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范文 > 试题试卷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综合能力测试题

夏晓謨

【简介】感谢网友“夏晓謨”参与投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综合能力测试题(共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综合能力测试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综合能力测试题

【基础能力测试】

1、解释下列词语。

① 格物致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袖手旁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一帆风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是‘四书’,”一句中“四书”指的是(  )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春秋》《论语》《孟子》《礼记》

D、《韩非子》《列子》《孟子》《庄子》

3、下列句子是单句的一项是(  )

A、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C、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D、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4、下列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国学生  自然科学  传统教育  社会环境

B、抽象思维  轻视实验  一帆风顺  没有准备

C、做研究   作主张   出主意   显微镜

D、经书里说  盲目接受  栽种竹子  袖手旁观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B、我虽然下决心学好数学,成绩总是提不高,老师也总是给我个别辅导。

C、有的同学,由于对语文无兴趣,因而对数学很爱好。

D、只要学习目的明确,只要肯刻苦努力并讲究学习方法,我们就能把学习搞好;否则,我们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6、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什么?选择正确的一项(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7、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三段论述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这几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明的态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能力测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学了就用”,还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只有把读书得来的知识消融掉,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历史上有很多人,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大量资料,但并没有写出好文章,做出大贡献。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做到“学了就用”。毛泽东同志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就是因为使用过程中,要把所得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血肉,它需要蜜蜂酿蜜一般的加工、制作、改造的工夫,进而创造出新的营养品来。“学了就用”的反面,是“学了不用。”这就像柳宗元的《 蝂传》中写的那种善负物品的小虫,一遇到什么东西,就要拿来背在身上,越背越重,“虽困剧不止也”;“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10、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

A、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B、古今中外,多少食书不化的书呆子,其病在此。

C、“学了就用”可以加深理解,有所创造。

D、历史上很多人没有做到“学了就用。”

11、从论证方法角度看,文中毛泽东同志说的话属于(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类比论证 D、引用论证

12、文中概述柳宗元《蝂传》中小虫负物的故事所说明的道理是(  )

A、小虫负物的技能高超。  B、小虫贪得无厌。

C、书呆子食书不化的危害。 D、书呆子食书不化。

13、“其病在此”中的“病”是指(  )

A、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自不量力。

B、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贪得无厌。

C、书呆子如小虫只知负物一样,食书不化。

D、书呆子如小虫一样虽困剧不止。

【参考答案】

1、①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②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③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2、B

3、A

4、A

5、D

6、A

7、采用了讲道理和举例子的论证方法

8、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学问家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明力。

9、作者对明先生的行为并不持批判态度,而只是以他的行为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相反他认为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10、C

11、D

12、C

13、C

篇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测试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测试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彷徨( )( )接触( )

中庸( )埋没( )

2.指出解释正确的一项

[ ]

A.平天下:扫平天下。

B.一帆风顺:船挂满船,顺水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C.彷徨: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D.治国:治理国家。

3.造句

①不知所措

②一帆风顺

二、阅读理解

在今天,王x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的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已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1.中国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什么缺点?

2.作者举自己学习的体验证明了什么?

3.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4.第一节划线句子所述的现象是不是符合实际?如果是,应该怎样改进?

参考答案

(二)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2.作者举自己学习的亲身体验从反面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3.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4.第1问答案可是可否。

中国的学生应该重视实验,多动手操作应该从实验中得出正确答案。(意思相近即对)

篇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知识掌握】

1、本文作者______是美籍华裔______家,______奖获得者。

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中______的______篇。宋代朱熹抽

取_____中的______、《中庸》两篇和______、《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能力提高】

治学的必由之路

①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治学大多走过一条共同的道路。由博返约,精修一门,是治学的真谛。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浏览’是重要的,但光‘浏览’不行,那样会成为‘杂耍’,是不会有成就的。应该在‘浏览’的基础上,然后抉择而入自己所爱的较擅长的一门或几门。”在这方面,列宁是个极好的范例。列宁从小就有广泛的读书兴趣,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有研究。但当他投身革命后,便在博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社会科学,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由此可知,博是弓,专是箭。只博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博,箭飞不远;既博又专,弓响箭飞,才能准确中的。

②当今世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出现“通才取胜”的局面。所谓通才,是指精通一二门专业而又知识面广博、基础扎实的人才,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和晋级过程等方面作了五年调查,发现他们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人才,而多是以博学取胜的通才。无数事实证明,世界上有卓越贡献的巨人,多是广博与专精的典范。

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就不难懂得什么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1、从文中找出“博”的三个反义词:_____,_____,_____。

2、在“准确中的”里,“中”读为______,是______词。

3、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具有限制作用的词语,然后简述填写这个词语的理由。

“各种学科都应该了解一些,但______学科应该知道其中的一切。”理由是______。

4、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中“由此可知”的“此”指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______,B、______。

它们在文中的作用。A是______,B是______。

6、这篇议论文中引用的鲁迅的一段话属于______论据。

7、再举一个和列宁事例性质相同的用以证明本文论点的事实论据______。

8、这篇短文告诉我们______是治学的必由之路。

【延伸拓展】

科学就是探求真理。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的方法不同,①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

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几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四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可容得下百川之流,②听得进“敌对”意见。

1、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难曲折的过程。

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

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议论 B、说明 C、抒情 D、叙述 E、描写

3、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曲线①②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将应选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D、表示讽刺的意思 E、表示否定的意思

①( ) ②( )

4、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的括号内画“√”;不是道理论据的,在句后括号内画“×”。

A、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

B、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

C、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

5、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丁肇中 物理学家 诺贝尔

2、《礼记》《大学》《礼记》《大学》《论语》

〖能力提高〗

1、约、专、精

2、zhòng 动词

3、有些 “各种学科”是照应“博”,“有些学科”是照应“约”的

4、指代鲁迅的话和列宁的事例

5、比喻、排比、对比(任选两种) 比喻使所说的“博”与“约”的关系形象易懂;排比把“博”与“约”的道理说得有气势;对比使“博”与“约”二者关系更鲜明。

6、道理

7、略

8、广博专精结合

〖延伸拓展〗

1、C

2、D

3、①A ②E

4、A(√) B(√) C(×)

5、引证法 例证法

相关图文

推荐文章