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范文 > 教育随笔

幼儿行为规则教育随笔

hhzyks

【简介】感谢网友“hhzyks”参与投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行为规则教育随笔(共18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让幼儿体验行为后果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让幼儿体验行为后果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在自由活动或户外活动时,陶陶等几个孩子经常会将沙包等扔到树上、墙上或草丛中,班上运动器材因此不断减少。每当这时,我都会边批评他们边帮助他们找回这些器材或者添置新的器材,以满足孩子的活动需要。然而这样的事情依然重复发生,总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一天在户外活动时,陶陶不小心把一个从家里带来的漂亮的皮球扔到了树上,皮球被卡在了树枝中间。陶陶摇了摇树,但树只是微微动了一下,皮球根本下不来。这时陶陶着急了,其他小朋友也来帮他,可任凭孩子们怎么摇树,皮球就是下不来,孩子们无奈地看着树上的皮球。这时陶陶朝我这边看来,想让我帮助他。我当作没看见,没有理会他。过了一会儿,陶陶主动走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皮球卡在树上了。”我对他说:“以前你们乱扔器材都是老师帮你们找回来的。今天老师不帮忙,看看你们能不能自己想想办法。”这时,陶陶沉默了,若有所思。没有了皮球,接下来陶陶只能玩沙包了。出乎我意料,那天陶陶没有乱丢沙包,其他孩子也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乱丢沙包的情况几乎没有发生。偶尔有个别孩子想把沙包往树上扔,也被别的孩子制止了。

这件事也促使我反思之前的教育行为:每当幼儿发生问题时,我一方面会严厉批评,一方面又会马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其实空洞的.批评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反而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而替代性地帮幼儿解决问题,则无法让幼儿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行为的后果,所以只有当幼儿体验到自己的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时,他们才能铭记于心,才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而教师的“不作为”绝不是放任自流、置之不理,而是利用教育契机,让孩子们多一些体验、多一些感悟,促进幼儿自我反思、自我建构。

篇2:无痕的规则教育的幼儿教师随笔

关于无痕的规则教育的幼儿教师随笔

在幼儿园我们成天面对的是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有着无穷的精力和讲不完的话,好奇、好动、好模仿。他们的世界五彩斑斓,纯真而又美好。怎样让这那群孩子们既学会遵守规则又快乐地生活、游戏?那就要看老师的个人魅力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怎样让那生硬的规矩变得生动活泼让人能够快乐无比的接受呢?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逐步积累经验,将各种规则变得无痕有趣。

一、快乐你我变奏曲

每天的活动都有集体游戏的时间。集体活动前把孩子们组织起来,让他们安静下来需要颇费周折。有时,就是你大声的训斥,孩子们也把它当成是耳旁风,还是继续谈笑风生。尽管你恼羞成怒,还是无济于事。于是,我改变策略,发挥音乐的指令作用,在集体活动前我们听一段轻松的音乐,做做律动游戏;集体游戏前,我们做做手指操。节奏欢快的音乐响起,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下来了。我们的各项活动都有着独立的音乐指令。当孩子们听到轻快的《粉刷匠》音乐知道要安静下来了。当孩子们听到温柔的《小星星》音乐知道要休息一会。当孩子们听到节奏明快的《运动员进行曲》知道要排队出去做早操了。当孩子们听到悦耳婉转的《森林狂想曲》时就知道要一组一组搬椅子上课了。音乐,慢慢的在孩子们的心田流淌着,带给孩子们快乐,带给孩子们幸福。这就是快乐你我的变奏曲,让孩子们欣然接受规则的法宝。

二、红五星的力量

在幼儿园有的孩子比较乖巧,有的孩子比较懂事,有的孩子比较机灵,有的孩子比较能干,但是也总是有些孩子是班上的“淘气包”。他们时不时的做些破坏纪律的事情。如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踩一下小朋友的脚,在小朋友画得很美的画纸上涂上几笔,中午别的孩子睡觉了,淘气的孩子会趴在小床上,用手去敲床板玩。这时,我会轻轻走到小床边,摸摸孩子的小手和额头,小声说:“中午睡着了才能长得又高又大。先把眼睛闭上,你睡着了,老师的小星星就会飞到你的额头上哦。”老师轻轻的抚摸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一会就睡着了。我会在孩子额头上放个红五星贴。老师的五角星有着独特的魅力,那些调皮的孩子在红五星的鼓励下,慢慢的学会了遵守规则。

三、趣味手指游戏

每天的活动中有许多的过渡环节需要等待。让孩子们乖乖地坐着这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孩子们也不乐意接受。于是,在等待的环节中,我每天都变换着花样和孩子们玩各种各样的手指游戏。这样可以避免时间的隐形浪费,让他们在娱乐的同时获得了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啊!手指游戏是简单又不需要有任何准备的小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大拇指,点点头,食指,弯弯腰,中指,绕一绕;无名指,亲一亲;小指;勾一勾。就是这样简单的游戏,小班的孩子们百玩不厌。每天,他们都期待着老师带给他们新的手指游戏。左手伸出来,右手伸出来。左手摆一摆,右手摆一摆。翻开来是手心,翻过去是手背。手心、手背都是我的好宝贝。让我找找谁是我的好宝贝啊?孩子们马上就全都精神抖擞,像准备检阅的士兵一样。你的活动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了。其实,教师无需大声的呵斥,无需太多的讲述,只要尊重孩子的特点,孩子们就会在快乐中接受规则。

