宋代,下列情景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

A.士大夫在酒楼上吃东坡肉 B.商人出门坐轿子

C.市民到娱乐场所瓦舍听评书 D.老百姓普遍穿丝绸做的衣服

30、右图是蒙古钱币,钱币中人物的贡献是( )

①统一蒙古各部 ②建立蒙古汗国

③正式定国号为元 ④灭亡南宋,完成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31、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分奠定基础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32、2008年3月14日,x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__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力策划煽动境内外“zd”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x藏正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3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 )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34、元末诗云:“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

A、汉族妇女擅长音乐 B、少数民族妇女喜欢音乐

C、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D、当时妇女受教育条件较好

35、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