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文档 > 其他范文

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天使不曾离开

【简介】感谢网友“天使不曾离开”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共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高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1.词义扩大。

例如: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例如: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三章)

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今专指族外亲属。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3.词义转移。

例如:

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捕蛇者说》)

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

⑦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附: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

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

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

5.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妻子

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路的境地

7.无论古义:不用说

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

8.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指数目)

9.亲戚古义: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

今义:专指族外亲属

10.牺牲古义: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

今义: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

11.往往古义:到处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12.会计古义:聚会商量

今义: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

13.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

14.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

15.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痛恨

1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品质恶劣

17.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1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用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9.狱古义:案件今义:牢房

20.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1.走古义:跑今义:行

22.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

23.股古义:大腿

今义:机构中的组织或量词

24.几何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的一个学科

25.江(河) 古义:长江(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26.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7.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重复动作

28.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29.是古义:这 ,指示代词

今义:判断动词

30.致词古义:对……说话

今义: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篇2: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1、行李

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师徒

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3、左右

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4、宣言

古:扬言,如“(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今:宣告,声明。

5、致死

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丈夫

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其次

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行政

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地方

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0、东面

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1、面目

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2、至于

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3、大方

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4、以致

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5、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7、足下

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18、幼稚

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19、人事

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0、扶老

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篇3: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初中文言文主要古今异义词

1.中间古义:中间夹杂

今义:两种事物之间的位置

2.稍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3.布衣古义:平民今义:布做的衣服

4.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

5.妻子古义:妻子和孩子今义:妻子

6.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路的境地

7.无论古义:不用说

今义: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

8.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指数目)

9.亲戚古义: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

今义:专指族外亲属

10.牺牲古义: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

今义: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

11.往往古义:到处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12.会计古义:聚会商量

今义:管理财务的工作人员

13.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业

14.感激古义:感动奋发今义:感谢

15.痛恨古义:痛心和遗憾今义:深切痛恨

16.卑鄙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品质恶劣

17.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

18.可以古义:可以凭借(用来)

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19.狱古义:案件今义:牢房

20.涕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21.走古义:跑今义:行

22.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

23.股古义:大腿

今义:机构中的组织或量词

24.几何古义:多少

今义:数学的一个学科

25.江(河) 古义:长江(黄河)

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26.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7.再古义:第二次

今义:重复动作

28.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29.是古义:这 ,指示代词

今义:判断动词

30.致词古义:对说话

今义: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篇4: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解析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

例如:

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江”、“河”在古文中专指长江、黄河;现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

2.词义缩小。

例如: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④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三章)

例③中“妻子”,指老婆和孩子;今仅指老婆。例④中“亲戚”,兼指同姓家族、异性亲属;今专指族外亲属。二者词义都缩小了。

3.词义转移。

例如:

⑤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捕蛇者说》)

⑥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岳阳楼记》)

例⑤中“涕”,指眼泪;今指鼻涕。例⑥中“去”,指离开;现在的意思正好相反,去,是到某地去,而不是离开某地。它们属词义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

⑦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例⑦中“卑鄙”,古代的意思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是一个表示谦虚的`中性词语;今天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例⑧中“牺牲”,古代指祭神的猪、牛、羊等祭品,属中性词;现常指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变成了褒义词。

以上几种情况,很容易望文生义,歪曲文意。因此,我们学习古文时,要认真阅读注释,比较每个词的古今差异,对照上述词义变化规律,深入理解,分类整理,牢固记忆。

篇5:常见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常见文言文古今异义词整理

古汉语中有一些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以下是常见文言文古今异义词,请考生牢记。

1.行李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爪牙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4.大夫

今义:医生。古义:官职名。

5.地方

今义: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古义:土地方圆。

6.养生

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7.山东

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8.婚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9.从事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古义:官名,泛指一般属官。

10.以为

今义:认为。古义:把当作。

11.非常

今义:十分,极。古义:不平凡,意外的变故。

12.逢迎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古义:迎接。

13.上路

今义:走上路程,动身。古义:高高的`道路。

14.学者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15.所以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用来的,的凭借;的原因。

16.从而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跟从并且。

17.小学

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古义:小的方面进行学习。

18.不必

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19.经营

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20.颜色

今义:颜料或燃料。古义:容貌。

篇6: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的复习是需要大家掌握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及用法的,以下是常见的20个古今异义词,请牢记。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爪牙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4.大夫今义:医生。古义:官职名。

5.地方今义: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古义:土地方圆。

6.养生今义:保养身体。古义:供养活着的人。

7.山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8.婚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古义:儿女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

9.从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古义:官名,泛指一般属官。

10.以为今义:认为。古义:把当作。

11.非常今义:十分,极。古义:不平凡,意外的变故。

12.逢迎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古义:迎接。

13.上路今义:走上路程,动身。古义:高高的道路。

14.学者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义:求学的人。

15.所以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用来的,的凭借;的原因。

16.从而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古义:跟从并且。

17.小学今义:学校教育的初级阶段。古义:小的方面进行学习。

18.不必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义:不一定。

19.经营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古义: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宝等物。