四、和故事约会

故事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优美形象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塑造,生动的故事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老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故事大王,也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似乎老师的脑海中总有讲不完的故事。老师讲的故事孩子们也是百听不厌,每天,他们都会嚷嚷着让老师讲故事。当下最流行的绘本是孩子们的故事源泉。幼儿园的阅读区域也是孩子们最想去的地方,那里放满了孩子们喜欢的绘本图书,我组织孩子每天与故事来约会。在给孩子们讲述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时,狡猾的狐狸和愚蠢的老虎在我的诠释下变得那样活灵活现。孩子们一下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小眼睛炯炯有神,完全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我还和孩子们戴上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饶有兴趣地表演,让孩子们在故事表演中理解故事情节。五彩缤纷的绘本、聚精会神的孩子、生动演绎的“故事大王”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懂得,如何做一个遵守规则的好孩子。于是,我和孩子们有了一个约定,每天都能听到“燕子姐姐”讲故事,这是我与孩子们和故事最快乐的约会。

教师的智慧在班级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能够非常轻松把规则都隐藏在游戏中,孩子们在这样班级中生活、学习是幸福的。这就是无痕的规则教育,它带给孩子们的是无限的智慧,无限的欢乐!

篇3:被我破坏的规则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被我破坏的规则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大富翁”游戏在班上实施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频繁发生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断有孩子来问我:“杨老师,今天的桌面游戏免费吗?”“杨老师,今天下去玩要给钱吗?给多少钱?”“是不是表现不好的小朋友就不能下去玩了?”等等。每天都有孩子过来重复问我这些问题,问的太多遍渐渐没了耐心。

今天的游戏时间到了,王齐曾又跑过来:“杨老师,杨老师,今天的游戏要钱吗?”我很不耐烦的挥挥手:“你自己看,看其他小朋友有没有给钱,如果没有给钱,那就是说不要钱。”听完他就跑开了,隔了一会儿,又跑回来说:“杨老师,他们都没给钱。”“那就不要给钱了”我头都不抬就把他打发走了。王齐曾一蹦一跳的转头走了,一边走还一边喊“今天免费,今天免费”。

等到孩子们都开始玩游戏,我才得以仔细想这个问题。“大富翁”游戏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都很有兴趣,对没接触过的事情,都异常的好奇。几乎每天都会把自己的钱包拿出来数一数自己赚了多少钱了,但时间长了,有一些孩子已经没了一开始的热情,他们都知道不管我今天表现好不好,老师顶多就是提醒一下我,就算我不交钱,我还是可以下去玩。渐渐的,出现了好几个有这种想法的孩子,特别是平日里就特别调皮的孩子,赚钱的机会很少,但是在大家一起集体下去活动的时候,就算没有交“钱”,我还是会让他们去玩,只是提醒一下,下次要记得上课要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孩子们就知道我不会真的不让他们游戏,我制定的规则也就没用了,交了钱的'孩子也会想:既然他们不交钱,还是一样和我们玩,那我们为什么要交钱,为什么要赚钱。一旦这个问题扩散开来,那这个游戏在班上实施的意义就没有了。

为了防止这个问题进一步恶化,我在晨间活动结束后,在班上进行了一次谈话活动,和孩子们一起将规则重新制定了一下:每次集体下去的游戏时间都是要交“钱”的,如果有小朋友没有交钱,那游戏时间就比别人少,别人玩20分钟,那他就只能玩5分钟。不是不让你玩,只是你的时间会比别人少。解释了一遍之后,孩子们都理解了。我花钱买的是游戏的时间,而不是游戏。

新规则一制定好,孩子们积极性就又高起来了,当那些因为交不起钱而在玩的正起劲的时候停下来的孩子来说,更加激励他们要多赚钱来保证自己可以玩的更久。另一部分孩子,则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的游戏时间。一举两得的规则。

篇4:幼儿教师高效教学行为之我见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高效教学行为之我见教育随笔

幼儿园也能创建高效课堂吗?“教个10以内数的加减法、学个小儿歌,这么浅显的知识也有高效教学行为可言吗?”首先,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幼儿园教学的确存在高效、低效、无效问题,只是我们追求的高效和中小学研究的高效教学在性质和程度上有所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决定幼儿园教学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学习和掌握,所以,我们追求的高效也不是让幼儿在短时间内背诵大量的古诗词、识记大量的文字或学会心算、口算等,而是注重幼儿的活动、感受和体验,注重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我想幼儿园教学如果达到高效,幼儿可能终身都能记得,因为每个人都会记得童年的趣事,比如,我小的时候,对藏在门洞里看行人和骑车人路过时出现的影子很感兴趣;对我走到哪影子也跟到哪感到很神奇,但那时我不明白,记得问过我爸爸,但当时爸爸怎么解释并没有让我留下深刻印象。而现在,在幼儿园的课堂上幼儿可以亲历发现影子——制造影子——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几个过程,其很好地满足了幼儿对影子的探索愿望。我想这样的活动就是高效的。下面,我就唐慧老师设计的影子变变变一课,谈谈我对幼儿教师高效教学行为的看法。

一、精选生活中的现象做为教学活动的内容

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学内容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影子是幼儿身边的现象,探索光与影子的关系,既能满足幼儿当前的兴趣,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影子的课还可以做一些延伸活动,如:上午两名幼儿合作,到户外找一找自己的影子,然后互相把影子画下来。下午再来画影子,幼儿会自己发现影子的大小在不同时间是不同的,这些现象的发现会成为幼儿的有益经验为幼儿日后的学习提供帮助,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可能成为幼儿学习研究的兴趣点。

二、优化幼儿的学习过程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材料是高效教学成功的一半。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动作,因为幼儿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也是在动作中发展的。幼儿园高效课堂必须是注重幼儿活动的课堂。

1、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唐慧老师要把教室分成操作区和交流区两个区域,既幼儿的操作探索活动与幼儿的交流分享活动分别在两个地方进行,这样做的原因是为幼儿排出干扰,幼儿年龄小,自控力差,如果不分区,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幼儿会不停地摆弄自己的学具,而不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2、提供适宜的材料(学具)。唐慧老师为幼儿每人准备了一个手电筒、一个塑料材质的小动物玩具,如:小马、小猴、公鸡、孔雀等,幼儿就是利用手电筒的光和玩具来制造影子、发现影子变化的。材料是帮助幼儿主动高效学习的。所以,教师提供的材料应是幼儿感兴趣的又易于表达的;材料的大小应是便于幼儿操作又安全规范的;材料的种类应是有代表性又不宜太多的;材料的数量应尽量做到幼儿人手一套。

3、尽量让幼儿动起来。唐慧老师在本课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找一找、看一看、做一做、说一说)参与到寻找影子、制造影子、探索光与影子关系等活动中去,如:开始时,请幼儿在教室里找一找,看能找到什么东西的影子;然后通过两个问题引领幼儿进行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操作前老师是这样问的:“你能想办法让手中的`小动物的影子停留在墙面上吗?”;第二次操作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墙上这些小动物的影子会变吗?会怎么变?”幼儿带着问题边操作边思考。在每一次操作后,教师都要组织交流分享活动,让幼儿把自己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讲出来,研究表明,培养幼儿把自己看到的、做过的事情复述出来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十分重要。

三、教师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高效教学教师要退位,对幼儿实行间接指导,而不是直接传授。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的合作者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保证。

1、用语言感染幼儿: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而不造作,在课上教师要通过语言神态营造疑问的氛围,激发幼儿探究问题的兴趣;对幼儿产生的认知冲突,教师的态度是不置可否,用实验说话,培养幼儿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2、用倾听尊重幼儿:在幼儿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用眼睛注视幼儿,身体与幼儿高度一致,使幼儿体验到关心和重视。

3、用回应激励幼儿:当幼儿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对幼儿的回答全部给予认可,再提出进一步思考的方向。如:奥,你是这样做的(整理幼儿的回答);嗯,你的发现挺有趣,在看看还能发现什么?啊,你的想法很特别,再想想还可能会怎样?

总之,幼儿园实施高效教学研究的空间还很广阔,我将在实践中继续努力。

篇5: 教育笔记-幼儿告状行为

新教育读书笔记 推荐度:教育著作的读书笔记 推荐度:《爱的教育》的读书笔记 推荐度:教育专著读书笔记 推荐度:大班教育笔记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教育笔记-幼儿告状行为

星期二上午,孩子们正在教室里进行阅读活动,他们有的自己选了一本喜欢的书,独自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看故事,有的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看同一本书,还不时地讨论着书中的内容,这时候,倩倩小朋友突然很伤心地跑过来告状:“祁老师,《天线宝宝》是我先找出来的,优优他不给我看。”优优也理直气壮地说:“书是我先拿到的!”两个人在我面前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谁。

对策:

倩倩是为了求得老师的保护,让老师给自己做主,批评欺侮她的小朋友,而产生的告状行为。现在的幼儿在家中都是宝,倍受父母长辈的疼爱,当他们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对老师就有了一种崇拜,感觉老师做出的决定一定是权威的正确的。另外,幼儿心理调节能力较差,每当受到他人的伤害时,极力想寻求保护,得到老师的安慰和同情。我先安定了一下她们的情绪,接着我对优优说:“优优呀,你昨天想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时,雨阳硬是不给你看,你心里感觉怎么样啊?”优优想了想说:“看不成书,我感觉很不高兴。”我趁机对她说:“那你不让倩倩看书,她也一样会很难过的呀!你们两个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让你们两个人都开心地看书?”优优听了说:“那我们俩一起看吧!”倩倩表示同意,于是她们俩手拉手高高兴兴地走到桌子边看书去了。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极为频繁的,幼儿之间经常会出现意见不和,争夺玩具或书籍等纠纷,当这些纠纷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一方就会告诉老师,以求得老师的公平裁决。在这次纠纷中,我通过引导优优反省,并换位思考,相互间要理解、宽容,让幼儿不仅要知道别人有什么样的想法,还要理解别人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想法,让孩子学会考虑一下同伴的感受。给孩子创设一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启发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幼儿大胆地与他人协商沟通,提高其独立处事的能力。优优和倩倩听了我的话,两个人坐在一起边看书,边开心地讨论着书中的内容。

反思: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往往是一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这无疑促成了孩子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特点,幼儿的告状行为也正是这种社会现象的折射,而且也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之一。

在幼儿园里,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认知水平较低,他们的各种心理过程,尤其是认知过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独立性还很差,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强。因此,他们对发生在周围的事情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或周围的问题,而成人特别是幼儿园的老师就成了他们心目中的权威,感觉老师做出的决定就一定是权威的正确的。比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些都是以老师说的为准。在他们心里认为老师对他们的每一次认可、每一次表扬和鼓励都是特别光荣的事,反之,老师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评或指责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会非常难过。

虽然,孩子“告状”事小,但老师若不能认真地对待,没有及时恰当处理,久而久之,会影响和淡化师幼之间、同伴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幼儿的性格、品质的`形成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必须要引起重视。