20.颜色今义:颜料或燃料。古义:容貌。

篇7:古今异义词文言文论文

古今异义词文言文论文

(一)古今异义词

对于古今异义词的复习,可从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性质的变化四个方面入手。词义的扩大,主要指古代指示单一事物的词在今天已经扩大到指某一类事物。如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江”“河”,在现代泛指河流,而在古代则专指长江、黄河。如《孟子》中提到:“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其中“江”“河”与“淮”“汉”并列,表示长江、黄河。与词义的扩大相反,词义的缩小主要指词义在程度、指示的范围等方面缩小、减小。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指妻子和孩子,而现在则只指妻子一人。词义的转移则指原来表示某个对象而现在转移成另外的对象。《岳阳楼记》里“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中的“去”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义词,本意指“离开(某个地方)”,现在意思恰好相反,表示“到某个地方去”。讲解词义的转移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词义转移的原因。如“去”的甲骨文为,表示“人离开洞口”,因为“去”在文言文中通常解释为“离开”。此外,还有词义性质的变化,主要指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由褒义转为贬义,或者由贬义转为褒义,或者是中性词的色彩发生变化等。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在古代意为身份低微,是一个中性词,现在却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指品性低下。这些都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古今异义词的复习难点在于,学生容易只看字面意思,理所当然地用现代意思解释文句,导致望文生义,因此教师必须按照规律帮助学生分类整理、记忆。

(二)通假中的“本”与“借”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指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相互通用,这两个字分别为本字和借字。通假字一定要按照本字的含义去理解,切不可想当然地按现代意义解释。教师在复习中可要求学生标注出通假字的本字,以便学生明确认知。由于通假字是文言文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学生只要归纳出来记忆即可。如《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的“要”通“邀”,《三峡》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的“阙”通“缺”等。通假字不是错别字,学生在复习时应该再次明确这一点,教师也要有所强调。

(三)词类活用

一般来说,词类活用可分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名词活用为动词,《黔之驴》中“驴不胜怒,蹄之”的“蹄”本为名词,表示驴蹄,这里活用为动词,表示“踢”。动词活用为名词,如《卖油翁》中“汝安敢轻吾射”的“射”,动词意思为“射箭”,这里则活用为“射箭的技术”。其他的词类活用类型在课文中还有很多,但是词类活用的规律需要结合语境分析,这点要提醒学生注意,切不可生搬硬套。从理解的角度而言,词类活用的掌握与对课文的正确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准确地理解课文,也就能够明白相应的词进行了哪类活用。

(四)体会文言之美是文言文复习的根本

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习字词知识,最终的学习水平还要体现在翻译上,可以说,翻译最能够检验学生对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近年来文言文考查题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一点,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理解文言之美,准确流畅地翻译文言文。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对句子结构的把握非常重要。如省略句的翻译,要注意补充被省略的内容,《桃花源记》中“便舍船,从口入”一句就省略了主语“渔人(便舍船)”,学生必须首先判断出这是省略句,才能正确补充省略成分,而句式的判断一般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再如学生比较头疼的倒装句,其实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上就能够明白句子结构是如何倒装的,因为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中学生能够非常容易地找出主谓宾成分。如《陋室铭》里“何陋之有”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什么简陋的呢”,即“有何陋”,这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宾语前置句。正确的翻译有赖于对句子结构的理解,而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又可通过翻译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组织文言文复习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句子加以把握。曾有翻译家提出语言翻译追求“信、达、雅”,文言文的翻译也是如此。逐字逐句地翻译是“信”,能够领会句子意思进行翻译则为“达”,而能够在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斟酌使用优美的文字即为“雅”。如要达到这种层次,除了掌握好文言知识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本身的美,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信、达、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最后的复习环节,巩固学生的文言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

篇8:文言文知识点:古今异义词

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词

以手抚膺坐长叹 (古义:徒,空。 今义:作动词。)

丛菊两开他日泪 (古义:往日,过去。今义:以后,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无边落木萧萧下 (古义:树叶。 今义:树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此写了。 今义:表原因。)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年纪大了。 今义:长子,长兄等。)

朝来暮去颜色故。 (古义:容貌。 今义:色彩。)

又闻此语重唧唧。 (古义:叹息声。 今义:一般指虫鸣。)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才。 今义:朝着前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古: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古:谷物收成不好。 今义:凶恶,厉害。)

弃甲曳兵而走。 (古:逃跑。 今义:行,走路。)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古:供养活着的'人。 今义:保养身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可以凭借。 今义:表示同意、认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这样,却。 今义:转折连词。)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 今义:没有罪过。)

金就砺则利。 (古:指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黄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古:检查。 今义:参加、参见等。)

用心一也。 (古:用,使用;心,心力。 今义: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 (古:足,脚。 今义:两膝弯曲,单膝或双膝着地。)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安置,安身。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流血漂橹。 (古:盾牌。 今义:指划船的工具。)

以为桂林、象郡。 (古:把……作为。 今义:认为。)

赢粮而景从。 (古:背负,担负。 今义:获得,获胜。)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义:表因果的连词。)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无论。 今义:没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义:许多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尚。 今义:道路,道德。)

小学而大遗。 (古:在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