不管幼儿告状的性质和动机如何,告状的内容是什么,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发生矛盾时,老师或家长是替他们解决矛盾,还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先想办法去解决,必要时再给他们以适当的引导?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也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很多老师、家长都习惯于要求孩子在出现问题时,特别是与同伴产生矛盾时,要及时地向自己汇报,以使“矛盾上交”,这样可在替他们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对他们进行适时适当的“好坏与是非”教育。而长期如此,却会养成孩子们的依赖和顺从心理,导致他们在困难面前首先或只能想到求助大人,不愿意自己独立去解决,也没有这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在着眼于孩子现在的同时,必须要有长远眼光,着眼于孩子的未来。21世纪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它要求孩子勇敢、自信,要有独立处理人际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只会告状的孩子,当他离开父母或教师,独立地面对生活时,他该怎么办呢?因此我觉得关键是要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注意我们的教育方式。

我觉得,老师在处理告状事件时,要耐心倾听,细致全面地调查,分析告状原因,了解事实真相,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抓住教育契机,恰当引导,给孩子一个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也可以在班上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让孩子们在讨论中明白一个道理:当与同伴发性矛盾时应学会自己动脑筋解决。另外,还要让孩子明白,小朋友之间相处总会有一些小插曲,我们要学会谅解别人、宽容别人,并要学会独立处理一些事情,不能事事依赖老师;犯了错的小朋友也应该及时检查自己错在哪儿,采取什么办法让别人谅解你,比如赶紧道歉、说明原因等等,让他们在自己的思考和处理过程中,逐渐“内化”交往准则,增强交往技能。教师还可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组织幼儿听故事,观看情景表演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行为,从而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进而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要尽量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和空间,鼓励和启发幼儿参与活动时互相交流、协商,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懂得分享,让同伴直接用商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要交给幼儿一些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策略,如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等。当然,遇到一些比较重要的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还是要告诉老师的。

确切地说,告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积极地表现反映了幼儿对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老师是幼儿的启蒙者,必须慎之又慎对待告状行为。老师不能以敷衍的态度来对待孩子,这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内心伤害,是对孩子的不礼貌、不尊重,更不能不加理睬,因为可能会导致一些有危害的事得不到及时地解决,更会混淆幼儿的是非观,挫伤幼儿的正义感。

篇6:幼儿老师教育随笔

幼儿老师教育随笔

教师提问时,总有一些幼儿跃跃欲试,积极举手发言。而另一些孩子与他们正相反,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有的老师认为不举手的孩子锻炼的机会少,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不举手也要叫他们发言。

幼儿园中常可以见到,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平时伶牙俐齿、活泼好动的幼儿便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着急地站起来等你发现他;而平时言语不多、性格较内向的孩子总是缩在一边,充当旁观者。老师为了使每个孩得到发展,有时也叫不举手的幼儿发言,而经常看到的是,被叫的幼儿神情茫然,一声不响,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反而使不举手的幼儿产生被提问的恐惧紧张心理,久而久之,会变得更加沉默和自卑。对于不举手的幼儿,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爱举手的幼儿多为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孩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锻炼他们,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例如,我们班的可可十分腼腆害羞,平时话很少,总是用一双漂亮的大眼睛悄悄地看老师,而当老师注意到她,她便迅速将目光移开。有一次,孩子们饭后在看动画片,而可可却独自一人在唱歌。我悄悄走到她身边,没有打断她,原来她在唱一首英语歌《ABC》,我感到非常吃惊,不由得在地脸上轻轻亲了一下,并竖起大拇指说:“你唱得棒极了,以后把这首歌教给小朋友好吗?”可可听了用力地点点头。此后,可可不再是一只怕羞的“小黄莺”,教室里时常传出她快乐、优美的歌声,她的妈妈也说:“孩子胆子变大了,比以前活泼了。”

二、鼓励每个孩子都举手。当提出问题时,不要急于找某个幼儿回答,而是留给幼儿充足的思考时间,并在此时用老师最富影响力的语言鼓励幼儿勇敢地把手举起来。而此时,如果从不举手的孩子举起了手,一定马上把机会给他,不管他回答的是好是坏,教师都应对他这种勇敢的尝试给予肯定。相信有了这良好的开始,不爱举手的孩子会慢慢勇敢、大方起来。

三、在集体活动中,给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发言气氛。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常组织幼儿玩接龙问答游戏,即当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幼儿思考之后,每个幼儿按坐位顺序依次回答,幼儿不必举手,只需站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为了保证回答过程像一条龙连贯下去,每个幼儿都努力思考,认真回答,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孩子也消除了紧张心理,轻松自然地站起来,有的甚至回答十分精彩。

篇7:规则随你而变教育随笔

规则随你而变教育随笔

下午,我带小班幼儿玩音乐游戏“小朋友散步”。孩子们都高兴地跟随钢琴旋律的变化,用动作表现睡觉、起床、散步等情景。按照游戏规则,当音乐结束时,钢琴会弹奏低音表示“打雷了”,大家听到后要马上抱头蹲下,躲避“雷电”。可是今天兜兜一脸坏笑,挺立着身体就是不蹲下去。我看了他一眼,他无动于衷。我又特意弹奏出很响的“雷声”,可兜兜仍然不蹲下去。我皱皱眉,说:“兜兜,你再不蹲下,要被雷电打到了!”没想到兜兜摆出一个很酷的造型,冲着我笑道:“我是铁甲战士,我不怕雷电!”兜兜的举动使原本乖乖蹲着躲避“雷电”的几个男孩子也兴奋起来了:“我也不怕雷电!”……游戏不得已停了下来。我好奇地问兜兜:“铁甲战士为什么不怕雷电呀?”没等兜兜开口,其他孩子都抢着说:“因为他有防雷的装备。”我又问:“他怎么防雷呢?”孩子们都激动起来,他们边说边摆造型:“喏,是这样的!老师,你看!”“那好,如果你们都带了防雷的装备,那么听到雷声就要做出避雷的`动作,说出防雷的方法,好吗?”“好!”几乎所有孩子都兴奋地叫起来。游戏又有序地进行下去了……

在音乐游戏中,孩子要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完成一系列动作或任务,有助于培养倾听能力和规则意识。但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个性,尤其是兜兜这样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在这个音乐游戏中孩子的想法合情合理,又很有创意,教师就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要调整活动,给予适宜的支持和指导,让幼儿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满足,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篇8:托班规则教育手记随笔

去户外活动前,教师说:“小朋友,排队了。我们要去外面玩喽!”孩子们有的跑到了教师跟前争着抢第一,有的仍顾着玩自己手上的玩意儿,还有的远远地看着教师,不愿意来排队……在教师一遍又一遍的招呼下,孩子们好不容易站成了长长的一列队伍,可是走了没几步,队伍就没了形,教师只好挨个儿把孩子“塞”进队伍。以前这些画面几乎天天出现在日常带班过程中,尤其是在转移活动场地的过渡环节。我想,可能是因为队伍较长,教师不便管理排在后面的孩子。另外,一些胆子较小或存在入园焦虑的孩子因远离教师而缺乏安全感,从而拒绝排队。

鉴于此,我们在孩子入园初期,把排队要求改为只要跟着教师走就可以了。这样孩子就能在安全的距离内看见教师,从而更安心更主动地参加活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排队设计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如,在排队前,教师问:“我做火车头,谁做车厢呢?”教师在前方微笑地向孩子们说道:“一号车厢,二号车厢,三号车厢……我要带上我的车厢稳稳地开口罗!”教师带领孩子边做开火车的动作,边走出活动室。对于特别胆小的孩子,教师可邀请他和自己结伴扮演火车,一个做火车头,一个做火车车厢。在“开火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队伍行进的状况,不时变换情景,如火车过大桥、穿山洞、上山坡等,以保持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利用儿歌、故事等指导孩子排队。如,教师利用儿歌“小朋友,排队走,跟着老师走走走。向前看,不回头,停住小脚点点头”帮助孩子了解如何正确地排队行走。通过降低排队要求,增加趣味性等,我们发现孩子排队时推挤、游离的情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在孩子入园一段时间后,教师可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环境条件,引导孩子练习一个接一个地排队走。如,只容一人通过的感觉小路,布满一串小脚印的朋友桥,沿墙铺设的触摸墙,恰好适合孩子单人经过,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当然,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排队的概念,掌握相应的方法,教师还可以利用儿歌(如,小脚丫,走走走,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抢先,不落后,一个一个多神气)、故事等,帮助孩子理解排队的要求。

篇9:托班规则教育手记随笔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盥洗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也容易出现拥挤、混乱、消极等待等现象。所以,近年来“按需盥洗”“分批盥洗”的方式应运而生。“按需盥洗”是指个别孩子根据需要进行盥洗,一般不会影响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分批盥洗”虽能较好地解决集中盥洗时拥挤、混乱等问题,但是孩子等待的时间不会因此减少,甚至会变得更长。如何才能在“分批盥洗”时变消极等待为积极等待呢?我们尝试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盥洗。下面就是由一首歌曲改编的游戏活动。

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交代游戏规则:“老师今天来当鸭妈妈,鸭妈妈等会儿会一边唱歌,一边请她的鸭宝宝去做一件事情。我们来仔细看看,鸭妈妈会请谁,去做什么事情呢?”然后,教师唱歌曲:“一天五只小鸭出去玩,翻过小山走远了,鸭子妈妈呀嘎嘎叫,我的宝宝要洗手。”唱第一乐句时,教师边唱边有节奏地拍5个孩子的肩膀;唱后面几句时,教师边唱边带着被请到的孩子学着小鸭走的动作走到盥洗室门口。接着,“鸭宝宝”们在保育员的照顾下盥洗,教师则回到原来的位置,引导孩子讨论:刚才鸭妈妈请到谁了?他们去干什么了?在轻松的谈话过程中,“鸭宝宝”们也陆续回来了。当然,教师还可扮演猫妈妈等角色,用相同的方法请其他孩子去盥洗。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孩子盥洗完毕。

在盥洗过程中加入游戏情境,加入谈话环节,既提高了孩子盥洗的积极性,又避免了孩子消极等待的现象,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值得一提的是,再好玩的游戏也会有玩腻的时候,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积累,创编出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有序地盥洗。

篇10:托班规则教育手记随笔

“锵锵锵!锵锵锵!”洋洋敲击着杯子。“当当当,当当当!”涛涛也马上学了起来。随后,活动室里响起了一片敲击声。“不要敲了。”教师喊道。大部分孩子停止了敲击,洋洋等几个比较淘气的孩子还在继续。托班孩子喝水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如果教师单用命令的方式加以制止,孩子们反而会敲得更兴奋。因此,我们根据托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故事情境,培养孩子自觉爱护物品的意识。

“今天,有两个客人来到我们班,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教师边说边出示两只杯子,一只完好无损,一只伤痕累累。教师先拿起那只完好的杯子,模仿男孩子声音:“我是丁丁,我的主人很爱护我,我是健康快乐的。每天我都开开心心。”随后教师拿起那只破损的.杯子,模仿女孩子的声音:“我是一一,我的主人不爱护我,你看我身上都是伤痕,每天我都很伤心,有时,我还偷偷地哭泣。\"然后教师问:“你们想成为哪只杯子的主人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我要做丁丁的小主人。”“看来你们都是能干的孩子。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谁是能干的小主人。”

教师一一检查孩子们的杯子:“程程、妞妞、琪琪的杯子都是完好无损的,真漂亮,还能映出老师的笑脸呢。咦,洋洋的杯子为什么有一道伤疤呢。洋洋你来看看。”洋洋拿起杯子,上面果然有一道刮痕。“我不是故意敲杯子的……”洋洋低下了头。教师摸摸洋洋的头:“老师知道洋洋不是故意的,而且洋洋以后会是一个能干的小主人,对吗?”洋洋点点头。“那老师要看洋洋的表现了,如果洋洋真的能当一个能干的小主人,不再让杯子受伤,老师就变个魔术,让小杯子身上的伤痕消失。”“真的吗?”洋洋抬起头。“当然了,我们拉勾。”“好。”洋洋伸出小手。

从那天开始,洋洋敲击杯子的行为明显减少了,虽然他偶尔也会有忍不住的时候,但只要教师用眼神提醒他或摸摸他的头,他就会立即停止。一段时间后,教师询问孩子们:“你们最近有没有听到洋洋敲杯子啊?”“没有。”“看来洋洋真的改正了,是一个能干的小主人了。现在,老师就帮助洋洋让小杯子身上的伤痕消失。”孩子们好奇地瞪大了眼睛,教师故作神秘地把杯子放在身后。“一、二、三!”孩子们发现杯子破损的地方贴上了可爱的兔子贴纸,洋洋接过杯子,小兔子正对着他笑呢。“我的小杯子变漂亮了,我一定要爱护他。”洋洋兴奋地说。

托班孩子都有“泛灵”意识,我们借此引导孩子想象杯子是有生命的,会疼,会开心,也会伤心,以激发孩子爱护杯子的愿望。我们以拟人化的故事情境引导孩子保护物品、爱惜物品,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篇11:托班规则教育手记随笔

为了培养孩子耐心等待的好习惯,我们设计了游戏“小兔种萝卜”。那天,教师带领孩子在操场上玩“小兔种萝卜”的游戏,孩子们戴上精致的小兔胸饰开心极了,在游戏中,他们表现得比往常更为认真、投入。游戏进行到一半,兔妈妈提出要离开家去田里选萝卜,并请小兔们在家耐心等待。起初小兔们还能安静地在“家”里等着兔妈妈归来,但慢慢地,一些小兔有点按捺不住了,纷纷离“家”出走,去“田”里观望,接着就有很多小兔效仿,在“家”和“田”之间来回跑。

这时兔妈妈便以躲雨的情景把小兔们都召回了家,然后对小兔们说:“外面在下雨,但妈妈还得继续去田里选萝卜,你们坐在这里数数帮妈妈加油,看看数到几,妈妈就能回来了,好吗?”于是小兔们便都坐在家里数数,给妈妈加油,当数到20的时候,妈妈回了家。

玩了几次后,教师可以把中间环节作些调整,如,兔妈妈要去田里选萝卜前可以跟小兔说:“你们坐在这里等妈妈,可以在心里默默地为妈妈加油,也可以说些希望妈妈早点回来的话,只要耐心等待,妈妈就会回来的。”

孩子年龄越小,自我控制能力越差,所以,我们除了在设计活动时要尽可能减少孩子等待的时间外,还要积极地指导孩子把消极等待变为积极等待,逐渐养成孩子耐心等待的好习惯。

篇12:教育幼儿多吃菠菜教育随笔

教育幼儿多吃菠菜教育随笔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小班的幼儿年龄小,身体发育和消化系统不健全,吃饭慢、挑食、不爱吃菜是常有的事。在幼儿园里吃饭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吃菠菜、小白菜等绿叶菜时幼儿都不爱吃,吃饭的时候磨磨噌噌,故意吃不了,最后只好倒掉。这种习惯很不好,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使幼儿营养吸收不平衡,影响了身体的正常发育。怎么让小朋友养成好习惯爱吃菠菜呢?

有一次,幼儿园开饭时又吃菠菜,我故意对李老师说:“今天中午我在饭堂买了一份菠菜,哎呀!菠菜真好吃阿,芦老师最爱吃菠菜了。”李老师说:“对!青菜好吃,青菜吃了有营养,而且有利于消化,对身体好,不长病,老师们都喜欢吃青菜,咱们班的小朋友也爱吃菠菜,对吗?”孩子们一听都大口大口的吃起来,吃的特别带劲,特别是我们班那几个不爱吃青菜的'小朋友如刘心怡、荆琦等吃的津津有味,我对这些小朋友及时地进行了表扬和鼓励:“你看刘心怡小朋友吃的青菜最多了,她都长胖了,长漂亮。荆琦小朋友吃菠菜吃的好,她不长病,天天来幼儿园学习,懂得好多知识,多聪明啊!”其它的孩子也说:“老师,我爱吃菠菜,我长大了,也长高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把碗里的菠菜吃干净,看到孩子们这么懂道理,我从心里感到高兴。

为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我又带孩子们到伙房参观炊事员叔叔为小朋友制作饭菜的过程,炊事员叔叔忙忙碌碌地为小朋友摘菜、洗菜、炒菜、蒸米饭、蒸花卷等,制作的饭菜可口又有营养,炊事员叔叔多么能干,小朋友不能浪费粮食,一定吃完自己的饭菜。

通过这样的活动,小朋友们认识到浪费粮食是不对的,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高兴地对我说:“孩子在家吃饭不挑食了,爱吃青菜了,身体长壮了。”

篇13:幼儿老师教育随笔选集

幼儿园里的孩子,他们年龄小,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对不懂的事情爱问个为什么,包括我们的大人认为很无聊的事情,面对孩子的提问,有时我们觉得很烦,心里总认为这时有些孩子故意调皮捣蛋,有时会对提问的孩子呵斥一顿,我们不耐烦的拒绝,往往会么抹杀孩子求知的欲望。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黄国祥,遇到任何事情都爱问个为什么,今天我们正在区角活动,别的小朋友都玩得正起劲,黄国祥猛然间站起来问:“老师,你看前面怎么冒黑烟。”我知道是前面瓷料厂冒出的,但是我没有给孩子解释,却反问了他一句:“老师现在让你干什么?”面对孩子我的斥责,孩子两眼直直的盯着我,似乎站在他面前的我是个凶恶的坏人,看到孩子审视我的眼神,我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妥,但当时我只是为了维护自己那一点老师的尊严,没有纠正自己的错误,孩子一声不吭的坐下了,这一整天他没再问我一个问题。

此后,在活动课上,我发现这个孩子变得沉默寡言,时刻保持着谨慎的态度,生怕自己的行为会触怒老师,回答问题时,声音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响亮。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保持平静的心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们应该耐心讲解,不要因一时的反感拒绝他们,这样不但给孩子的心灵留下创伤 ,还有可能抹杀他们的探究欲望。

在这里,我对黄国祥小朋友表示歉意,说声:“对不起,有什么问题只管问,老师一定给你解答。”

篇14:幼儿老师教育随笔选集

上厕所时,遇见了同时来上厕所的尔曼。尔曼一见我就问:“老师,为什么老师的厕所要用木板挡着呢?”

“你说呢?”我稍微犹豫了一下,反过来问尔曼。

“是因为老师上厕所的时候怕被小朋友看见呗。”尔曼一脸天真地说。“可是,为什么小明友的厕所不用木板挡着呢?”尔曼又问。

“你说呢?”我为这孩子爱提问感到欣喜,又反过来问她。

“搞不懂。”尔曼若有所思,旋即又问:“我可以上老师的厕所吗?”

“当然可以。”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她。看得出,孩子很兴奋,快速地跑到“有挡板的厕所”去了。

因拆迁需要,幼儿园搬迁到这所临时校舍内,妇于是暂时使用,有些设施处理比较简单。比如这临时搭建的厕所,最然内部设施一应俱全,但因空间有限,女教师厕所就直接套设在女生厕所内,唯一不同的是,在大人的蹲便器之间用一块半人高的木板隔开了。

“要是小朋友的厕所也有这样的板板挡着就好了。”入还没出来,尔曼就在发表她的感慨。

“为什么呢?你希望小朋友的厕所用挡板挡着吗?”我一边洗手一边问她。

“当然啦,用板挡着就不会被别人看见小屁屁了呗。”这孩子,真是快人快语。

孩子的话不禁令我汗颜:我们总是提醒孩子,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甚至一遍又一遍地告诫孩子:“裤衩和背心覆盖的地方禁止别人看,禁止他人摸。”但我们却常常自以为是地忽略孩子的感受,就像今天尔曼所说的厕所问题——事情虽然很小,孩子也是无意说起,却向我们提出了警示:孩子也有人格尊严,孩子的隐私更需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容忽视。

篇15:幼儿老师教育随笔选集

幼儿园要进行跳绳比赛,班里掀起了一股“跳绳热”,一到户外锻炼时间,孩子们就拿出绳子来练习,只有玲玲站在操场上不动。我上前问道:“玲玲,你怎么不跳绳啊?”玲玲说:“不高兴。”“有很多小朋友也不会,可大家都在认真地练习啊,我们一起来试试吧!”我边说边拿了根塑料绳子递给她。玲玲见状扭开身子:“我就是不高兴。”

玲玲是个胆小的女孩子,动作协调性较差,平时遇到困难,也从不主动告诉老师,我们请玲玲尝试做一些事情,她也总喜欢以“不高兴”来拒绝。我想,除了与家长联系、多给玲玲动手做事的机会之外,教师的鼓励或许能让玲玲在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下改变这种拒绝参与活动的状态。

一天,户外活动时间。玲玲依旧站在场地上不动,看着同伴在边上练习。“玲玲,老师和你一起练习,好不好?”我问。“不高兴!”玲玲语速很快地回答,但随后,我却又听到了她声音很轻地说:“我不会跳,小朋友要笑话我的。”我看出了她的心事,拿了一根她喜欢的粉色塑料绳子,把绳子的手柄放在她手里,手把手地教她张开手臂,用力把绳子从身后向前甩过头顶,甩到前面,再双脚并拢跳过绳子。一次,两次……我拿着绳子和她一起跳。我甩,她也甩,我跳,她也跳。慢慢地,从绳子停止在面前跳过去,逐渐地加快速度,绳子甩到前面的时候同时跳过去。有我陪着,玲玲似乎感受到了一种安全感,只要我稍稍握握她的手暗示她,她就会捏紧绳子,一遍又一遍地练习。

就这样,我每天带着她一起练跳绳,每次跳绳结束,我都会在全班孩子面前表扬她,说出她的一点小小的进步,而玲玲,也再没有向我说过“不高兴”。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和认可能够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啊,如果我不能听懂玲玲“不高兴”背后的潜台词,不能在活动中与孩子沟通,那么,我就永远无法得知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无法引导孩子获得新的发展。

孩子们经常是话中有话,我们不仅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捕捉来自孩子的各种信息,还要注意倾听孩子、读懂孩子的潜台词,做个有心人,引导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去探索,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尊重、被理解、被认可的,从而使孩子建立自信,积极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之中。

篇16:幼儿老师教育随笔选集

午餐后,小朋友们在在走廊里对弈。机灵的乐乐突然走到我面前说:“唐老师,我和浩浩、夜夜、庭庭、鸣鸣、诺诺联合起来跟你下象棋,你行吗?”那口气,分明是挑战。

“行!你派谁主阵?”我欣然应战。

乐乐就像是即将上战场的士兵,兴奋地说:“我们选浩浩当主阵,我们助阵。”

摆好棋子,双方开战,小朋友们一下子争论起来。浩浩说:“先当头炮。”乐乐却说:“不行,要先飞象。”诺诺则伸出手拿起棋子:“先跳马!”浩浩急了:“你们搞搞清楚,是谁当主阵?”乐乐说:“我是帮助你,我们要团结的呀。”

“呵呵,我还没出兵,你们就起争执了,还怎么开战呀?”我笑着提醒他们,“快快商量好,请一个实力最强的人跟我较量,其他人当军师,在旁观察思考,把握方向,关键时刻我允许你们商量。”

浩浩一招当头炮,打了我一个兵,我也用同样的方法还击了一下,浩浩第二招跳马又想吃我的炮,我将炮往后移了一步。第三招,浩浩出车看住我的马,我将炮八进二,布下迷魂阵。浩浩正要继续跳马,诺诺说:“不行,下一步唐老师要双炮将了,帅先上来。”乐乐和鸣鸣随声附和,浩浩也意识到了:“这一招你们想得很及时,不能让唐老师有可乘之机。”

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可不能小瞧他们,每一步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苦车赶炮、回马枪、抽车将……我的兵力明显强大,孩子们有些沉不住气了,但他们还是很镇定,坚持到了最后一步。我用实力赢了这帮可爱的孩子们:“输赢乃是兵家常事。”鸣鸣大声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

“是的.,多多练习,就能提高下棋的水平。”我冲着孩子们竖起了大拇指:“不过,你们能够坚持到底,决不投降,是真正的勇士!”

篇17:幼儿老师教育随笔选集

闲暇时,和孩子们唠唠家常,听听他们的小秘密,分享着共同的快乐。

午饭后,和孩子们来到紫藤架下,或是沐浴着冬日里的暖阳,或是轻拂着春天里的微风。这段时光,是最惬意的,孩子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拿着心爱的玩具一起分享、有的拿着新买的蜡笔畅快涂鸦,而这时,也总会有几个孩子围在我的身边,和我“没大没小”地闲聊。

一向阳光的浩浩这几天愁眉苦脸,也不和小伙伴游戏了。我把他拉到身边坐下,握着他的小手问他为什么不开心。早熟的浩浩欲言又止,最后,凑在我的耳朵旁悄悄说出了缘由。接着,忧心忡忡地问我“老师,等我爸爸和新妈妈结了婚,我妈妈就不能回来了是吗?”“老师,要是爸爸和新妈妈有了小弟弟,是不是就不喜欢我了啊?”“老师,我还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复婚。”听着孩子焦虑地倾诉,我知道他现在心底最大的愿望是爸爸妈妈能回到一起。我想,这真是个忧伤的秘密,但愿我的倾听能分担一些浩浩的苦闷。

一次,“小大人”似的雯雯则一边摸摸我的手,一边“甜言蜜语”地说“老师,你像牛奶白!”听着这广告词般的夸奖,我顿时忍俊不禁地对她说“你也挺白的啊!”“哪里呀,我一点也不白。我爸爸黑得像墨汁(她爸爸是驾校的教练,天天风吹日晒),所以我也不白了。我妈妈说我要能再白一点就好了!”雯雯有些愤懑却又充满期待地说。原来,小姑娘的心愿是能像童话里的公主那么皮肤白皙啊!我想,这真是个可爱而美好的秘密,我也由衷地和她一起期待这个秘密能慢慢成真。

这些片段其实都是几年前的画面了,然而却令我印象深刻。集体活动中、区域游戏时,老师都不可能与孩子闲谈这些家常琐事。而利用这些闲暇时光和孩子们好好聊聊,你会看到很多平日里看不到的画面、听到平日里听不到的话语、发现平日里不容易被发现的“秘密”——有孩子们的忧虑、有孩子们的心愿、有孩子们的喜好、有孩子们最内心深处的想法。和孩子们聊聊,听听他们的“小秘密”,分享他们的快乐、分担他们的忧愁,会使我们越来越了解和理解孩子,使我们的心离得更近。

篇18:幼儿大班教育心得随笔

光阴似箭,孙浩宸已进入幼儿园大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渐渐长成了一个“小大人”。他的进步首先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作为家长的责任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我在幼儿园工作,孙浩宸上学、放学都是我接送,每天我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和他沟通交流,有时是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是晚上睡觉前,谈谈今天过的怎么样,让他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在与他沟通时,认真的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他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

现在电子产品很多,我们家不太反对孩子接触这一块,这些电子产品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益智游戏确实也挺不错的。孙浩宸在家想要玩电脑或是手机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先陪他一起挑选一个适合他的小游戏,然后给他规定时间,提前告诉他可以玩多久,时间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够自己掌握好时间,有时也会耍赖。

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或典故,时间久了他就不耐烦了。我就从自编故事和续编故事这方面入手引起他的兴趣,这对今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助。同时也会有意识的培养他的独立性和关心他人的意识。

还有一点,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观察家长的一言一行,谁占优势就会想哪一方靠,孩子不会区分谁对谁错时会误导孩子的分辨能力。所以,家庭和睦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感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不统一时,都会采用背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当着他的面前争执不休。

我由于工作的便利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家园共育是最好的办法。我由于工作的便利,经常与孙浩宸的老师沟通,他在园表现好的方面回家进行表扬,不足之处要予以纠正。我还让他把在园发现的新鲜事、趣事回家后讲给我们听,这样做不仅培养了他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逐渐增强。

[幼儿大班教育心得随笔]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